APP下载

关于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探讨

2020-05-21李萧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沟通幼儿教师家长

李萧

摘  要: 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是解决家园合作问题的关键,适用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化解矛盾、建立平等信任关系。本文站在幼兒教师的角度上,针对现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应采用的方式方法,对沟通的重要性与怎样沟通进行了着重的探讨。通过沟通,使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家园共育。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038-02

1.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出现的问题

(1)家长对于教育认识不全面。新时代,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事业也在稳步发展提升中。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不少的错误观念,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幼儿的成绩。孩子放学回到家,家长第一反应不是问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开不开心、交了几个朋友这种问题,而是问孩子今天学了几个拼音、明天学了几首古诗等,假如听到孩子会读会念就高兴的到处炫耀,认为孩子没有白上幼儿园,反之会认为幼儿园教不出东西。实际上,幼儿的成长不能只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发展,也要注重技能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美劳应该均衡。

(2)家长对育儿的专业性不够。一些家长由于忙于工作而疏于孩子的成长与身心发展,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常常伴有批评指责或者无节制的溺爱现象出现。家长认为孩子需要什么只要给了他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面对孩子实在无理的哭闹失去耐心直接采用暴力措施。作为幼儿教师看到的是家长的原则性并不强,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和身体上的陪伴,孩子常常会因为情绪情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良情绪或者没有安全感。家长与教师之间教育理念、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对待孩子问题上也就出现了分歧。

(3)家长对于沟通的被动。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工作非常的忙碌,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只想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放松放松,却很少主动向老师问讯孩子的近况。还有一些家长平时不管忙或不忙都是不会主动给老师进行沟通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该与老师怎么沟通,总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不说就不联系了。而幼儿教师因为班级孩子太多照顾不全面,沟通也就不全面,所以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彼此不了解,有陌生感,教师与家长之间没有在教育上达成共识。

2.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达成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畅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幼儿教师与家长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才能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1)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长积极联系与互动,与家长一道搞好孩子的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就是指引幼儿健康成长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是作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第三者,是家长与幼儿之间的纽带。幼儿教师能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中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理性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更专业的阐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点与内心需求,告诉家长不要盲目的对孩子进行批评或表扬。只有幼儿教师与家长处理好了关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孩子才能从中真正获益,亲子关系才能稳步提升。

(2)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幼儿教师应该占主导地位,激发家长的合作主动精神和态度,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方法。同时幼儿教师不能片面的去评价孩子,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掘幼儿的优点与缺点,对于幼儿的优点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缺点也要接受并耐心引导。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建议,让家长知道老师很关注他的孩子,家长就会对你慢慢产生亲切感。幼儿教师要做到热爱每一个孩子,不偏袒不歧视,主动和家长进行专业交流和引导。这样家长就逐渐对你产生信任,并且会非常积极的支持你以后的工作,增加彼此的认知度,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最终获益。

3.幼儿教师如何正确与家长进行沟通

(1)首先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如何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呢,首先,要多读一些专业必备的书籍,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习惯以及出现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清楚3-6岁儿童各个敏感期的发展规律。其次,还可以看一些幼儿专访类的节目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一些基本的沟通策略和育儿方法来提升自己。这样家长才会更加主动更加信任的与你交流,促进我们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使自己更具信服力。共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2)每个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同,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有效沟通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才能实现,而沟通目标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因为人们彼此间在性格和生活阅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每个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意识也有所不同。幼儿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家长类型进行不同的沟通交流。例如,年轻家长类型和老年家长类型,年轻的家长类型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与年轻家长交流时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很容易与年轻家长达到教育思想上的共鸣和理解。而对于大多年长的家长,他的理念是我不管你怎么给我说教育,只要对我的孩子好对孩子负责,别的你给我讲了我也听不懂。

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清楚每个家长的类型与应对措施,理性對待不同的家长,认真处理好家园共育的关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3)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法。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谈话的技巧和方法,客观评价,从孩子教育的角度出发。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要真诚,一定让家长明白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这样家长才能主动沟通交流。比如,一个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平时不怎么说话,喜欢天马行空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教师与小朋友家长交流此事,一位老师说:这个孩子性格太内向,在家也这样吗,这样长时间下去他会交不到朋友的。另一个老师说:某某是个想象力特别丰富的孩子,思维比班里其他小朋友要开阔,但就是不怎么爱与人交流,我们在幼儿园也在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平时会采用提问问题等方式来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您回到家也注意与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或者互相讲故事等方法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位老师,虽然俩位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不同的沟通方法达到的沟通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4)促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多途径。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途径有很多,每一个途径都有它的优势,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家长类型采取不同的途径。

常见的沟通途径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每周电话日、家访、网络沟通、举办亲子活动等。例如,家长开放日就是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沟通方法,它是一种让家长亲身体验的过程,近距离的参与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中来,更直观的看清幼儿园的生活状态。在家长开放日中,家长能够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看见教师的讲课水平,理解教师的辛苦,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再如,家访,它是一种教师走进幼儿家中拜访的特殊形式。在幼儿家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孩子的性格特点、有无过敏史、原生家庭如何等问题,了解更加真实全面的幼儿,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促进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途径多种多样,幼儿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采取最有效的沟通策略,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总结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开始,幼儿教育将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希望每个幼儿教师都能掌握属于自己合理的沟通技巧,学会沟通,敢于沟通,消除与家长之间原有的矛盾与误会,增进彼此间的信任,让家长放心的把幼儿送入幼儿园。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从中获益。希望每位幼儿教师都能与家长成为知心朋友,只有家长与幼儿教师合力教育,才能共同协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凡 .语言沟通技巧[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2

[2]郭建新.幼儿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与研究,2019(28)

[3]晏红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15

猜你喜欢

沟通幼儿教师家长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长错了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