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效应研究

2020-05-21陈建武古红玉

中国市场 2020年14期

陈建武 古红玉

[摘 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福建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出台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取得良好成效。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情况和对政策的满意度,发现目前还存在优惠政策执行力较弱、高层次人才平台承载不足和人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基地、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产业发展等措施来推动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

[关键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人才集聚;政策效应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4.197  人才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更是推动经济发展,加速时代步伐的重要力量。目前各地陆续采取人才政策,“人才争夺战”不断升温。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从制度上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以及研究所设立青岛中央创新区,并设立“院士智谷”,各专家和院士陆续入驻,争取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承载力上升。河南省为了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体,在大中型企业、高校、研究所以及高新技术区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上海浦东新区实施独角兽人才培育工程及高技能工匠人才培养工程等,为科学家和科研骨干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并且以专项激励政策来支持吸引海内外人才到浦东地区发展。青海省西宁市以专业技术和农村实用为重点,大力引进人才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并大力实施激励政策,以此来吸引人才,并提出优惠政策,扩展人才培养的渠道,以此来达到人才集聚的目的。福建省作为沿海城市,近年来也不断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力度,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制订一系列政策来推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然而,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来说,福建省的人才投入力度還相对比较薄弱,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本文通过盘点福建省现有的人才引进政策,对政策实施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现状分析

1.1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战略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或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是人力资源中较杰出、较优秀的那部分人,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价值性和时代性,代表着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1]对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在使用时经常是把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分开讨论。创新型人才多指那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他们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冒险,在某一行业或领域内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从而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创业型人才则是指那些拥有企业家才能,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创办企业,并不断追求成功的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并不是上述两类人才的简单叠加,有学者认为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基础层面的理论知识、操作层面的实践能力、核心层面的创新思维、心理层面的创业能动性。[2]在本文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在某一行业或者领域内,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水平,能够带技术、带资金和项目来创新和自主创业,并且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概念外延上,各地政府部门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如长沙市要求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或为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担任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负责人。成都市武侯区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分为三类,其中A类为国内外顶尖人才,包括各类国内外专业领域顶尖国际大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B类为国内外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省“千人计划”和“蓉漂计划”入选者,国家级、省级专业领域大奖获得者等;C类为区域高端人才,包括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在所从事的领域中拔尖的人才。福建省在2010年出台的《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中,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定义为在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和医疗卫生机构等从事专业技术或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学术技术、经营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能引领和带动福建省某一领域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的领军人才。在2015年制定的《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中,将人才分为杰出人才(A类)、创业创新领军人才(B类)、急需紧缺创业创新人才(C类),明确规定了各类人才的评价认定标准,其中A类人才为诺贝尔奖和其他国际奖项获得者、主要国家或地区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等;B类人才包括知名高校教授、大型企业高管、相关国家国立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或国家实验室主任、高级研究员及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类资助的人才等;C类人才包括在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才,或担任过中层以上职务,且所携带项目基础稳固,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国内领先自主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人才等。此外,福建省各地市也参照这一标准,制定了各自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1.2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陆续出台了《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方法》《福建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方法》《福建省关于奖励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暂行方法》《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等相关文件和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以人才“活水”来推动创新创业工作。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引进待遇

根据《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省政府提供每一位海外引进人才200万元补助,省外引进人才100万元补助,若属于相应的A、B、C三类人才,还会给予25万~200万元的安家补助。近年来福建省又相继出台了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产业人才集聚等政策,在原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激励层次,各地市也纷纷出台各项补助政策。例如,福州市规定,经认定符合条件的福建省引进高层次A、B、C类人才和福州市三个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落地后给予25万~200万元的奖励,享受100万~180万元的人才共有产权住房份额或每月2000~4000元的租房补贴。目前,福建省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得到明显提升。

1.2.2 创业政策

根据政策,无论是海外人才还是国内高层次人才,若落户到创新创业科技园区,都会在园区内为其提供科研场所,并减免5年的租金;若在福建地区创业投资,政府会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创业;若3年内有缴纳地方个人所得税留成部分,当地财政会全额退还;并且在人才范围内,无论是想从事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还是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不会受到限制。

