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沙海域紫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0-05-21高波丁汉明陆勤勤杨立恩

水产养殖 2020年4期
关键词:紫菜海域江苏省

高波 ,丁汉明 ,陆勤勤 ,杨立恩

(1.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通 226007;2.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江苏 南通 226000)

蒋家沙和竹根沙(两沙)海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和南通市沿海交界处,是江苏沿海辐射沙脊群的核心区,也是盐城与南通市际海域勘界过程中确定的省管海域(图1)。该海域滩涂广阔,不仅海洋生物种类多样,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被沿海广大渔民誉为“海上聚宝盆”。

江苏省是我国条斑紫菜(Pyropiayezoensis)主产区[1],其条斑紫菜产量占我国条斑紫菜总产量的95%以上[2],其中两沙海域是江苏省条斑紫菜栽培主要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和沿海开发活动的加剧,如何在两沙海域更好地发展紫菜产业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两沙海域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两沙海域位处南通市与盐城市沿海交界处,是江苏沿海辐射沙脊群的中心区域,毗邻两市三县即盐城市的东台和南通市的海安和如东,地处北纬32.5°~33°、东经 121°~121.5°范围内(图 1)。蒋家沙和竹根沙是沿海渔民沿用的传统名称,两沙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约各占两沙海域面积的50%。由于受到沙漕海流和沿岸流系的冲洗和影响,两沙海域局部沙洲滩涂面积年际变化明显。2015年,两沙海域面积为593.7 km2,具体范围如图1所示。从滩涂类型上分,两沙海域可分为潮间带辐射沙洲滩涂和潮下带浅海区域两部分。

图1 两沙海域所处位置

1.2 气候水文条件

两沙海域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属海洋性气候。影响紫菜生长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主要有光照、海水表层温度、盐度、营养盐、流速和透光度等。两沙海域全年平均日照2 100~2 400 h,日照率50%~55%。紫菜主要生长季节为冬、春两季,冬季阴雨天较多,可达9.6%,春季雨天较少而多雾[3]。海水表层温度月均最低出现在2月,表层温度为4.9℃,春季(4—5月)表层温度逐渐上升至11.3~18℃[3]。海水盐度范围为29.53‰~32.24‰,冬季盐度最高,春季(4—5月)盐度最低,表层海水盐度受降雨和蒸发影响较大[3]。营养盐主要有磷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潮汐属于正规半日潮,潮流以苏北沿岸流为主体,大潮平均流速1.5 m/s。透明度较低,春季(4—5月)透明度平均为1.0 m,而冬季则只有0.6 m[3]。

2 两沙海域紫菜栽培现状与问题

2.1 两沙海域紫菜栽培现状

两沙海域条斑紫菜栽培始于上世纪70年代[4],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两沙海域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两沙海域实际水产养殖面积320 km2,其中条斑紫菜栽培海域面积为155 km2,约占两沙海域水产养殖面积的50%。产出标准条斑紫菜一次加工品(19×20 cm)10亿张左右,约占全省条斑紫菜总产量的25%,产值约3亿元。目前,两沙海域条斑紫菜的栽培方式以潮间带辐射沙洲上的半浮流筏式栽培为主(图2),逐渐进行潮下带浅海区域的支柱式栽培试验。

图2 两沙海域紫菜半浮流筏式栽培实景

2.2 两沙海域紫菜栽培问题

两沙海域近年来紫菜栽培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上升以及栽培规模、密度的增加带来的病害问题,造成2014—2015、2015—2016和2016—2017连续三个生产年度的严重减产。2017—2018生产年度因为冬季水温较往年低,紫菜生长状况良好。其次,本着生态文明发展的思路,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海域水产养殖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两沙海域的条斑紫菜栽培面临着栽培区域和面积的重新规划。再次,2008年山东青岛绿潮暴发,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青岛绿潮的源头来自于江苏苏北地区(尤其两沙海域)浅滩栽培的紫菜筏架[5-7]。尽管这一观点目前尚有争议[8],在未来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两沙海域的紫菜栽培必将这一环境安全问题考虑在内。

3 关于两沙海域紫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新品种,适应气候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海水表层温度呈上升趋势,导致近年来江苏沿海南部包括两沙海域紫菜栽培出现病害,从而减产等问题。因此,亟需利用群体选育、诱变选育和最新的基因组选育等技术,有针对性的研发能够适应较高温度的条斑紫菜新品种。加大新品种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力度,加快新品种的应用和推广,积极主动地适应全球气候变化。

3.2 新方式,适应新的规划

2010年,江苏省原海洋与渔业局出台了《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海域渔业养殖规划》,在两沙海域内划定了养殖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中后者包括核心区和试验区(图3)。在这一新形势下,需要在半浮流筏式以外,逐步探索新的紫菜栽培方式,包括紫菜筏架、网帘的设置和紫菜栽培期的管理、收割等。如目前正在探索的潮下带浅海的支柱式紫菜栽培方法,在响应国家生态栽培、绿色栽培政策的同时,降低现有养殖区内部的栽培规模和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3 两沙海域养殖区域规划图

3.3 新模式,改变发展方向

以往,我国紫菜产业增长以规模增长为主,紫菜产量居世界首位,然而产品结构单一,单位产值远远不如日本和韩国[9]。2017年,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为我国藻类学者探索藻类高值化产品加工生产,实现产品市场为导向的藻类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鉴于两沙海域养殖区养殖面积趋于饱和(图4),应控制紫菜栽培规模和密度,从整个产业角度出发,高屋建瓴,寻求紫菜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紫菜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3.4 新标准,注重环境安全

青岛绿潮的源头之争尚未尘埃落定。无论如何,紫菜产业同样是绿藻的受害者。无论从环境安全还是生产需要的角度,都需要有新的标准或政策来规范紫菜产业从业者的行为,于紫菜在海上栽培前后清除栽培筏架上的绿藻。2017年以来,江苏省原海洋与渔业局以及江苏省紫菜协会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包括苏海环[2018]7号、苏紫协[2017]17号和苏紫协[2019]7号文件,规定紫菜栽培企业必须保证全部回收当年栽培用紫菜网帘和筏架,附生绿藻与筏架一同回收上岸并妥善处理,严禁剥落网帘和筏架上绿藻抛入海中,严禁丢弃废旧筏架在海上,及时清理栽培区内绿藻。目前,新的栽培生产标准尚待制订,以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形式进一步规范紫菜产业从业者的行为。

图4 两沙海域养殖现状图

猜你喜欢

紫菜海域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遗落海域
紫菜蛋花汤
紫菜云集
揭秘“塑料袋紫菜”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十大事故多发海域中国南海周边排第二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卷一卷,做紫菜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