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消银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2020-05-21孟会娟
孟会娟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昌平102209)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发病率高、易反复、病程较长的特点。我国1984年报告银屑病的患病率为0.123%,易在冬季复发或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在最常见的寻常型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急性发展期,而提高面积较大患者进展期的疗效对于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对体表面积(BSA)>3%的79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凉血消银汤内服及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照的方法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资料 病例均来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入组82例,期间有3例退出,最终完成79例。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9岁,平均(38.7±9.4)岁,平均病程(4.2±2.5)年,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14.6±5.7)分;对照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8~61岁,平均(40.3±8.6) 岁,平均病程(5.0±3.7)年,PASI评分(15.3±6.9)分。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标准。血热证的辨证主症:新皮疹不断出现,以丘疹、斑丘疹为主,基底皮肤颜色鲜红,剥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可有同形反应。次症: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1.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65岁,BSA>3%者;②近3个月未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维甲酸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近2周未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光照等治疗者;③愿意配合规律全程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4 排除标准 ①NB-UVB治疗对皮损有明显刺激的急性进展期患者;②孕妇和哺乳期妇女;③患白内障、皮肤癌、光敏性疾病等不适合光疗者;④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NB-UVB照光(仪器为SIGMASS-09型紫外光疗仪)。首先起始剂量以0.5~0.7 MED照射,3次/周,每次递增前次剂量的10%~20%,若有红斑反应暂停或减少剂量,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4 J/cm2。皮损消退≥90%时,2次/周,维持1个月,然后1次/周维持。照光后皮肤涂维生素E乳。治疗组予自拟凉血消银汤内服。方药主要药物:紫草 10 g、丹皮 10 g、赤芍 15 g、生地 15 g、白花蛇舌草 15 g、土茯苓 15 g、生槐花 30 g、白茅根 30 g、鸡血藤15 g和甘草6 g,水煎400 mL,分2次饭后温服,随症加减:若热盛者加胆草、栀子、玄参,若夹湿邪者加薏苡仁、泽泻,若夹瘀者加丹参,瘙痒者加白鲜皮、蒺藜、防风等。
2组患者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PASI评分,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随时停止治疗并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
1.3 疗效观察 参照PASI[3]来评分,根据疗效指数评价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评分-治疗后PASI评分)/治疗前PASI评分×100%。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60%≤疗效指数<90%,好转:30%≤疗效指数<60%,无效:疗效指数<30%。有效率以治愈率加显效率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间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临床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2组治疗后的光照剂量 2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统计累计光照剂量,治疗组平均累计照射剂量(15.4±3.5)J/m2,对照组平均累计照射剂量(21.7±6.2)J/m2,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 t=5.58,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PASI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PASI评分比较 (分,±s)
表1 2组患者PASI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PASI评分差值治疗组 40 14.6±5.7 3.6±1.4 11.5±1.7对照组 39 15.3±6.9 7.1±2.8 7.4±3.5 t 0.49 7.05 6.65 P 0.62 <0.001 <0.001
2.3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因离开北京退出研究。治疗组出现2例轻度腹胀,3例大便次数增多,调整药物后均缓解。有4例患者照光后有瘙痒加重,调整照光剂量后均缓解。
3 讨论
银屑病的病因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其已不仅是一种皮肤病,更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尤其是中重度患者[4]。进行期(中医辨证血热证)的银屑病皮损炎性反应明显,增生较轻,但病情进展略快,此期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皮损快速消退,避免转为慢性病程或其他重型。一般皮损面积小(BSA<3%)可单用外用药治疗,而皮损面积大时,宜联合系统治疗和物理疗法。对于中重度进行期患者,西医系统治疗主要有抗生素、维A酸类等,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略大,而中药口服发挥了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
银屑病又称白疕,“从血论治”是历代医家的观点,目前较共识的证型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热证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5]。发病初期为血热证,随着病情变化可转为血瘀证或血燥证,故血热是发病之始,也是病情变化的关键。此期热壅血络,热极生风,故疹色鲜红,皮疹增多扩大;而热毒壅滞,热盛伤津则咽痛、口干、便干等实热表现。因此,笔者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治法,自拟凉血消银汤随症加减。该方是在凉血活血汤的基础上加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加强解毒功效,丹皮替代丹参加强凉血之力,再随患者体质及兼症加减。研究资料显示,凉血活血汤治疗血热证临床疗效满意[6]和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的作用机制[7]。土茯苓和白花蛇舌草均有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NB-UVB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主要物理疗法,其适应症有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包括点滴型[4]。NB-UVB可诱导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增加抗炎因子的分泌,抑制表皮朗格汉斯细胞的活性,减轻表皮细胞的炎性反应,从而发挥作用[8]。病情好转后NB-UVB减量和维持可减少银屑病的复发率。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血热证银屑病不仅能内外兼治,提高了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可适于面积较大不宜涂药患者。
综上所述,凉血消银汤联合NB-UVB照射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当然也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优化组方,探索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