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路径探析

2020-05-21张如星

中国市场 2020年14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实施

[摘 要] 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难题,也是我国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清楚了解我国实际情况下,提出了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加快了我国减贫步伐。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政府积极引导,地方积极探索和创新,各方联动共同协力再创减贫事业新辉煌。

[关键词]脱贫攻坚;实施;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4.036

“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1]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方对脱贫工作积极响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诸多可借鉴的模式。

1 政府政策性引导脱贫

面对人民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和政府做出了积极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和国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脱贫工作有效开展。

1.1 六个精准助力扶贫

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工作中一直存在着 “扶持谁”“怎么扶”“钱怎么花”“路怎么选”“谁来扶”等诸多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党中央为解决好以往的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式的脱贫模式,在扶贫方略方面提出“六个精准”,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精准发力。陕西省将精准扶贫作为基本方略,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正是做到了对症下药、精准滴管、靶向治疗,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年底的775万人减少到2017年年底的183.27万人,591.73万实现脱贫。

1.2 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扶贫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之时,首先要破解的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我国贫困地区多处于中西部地区、山区和边陲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复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和脱贫的“命脉”所在。为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區山大沟深、干旱缺水、生态失衡等贫困问题,宁夏举全区之力开展生态移民专项,按照“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截至2015年年底有9个县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655个自然村的7.88万户近35万人口完成搬迁安置,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到2020年实现脱贫致富,移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区平均水平。

1.3 强化政策保障助力扶贫

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是扶贫、脱贫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战略之一。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仅要加大扶贫工作财政投入力度,更要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寻找新资金途径,以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积极鼓励和领导各类金融类机构对脱贫工作的支持。还要规范和完善扶贫开发用地政策;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据中国财政部统计“中央财政在现有扶贫投入不减的基础上,2018—2020年拟新增安排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金2140亿元,其中‘三区三州1050亿元。”[2]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财政积极履行着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发挥着扶贫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

1.4 强化政策保障助理扶贫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积极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合理推进脱贫攻坚。自我国步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积极带领之下,我党不断进取“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历经数载砥砺,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迈出了坚实步伐,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18年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贫困人口降至1660万人,均降至2010年的1/10左右。”[3]在政府政策引导和多方努力下,脱贫攻坚成效突出。

正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引下,积极地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力量各方联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全体人民一同迈进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地方探索性经验脱贫

脱贫攻坚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在探索和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地方性经验脱贫的事例,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贫困县摘帽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2.1 特色产业脱贫,着力打造支柱产业

贫困地区多属于山区、边陲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经过努力,一些贫困地区发扬本地区优势和特色,将其打造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地区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重点发展养殖桑蚕、山鸡、养蜂等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截至2017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脱贫2346户,贫困发生率从10.79%降至4.15%,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云南烟草业着力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助力决胜脱贫攻坚,这些地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2.2 文化遗产脱贫,发扬文化协力脱贫

文化资源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利用好了可以使经济效益倍增。当年南昌起义时,周恩来、叶挺等同志曾在汕尾市新山村休养,留下了红色过往和遗址。该村将红色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结合本地特色农业,将以前的“空心村”变为了今日的“网红村”。通过三年的精准扶贫,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852元,在粤东西北各市中增幅第一。除此之外,侗族刺绣“非遗”经济助力脱贫,从2017年起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平秋村开办刺绣车间,免费对当地妇女进行缝纫、刺绣培训,促进居民增收。在继承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同时,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2.3 各方协力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

在扶贫脱贫的道路上,社会各方齐发力攻坚克难。山东青岛即墨区妇联开设“父母学堂”“新农村新生活”等培训课堂,扶贫先扶志。同时开展技能培训,激发、引导村里的妇女们脱贫致富;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开展“贵州脱贫攻坚云课堂”,为驻村队员线上答疑解惑,为脱贫事业提供智囊;上海、云南开展对口帮扶合作,机制创新,引领示范贫富地区“协作脱贫”;贵州省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村民聂德友放弃在外发展机会,返乡创业,将满山遍野的“野果”刺梨果做成特色产业,带领全村脱贫致富。

在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各地区积极响应脱贫攻坚战略、精准扶贫原则,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发扬本地区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地方脱贫经验,与其他地区加强经验交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赢一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贫困之战”。

3 理论创新性实践脱贫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扶贫脱贫的道路上少不了创新性的实践脱贫,为我国脱贫事业提供理论指导,积累经验,丰富扶贫实践。

3.1 “合作社+”模式激发内生活力

“合作社+”模式是指将扶贫的资金投入合作社,将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基金,并将所得基金收益用于发展扶贫产业,最终增加贫困户收入。“合作社+”模式没有特定标准和限制,具有创新潜力,激发贫困地区经济内生活力。四川省南江县“燕溪堂”光雾山山语林民宿酒店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三位一体模式,做到了资源汇集、短线管理、主体明确,有效地提高了效率。预计“在2020年前,中国扶贫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将联合一百家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1000个燕溪堂扶贫民宿酒店,带动1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4]还有“景区+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景区+旅游合作社+贫困户”等创新模式,激发贫困地区发展活力。

3.2 “互联网+”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趋于成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为脱贫攻坚战略实施提供一份力量。位于宁夏西南部山区的彭阳县红河镇何塬村,饮水问题突出,在2017年宁夏水利厅在这里探索“互联网+人饮”管理新模式,“将水源、泵站、蓄水池、管网、用户引入自动化监测控制设施”[5],实现用水全链条智能化改造,以技术创新助力贫困山区脱贫。“2018年5月起,彭陽县城乡供水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全县农村人饮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通过‘互联网+人饮,全县供水保证率从65%提高到了95%。”[4]固原市彭阳县的“互联网+人饮”管理新模式,也只是宁夏在水利发展道路上探索数字管理水的一个开始。后期宁夏“互联网+水利”的项目中,初步完成“智慧水利”布局,造福更多人民。

3.3 文体共同助力脱贫事业

脱贫的道路上,更不能忽略精神上的富裕,只有精神上富裕了,才能实现最终的生活富裕。由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中国舞协共同发起的2019全国街舞联盟公益教室进学校项目启动。该公益教室活动包括街舞表演、现场授课、物资捐赠等内容,2019年,全国街舞公益课堂计划覆盖300个城市,走进2000所贫困学校,引导更多贫困地区孩子爱上艺术,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也高度重视体育在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作用,在“立志、立教、立业”和“突出体育扶贫,扶出体育特色”的指导思想下开展了系列助贫活动,使孩子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文体教育的温暖。

在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中,创新性的理论实践成为推进扶贫、脱贫工作的新潜能和动力。“合作社+”“互联网+”文体活动等新脱贫模式,使人们物质同精神一道脱贫,实现真正的富裕。

4 结论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6]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开展脱贫工作不仅要用符合时代规律的反贫困理论指导实践,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得政府、市场、社会各方联动,相互协作探索减贫、扶贫的新路径,使政府引导性脱贫、地方经验性脱贫、理论创新性实践脱贫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1-26(1).

[2] 张曦文.脱贫攻坚再加力[N].中国财经报,2019-02-04(1).

[3]国家统计局.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EB/OL].(2019-07-08).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bwcxljsm/70znxc/201907/t20190708_1674585.html.

[4] 程冠军.精准扶贫中国方案[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5] 王建宏.宁夏: “智慧水”成为脱贫攻坚“动力源”[N].光明日报,2019-06-27(3).

[6]国家统计局.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EB/OL].(2019-02-15).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15_1649231.html.

[基金项目]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精准扶贫视域下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减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RK029)。

[作者简介]张如星(1995—),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在当代中国的应用。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实施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