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子青青,牛盖成趣
——浅谈“牛盖莲子壶”的美学构成与文化特点

2020-05-21狄姣姣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线面壶盖莲子

狄姣姣

中国传统紫砂壶在世界上有着极高的声誉与成就,是中国传统陶器作品中最受人关注的作品。从外形上看,紫砂壶与大多数陶制茶壶并无太大区别,关键在于紫砂壶所用的泥料。紫砂壶制作所用的紫砂泥产自中国江苏宜兴丁蜀镇,其产量十分稀少,有些甚至已经绝产,每一件紫砂壶都是自然的神奇与手工艺人智慧的呈现。

中国人与自然自古以来就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在制作紫砂壶时能够将植物、动物造型融入其中,使紫砂壶呈现出丰富的自然趣味。此件“牛盖莲子壶”便是将牛盖与莲子两种人们常见的动植物造型和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结合起来,呈现出自然美学与民俗价值并举的艺术空间。

从壶的整体造型上看,此壶结构工整,利落清晰的线面构成奠定了此壶端庄沉稳的气韵,牛盖部分的设计也十分鲜明,各个部分于简约之中凸显特点,使每位欣赏者都可直观地感悟到此壶的美感。“牛盖莲子壶”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裴石民先生所开创,此后受到人们的喜爱,遂成为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后人在裴石民先生的创作的基础之上,结合个人的审美价值、文化立场等,促进了这一壶型的发展与创新。

《牛盖莲子壶》

莲子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植物,其身形小巧,呈椭圆形,此壶仿莲子成型,将椭圆形变为更加适合紫砂壶也更加稳固的圆柱体。壶身简单标致,圆柱体壶身纵向、横向比例和谐,使壶身不至于过扁。壶身边缘线条明晰但却不僵化,似在边缘流动,可以使人们较好地感受到紫砂泥这种外表坚硬,表现柔和的独特美感。圆器是茶壶中的经典造型,其基本要求在于珠圆玉润,圆中寓方。此壶是将方与圆的特征都作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弧度适中曲面与曲直有度的线条相映成趣,构成了此壶的基本结构。

壶身上方正中央是圆形的牛盖,所谓“牛盖”,就是仿造牛鼻形状制成的,这种壶盖将盖与钮的功能融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牛盖与壶身相接处有圆润立体的子母线,可使壶身与壶盖的特征体现的更加明显,牛盖为圆形,上方凸起部分做镂空设计,看起来就像牛的两只眼睛或是两个鼻孔,惟妙惟肖。这种壶盖在设计时,十分有难度,孔洞部分的泥片比较薄,手工艺人要掌握好泥料的收缩率,在制作时更要十分小心,才能打造出精美生动的牛盖。

壶身两侧的把手与壶嘴造型传统,其大小、线条的走向都是根据壶身来设计的。短小精悍的壶嘴与耳状的把手使壶身造型更加平衡。整件紫砂壶红润亮丽,表面如泛水光,将紫砂泥细腻的质感展现得极好。全壶没有多余装饰,无论是面积较大的壶面部分,还是微小的细节之处都没有一丝瑕疵,可见手工艺人高超的制壶技艺以及在制作此壶时所投入的耐心、细心,为我们呈现出一件有着自然牧歌般情调的杰出作品。

牛盖与莲子看似是两种没有关联的事物,但从根本上说,二者体现的都是自然。莲子象征高洁脱俗,是人们理想人格的化身,牛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勤劳踏实的象征,同时具有田园民俗趣味,二者的结合恰恰说明了中国人对于优秀传统道德的认可,使此壶在精美外形之中包含深厚的文化情感。

此件“牛盖莲子壶”通过精巧灵活的线面组合,完成了美学构造,表现出对于传统造型的继承,使这一壶型以一种更加个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壶以简约为主,以“精”为制作理念,将牛盖与莲子所包含的文化特征揭示出来,使壶在自然、民俗与文化之间完成了自己的艺术使命。

结 语

“牛盖莲子壶”看似简单,但它的线面构成以及牛盖的设计都是十分有特点和难度的。本文对此壶的造型结构、美学构成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了解了这一壶型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与紫砂壶艺术之间的相互交融。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智慧之上,不断为紫砂壶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中国紫砂壶艺术传承与发展,使我们能够感受到紫砂壶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线面壶盖莲子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伪造的情书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策略
巧用线面“大小”证明线面平行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
莲子飞上天
煮不烂的莲子不好
制怒
例析直线与平面垂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