1.2.3 生活待遇

根据政策,高层次人才子女可以就近选择学校就读,并且当地的教育部门需要为其办理入学手续,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的待遇。在福建地区创业和工作的高层次海外人才享受二级医疗保险待遇,国内高层次人才享有与当地人员同等医疗待遇。若引进人才的配偶愿意在闽就业的,由用人单位或者当地政府妥善安排,暂时无法安排的,用人单位可参照本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以适当方式为其发放生活补贴。

1.2.4 人才培养

福建省设立人才与科技发展中心,与省内多所大学合作举办管理和人才的技术培训班,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质,“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每年都会选派各类人才赴海外学习,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同时选派管理人才到国内一流大学进修学习。对于海外研修人员,政府每人资助5万元,国内培训经费也按照比例给予资助。

1.2.5 人才平台建设

目前,福建省已经创建了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大学创新科技园、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人才发展平台和国际经济贸易、跨境电商、文化艺术设计、科研设计等各类综合平台。各级政府设立大量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創业生产基地和创业孵化服务。各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也不断加大人才孵化基地的承载力度,人才集聚效应显著提升。

1.2.6 人才服务政策

近年来,福建省设立了“海纳百川”人才网站,各级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人才网,发布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如人才资金补贴、创新创业资金补助、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为人才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各地市还大力推进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回国服务联盟,包括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工作站等服务机构,为留学人员提供周到服务。

2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效应评价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各类人才引进政策的满意度。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文采取自填式问卷。问卷调查时间为2018年7月,总共发放了205份,实际回收195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92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3.7%。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福建省内的高层次人才,调查时主要通过网络的方式发放给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才、高校及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等。样本调查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1 享受人才政策的情况

调查发现,在所有被调查人员中,有52位高层次人才未能享受到福建省各类人才政策。在问及未能享受优惠政策的原因时,有15位被调查者指出福建省的人才政策缺乏吸引力;有37位被调查者认为人才政策的执行力不够;有39位被调查者认为政策相关手续过于复杂,审核过慢,导致未能享受到人才政策;此外,还有13位是由于申请条件过高致使自己未能享受相关人才政策。

2.2 人才政策的满意度

调查发现,高层次人才对目前人才政策的满意度偏低。在问及当前的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时,被调查者普遍反映自己的工资待遇偏低、住房条件差、子女升学和就业困难、配偶调动或安置困难、深造机会少、研究成果转化困难、职称晋升困难、出入境手续烦琐。具体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情况来看,高层次人才认为发展以及提升的机会、工资待遇、住房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保障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五项因素,而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和优化创业环境、减少行政干扰也是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因素。此外,多数高层次人才都认为加强人才培养、提供创新创业科研经费支持以及资金补助、提高政策执行力和简化政策办理手续也非常重要,同时是必须着手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2.3 优化人才政策的建议

当前,高层次人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工资待遇低、住房待遇问题以及子女升学困难等。同时,访谈中许多受访者也反映,政府应该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搭建高层次人才沟通渠道,加大平台,拓展人才服务渠道以及人才激励政策,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基本问题,以提高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人才集聚。

3 福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层次人才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推进产业发展和科技研发创新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成熟的人才政策来集聚人才。福建省政府相继发布多项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要求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3]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福建省的人才政策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力度不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苏南地区,福建省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力还不够大,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人才引进政策得不到实施。

第二,在办理创新创业人才优惠政策时,政府执行力不够,手续太过于复杂和烦琐,且审核过慢,导致人才对优惠政策失去了兴趣。人才投入总量大,但是门槛过高、资金的项目支持力度不够高,再加上手续复杂,就导致了人才的推动不够有力度。

第三,存在高层次人才平台承载不足的情况,即一些企业或者科技孵化基地对于人才的承载力度不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应用,主体在于企业,但是很多企业都不重视这个问题,缺乏一种人才引领发展的观念,只盲目追求现有的技术和人才,不重视长远的发展。在用人上,很多企业认为高层次人才是人力成本,普通人才就可以胜任,不需要能力高的人才,所以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没有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