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冲突 温故知新

2020-05-21吴燕燕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和为贵中庸小人

吴燕燕

一、背景简介

随着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课堂”渐成燎原之势。而从长远看,“线上教学”必然会在常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教学新常态。对于高中语文而言,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大。语文的课堂不仅是语言文字实践的阵地,同时更是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提升的平台,隔着冷冰冰的屏幕,情感交流、思维碰撞要大打折扣。而复习课,作为高三语文教学的常态主导课型,最理想的就是时间短,见效快。那么线上复习课,如何根据考纲要求,梳理、整合已学知识,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更是一个新难题。

2020年初,出于防疫抗疫需要,在不能面对面教学的情况下,在线教学已成首选。在线复习,师生不能面对面,受直播条件所限,互动要受限制,老师“抓不住”学生;而对于高三学生而言,一个人在电脑前,没有相对紧张的课堂氛围,听课效果可能会打折扣。这就对老师的课前预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环节紧凑,步步深入;要求针对性强,能一针见血;要求温故知新,不能反刍式讲解。对于《〈论语〉选读》来说,可能“中庸之道”这一课最难复习了,相比其他课相对枯燥一点。本次课我就尝试引入不一样的声音,有意识地设置认知冲突,通过对概念、问题的辨析,形成深层次的理解,作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价;同时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牵引在一定的高度。

二、案例叙述

1.文字层面,从课文注释入手准确理解

(1)“以中为用”与“中和可常行”,哪种解释更准确

教材有两种注解:第一种,“庸”解释为“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第二种“庸”解释为“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老师再补充一种,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老师叫学生选最认可的与最不认可的。

教材编者倾向“以中为用,取用其中”,许多专家如张岱年认为这一种比较符合原意,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的解释太过死板,“不易”是“不改变”的意思,他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不符合“时中”;“时”则是指与时势一致。一是要“合乎时宜”,二是要“随时变通”。“中和可常行”也能说得通,不过这一解释并未点明“中庸”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以中为用,取用其中”,君子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中,具体、灵活地给予事物对应的认识,但是至始至终又能够恪守不偏不倚之道,做事无所偏废,不走极端,即“随时以处中”。

(2)“狂者”与“狷者”,哪个更难做到?

按教材的注解,“狂”,指“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狷”,指“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

“狂者”想有为,弱点在于不切实际。所以孔子一想到他故乡的学生“狂简”,就急着想回去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成才。“狷者”有所不为,弱点在于“褊急”。“褊急”意为“为气量狭隘,性情急躁”,再与后面的“孤介”结合,“狷者”可能人际交往方面有欠缺的,性情比较固执,用现代话说,比较自我,但“一白遮百丑”,他的最大优点在“自守”。在同等条件下,可能狷者更难坚守,特别在残酷高压的社会环境下,要坚守个人的原则是非常不容易的,相当于以己身来对抗整个社会主流的压力。实际上两者的气质风范也不是泾渭分明,很多时候是糅合在一起,所以后世一般用“狂狷之士”来称呼,古代如庄子、司马迁、嵇康,现代如朱自清、鲁迅等人。

(3)“乡原”与“小人”,哪个更坏?

钱穆在《论语新解》里提及“《论语》每以君子小人对举。或指位言,或指德言”,相较而言,可能多数应是“以德别,不以位分”。“君子”通常指政治地位人格圆满表现的理想人物,那么小人是否意味着品质低劣。从教材几次提到的来看,“小人喻于利”“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同而不和”,我以为“小人”应该是指有着人性的弱点“逐利”而不自知的普通民众。

“乡原,德之贼也。”教材注解里,“乡原”指“被乡民视为忠厚朴实,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的人”。可见乡愿的最大特点是表里不一。他表面老实,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让很多人引以为好人,可他实际没有原则,遇事一团和气,希图取悦他人。这种人在孔子看来,是道德的破坏者。

很多时候,伪君子要比真小人破坏性更大,更可怕。

2.文章层面,从章节设置入手整体理解

(1)“礼之用,和为贵”这章为什么不放到“克己复礼”这一课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2)

这一章为什么出现在这一课当中?仔细一读,这一章的三句话都体现“中庸之道”:“礼之用,和为贵”,礼是区分等级的,处理差别,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体现了中庸之道包容调和的特色;先王之道应该指的是文武周公之道,也是符合中庸思想的治道;“有所不行”这四个分句是说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能用礼仪加以节制,就行不通,意即不能走极端。

当然,这一章最主要的是提出“和为贵”的思想,这个“和”不是同一的、无原则的调和,而是用礼仪加以节制的“和”。

(2)君子“有恶”符合中庸之道吗?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7.24)

这一章提到“君子”“有恶”,以趋别于“乡原”。君子“恶”的标准是什么,内在标准就是“义”,外在标准就是“礼”。

联系前面的课文,孔子对季氏的批判“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对冉有的批评““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对宰我的“恨铁不成钢”“予之不仁也!”孔子生气的几个章节,都是不合礼,不合义的。当然对季氏的恶最强烈。对学生的生气出发点是关心。这一点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孔子讨厌的四点,概括起来属于言行过度无礼;子贡“憎恶”的三点概括起来是自我认识不清。两者“恶”的对象都是过度不合礼的行为与认知,偏離了中庸之道。

(3)为什么课题为“中庸之道”而不是“中庸之德”呢?

