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性关怀重塑英雄主义
2020-05-21阿计
阿计
4月6日,驰援湖北省黄冈市两个月之久的山东医疗队员张静静返回家乡,在隔离期满前夕突发疾病不幸去世。而此时,其家中还留有刚满5岁的孩子,丈夫韩先生则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塞拉利昂援建,因当地疫情严重、封国停航而无法回国送亡妻最后一程。这样的处境令人心碎,无数人发出了“尽快接韩先生回国”的请求。
令人安慰的是,国家层面很快启动紧急行动。经我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全力以赴、紧急协调,韩先生最终乘包机先行飞到布鲁塞尔,然后转机回到了祖國。
动用包机护送英雄家属回家,成本之高可想而知。然而,这种“不计代价”的礼遇,正是对英雄最真诚的关爱和敬意。
当为国家“拼过命”的抗疫战士遭遇不测、家庭陷入风雨飘渺的至暗时刻,以国家力量善待英雄、扶危度困,以国家温情抚慰伤口、守护家庭,不仅彰显了人性关怀和人道精神,更以最具说服力的方式见证了国家责任的担当。
张静静夫妻俩,一个千里驰援湖北,一个万里援建非洲。尽管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张静静原不必出征,但她仍然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这样的大爱和壮举令人感佩。
但张静静的牺牲及其家庭困境令人垂泪、痛惜之余,也促使我们思考,对于为国家舍小家的特殊家庭,如何才能提供更切实的帮助、更日常的关爱?对于个体家庭可能承受的巨大风险,是否应当予以更为人性的安排?因为说到底,国家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没有“小家”的安全,也就没有国家的安稳。为国奉献固然是公民的崇高使命,“以人为本”也是国家的职责所在。
长期以来,对于那些投身公益、为国打拼的奉献者,无论是大众观念,还是社会舆论,总是倾向于以“无私牺牲”为认定英雄的标准,甚至盲目地人为拔高,将英雄抬上神坛,却无视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忽略了对其真实处境的人性关怀、人道支持。这样的认识误区,不仅将英雄塑造成可望而不可及的道德超人,也难免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更为理性的英雄主义价值观已经逐渐孕育成型。
在此次抗疫之战中,当个别媒体对女医护人员“剃光头服黄体酮上前线”“怀胎九月坚守岗位”“放下植物人丈夫奔赴战场”大加讴歌之时,并没有收获公众的认同和感动,反而遭到了“抹杀人性”“道德绑架”的普遍质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以一纸“强制陪伴令”,命令奋战在防疫前线的一名警察,必须回家照顾因多日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而累垮的护士妻子时,赢得了如潮掌声。这样的反差足以证明,真正感动人心的,是平凡而真实的人性,以及对于正当权利的切实保障。
无论是“包机回国”的国家行动,抑或“人性至上”的观念变迁,当可视为此次大疫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投身于抗疫之战的医护人员、防控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等,乃至为保全国安危而封城、付出巨大代价的湖北人民,不仅应当得到精神的礼赞,更应得到解压脱困的实际帮助,因为这样的人性关怀,才是对其奉献和牺牲最好的致敬。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对于奉献者的人性关怀,不应是危难时期的一时之举,而应当成为制度化的温情和回报,形成常态化的国家责任和社会伦理。归根结底,只有个体的价值得到尊重和珍视,才会激发出蓬勃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最终为国家利益、社会进步贡献生生不息的光和热。
(作者系著名媒体人、资深人大新闻工作者、中国法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