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春季羔羊肺炎发病原因分析

2020-05-21林为民史文军付云宝

养殖与饲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培养皿圈舍羔羊

林为民 史文军 付云宝 李 怡 孙 悦

新疆兵团第八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石河子832000

目前,在垦区范围内饲养羊的种类主要以杂交羊为主,辅以部分美利奴细毛或半细毛羊等。冬季,羔羊(出生至60日龄)肺炎疾病主要包括羔羊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3 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约占垦区新生羔羊总发病率的31.2%以上。而以肺炎发病率为最高,约占57.6%。新生羔羊呼吸系统功能未健全,抗病力低下,患病后常造成新生羔羊死亡。临床多呈现明显的咳嗽、呼吸困难等。该病诱发因素复杂,而饲养环境的优劣往往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为了掌握垦区羔羊肺炎发病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课题组从2016年10月开始,对垦区羔羊不同生长环境下发生肺炎疾病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通过环境控制的方法提高羔羊成活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 间

2016年10月-2019年5月。

1.2 羔羊的选择

随机选取12 家规模羊场饲养的2 352 只羔羊作为试验羊。

3 种饲养环境:一是“规范场”,指场区内生活与生产区分离,人行、机械通道能够硬化和绿化,舍内羔羊育成在离地的“床”上,舍内有增温排湿设施,管理完善;冬季舍内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5~15 ℃、50%~70%,舍内空气能够达到郭继柱[1]的要求标准。二是“良好场”,生活与生产区未分离,人行、机械通道部分硬化与绿化,舍内有简易增温排湿设施,舍内羔羊育成在离地的“床”上,但“床”下污物清扫不及时,冬季舍内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1~10 ℃、65%~85%,舍内空气基本达到郭继柱[1]的要求标准。三是“一般场”,生活与生产区未分离,人行、机械通道未硬化与绿化,羔羊育成在地上,冬季舍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5~5 ℃、85%~90%之间,舍内空气不能达到郭继柱[1]的要求标准。

1.3 试验方法

1)日常调查。课题组采用询问既往史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并根据需要设计了羔羊肺炎发病情况统计表,日常由羊场兽医技术人员逐日填写。

2)临床调查。现场了解羔羊的饲养、发病、治疗等情况,临床有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和流鼻涕等症状的羔羊,视为患有肺炎疾病。

3)使用营养琼脂培养皿、麦康凯琼脂培养皿,分别放置于羔羊舍的两端和中间3 个点位,距离地面50~75 cm 的位置;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静止10~15 min 后盖上盖,封好,放入37 ℃恒温箱内培养24 h,待检。

4)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3 个不同饲养环境中随机选用出生日龄、体重(2.36±0.15 kg)接近的羔羊各40 只,原圈舍饲喂;60日龄时称重、记录并比较分析。

5)使用深圳市沃赛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R70C-NH3在线式氨气检测仪、DR70C-CO2在线式二氧化碳检测仪、DR70C-H2S 在线式硫化氢检测仪;深圳市拓普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TP401 温湿度表。

6)统计学方法:将各种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0.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用Descriptive Statistics 中的Crosstabs 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 养

羔羊出生至60日龄间,每天采食母乳3~4 次;20日龄后,辅以开食料和优质牧草任自由采食。

2.2 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检测

3 种不同羔羊圈舍环境的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检测情况见表1,从“规范场”到“一般场”,舍内温度大幅下降,湿度、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大幅上升。其中:“一般场”圈舍内温度下降,湿度、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较“规范场”上升,差异显著(P<0.05);随着圈舍内环境气温降低、湿度上升,有害气体浓度增高,致使羔羊体热散失增加,肺炎器官组织应激反应增大,有害病原数量增多和致病性增强,羔羊发病的机会也不断增大。这和宋玉梅[2]认为的“冬季严寒,保温与通风管理不到位……导致舍内空气带菌粉尘、微末大量沉浮空气中……如此引起肺炎疾病的传播”观点相近。

2.3 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量统计

3 种不同羔羊饲养的环境,经自然接菌后,24 h恒温培养,计数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随着圈舍环境卫生条件变差,生长在培养皿菌落数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良好场”(4 个羔羊群)菌落数量较“规范场”(4 个羔羊群)显著增加(P<0.05);“一般场”(4 个羊场的4 个羔羊群)菌落数量较“规范场”(4 个羊场的4 个羔羊群)极显著增加(P<0.01)。

2.4 羔羊肺炎发病情况统计

3 种不同的饲喂环境下,2年来羔羊发病情况有所不同,详见表3。随着圈舍环境卫生条件的下降,羔羊发病率、死亡率呈增长的趋势;通过SPSS 10.0 分析:“规范场”(4 个羔羊群)的羔羊发病率、死亡率较“良好场”(4 个羔羊群)差异显著(P<0.05);“良好场”(4 个羔羊群)的羔羊发病率、死亡率较“一般场”(4 个羔羊群)差异显著(P<0.05);“规范场”(4 个羔羊群)的羔羊发病率、死亡数率较“一般场”(4 个羔羊群)差异极显著(P<0.01)。

表1 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检测

表2 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量 个

表3 3 种环境内饲喂的羔羊肺炎疾病发病情况

2.5 羔羊体重

出生及60日龄断奶羔羊体重情况见表4,由表4可知,在3 种环境育成的出生体重相近的试验羔羊,60日龄断奶体重存在差异;在圈舍简陋和空气清洁度较差的环境中育成的羔羊体重较小,体质较弱;“规范场”与“良好场”60日龄断奶体重差异虽然不显著(P>0.05),但“规范场”比“良好场”60日龄断奶平均体重重1.9 kg;“规范场”与“一般场”60日龄断奶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

表4 羔羊出生及60日龄断奶体重kg

3 结 论

1)八师石河子垦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而此时正是羔羊繁育的高峰期,92%以上的母羊在这个时期分娩;因此,冬季解决圈舍温度和空气清洁度是环境控制的重点,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3]。研究发现,羊场的羔羊圈舍使用地采暖,网格上育成,并有增温排湿设施,饲养管理规范,该场育成的羔羊较健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2)研究发现,羔羊舍的保温条件差,通风不良,往往造成圈舍温度低,湿度大,多种有害气体在圈舍内蓄积,造成羔羊的育成过程中应激反应增大,肺炎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生长发育迟缓,断奶个体重不能达标,甚至引起羔羊死亡,这种差异就是在羔羊随后的一生中也无法补齐,是养殖场生产效益较低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培养皿圈舍羔羊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初生羔羊窒息症状的原因与防治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无处不在的细菌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卫宝香皂:培养皿告诉你细菌真相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