从两个词的金文构词来看,道意即“道路中间有人”,德指“眼睛看直路,双脚走正道”;朱熹解释说“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综合字型构造和朱熹注解来说,道多指方法、途径,偏重于过程;德,既有的品德,偏重于结果。

课题名为“中庸之道”意在说明中庸是一种处世哲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方法,也可以是自我修身的途径,希望我们大家永远走在追随中庸之德的大路上。

3.文化层面,从学者的解释入手深入理解与评价

(1)“至”的玄机

“至”“达到极点。指最为适用,最为宝贵。”参考译文“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教材的注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人所易具。故中庸之德,乃民德。其所以为至者,言其至广至大,至平至易,至可宝贵,而非至高难能。”(钱穆)

这两个解释,哪个更准确?

结合整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如果中庸之德“高到极点”的话,意味着标准很高,要求很高,一般是要求圣人贤人去遵循,为何要说“民鲜久矣”?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后来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难的不在于理论本身的难度,难的是时时刻刻做“中道之人”。所以,钱穆的解读更合理一点。

(2)“和”的奥妙

和因义起,同由利生。(刘宝楠)

请同学们说一说刘宝楠关于“和而不同”的解释有什么局限性。

按孔子原意,“和而不同”主要是从表达个人见解方面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联系朱熹《论语集注》与流行较广的杨伯峻《论语译注》等几种注释本,在文义的理解上基本相同或相近,大体上可以表述为:“君子尽管不苟同他人的观点,但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小人尽管附和、盲从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但宋儒更明确地以义利观来解释“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刘宝楠《论语正义》所说的“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与宋儒一脉相承,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际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即便不讲“义”而仅言“利”,也应当求“和”,因为不“和”不仅不“义”,也不“利”。反过来说,言“利”未必生“同”,如果不是仅仅图一时之利、区区之利,而谋“长远之利”“宏大之利”,就必须走“和而不同”之路。这也说明,“义”与“利”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还是可以形成统一的。当然,由“义”而生“和”,同因“利”而致“和”,还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是自觉的、主动的,后者是消极的、被动的。(《人民日报》)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同”是简单的同一,“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和”的内涵一是要求多样,二是要求平衡。

(3)“中庸”的再认识

中庸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第二,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张岱年)

结合这段话,说说我们现在学习“中庸”要注意些什么?

现在我们学习中庸也需要发挥其正面作用,同时避免其消极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鉴中庸之道。凡事过犹不及,我们应当尽量避免极端思想与做法。但是并不妨碍我们积极进取,力争创新创造。

三、总结与反思

“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教也要教到节点上。复习课的节点是指容易混淆、没弄清楚或者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中庸之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之前上过,但离深入理解还有一定距离。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线复习课最好的做法是引入“活水”,分层级地设置认知冲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甚至形成碰撞,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愤”和“悱”的状态,这样就始终把学生的兴趣、关注点牵引在一定的高度,这也是复习能出成效的理想状态。

1.从文字到文化

《浙江省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中提到的“《〈论语〉选读》应考虑三个层次:文字、文章和文化,文字层面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章层面指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文化层面指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本课例从课文注释入手准确理解,从章节设置入手整体理解,从学者的解释入手深入理解与评价,分层级设置了9个认知冲突,从中庸的解释到最后促使学生思考中庸的现实影响,很好地落实了《〈论语〉选读》课程前言里说的“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2.从理解到评价

《202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相对应的考点是“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复习课要做的是检验学生有没有正确理解相关章节,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尽量客观中允的评价。这一课有些章节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比如“礼之用,和为贵”,比如对“乡原”的理解;还有对中庸的评价同学们很容易走极端,没上课前觉得很落后,上完课后认为特别高明,这都是认识上容易出现的误区。本课例引导学生从中庸的内涵到对中庸之道的评价,正确理解中庸之道,客观评价中庸之道,从而落实考点要求。

3.从经典到生活

我们为什么要上《〈论语〉选读》,要考《〈论语〉选读》?其实是要以它为例子,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学习对社会生活问题作出分析和解释,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认识水平。学“古”正是为了更好地启“今”。文章最后两个环节对“和而不同”的辨析和对中庸的再认识,就是让学生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来客观认识其内涵及影响。这堂课结尾我问大家“‘中医是指中国的医生、医术吗?”结合这堂课的课题,同学们恍然大悟,并纷纷留言自己认为的“中”是什么意思。相信有些同学会在学习之余顺便去查一下中医的相关资料。

除此之外,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线教学老师还要精心设置首尾,精心组织在线课堂语言,受篇幅所限,就不一一赘述。

[作者通聯:浙江金华一中]

猜你喜欢

和为贵中庸小人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棋杀
指印小人来了
咏筷子
好好先生
礼之用,和为贵
木勺小人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与小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