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消毒方法
2020-05-21昆明市第三中学沈艳华
●昆明市第三中学 沈艳华
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袭,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消毒的重要性。事实上,大部分病毒均可被含氯的消毒剂、75%乙醇、过氧乙酸等有效灭活,因此,无论是生病还是健康的人群,环境消毒都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如果把所有消毒剂混合,消毒能力会加强吗?答案是否定的,滥用消毒剂甚至还会导致中毒事件、火灾事件的发生!下面,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原理。
能够使蛋白质变性的条件都可以消毒杀菌。例如:高温蒸煮、紫外光照射、强酸、强碱、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苯酚、乙酸等)都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消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消毒用品有如下几种:
一、以次氯酸盐为有效成分的含氯消毒剂
以次氯酸盐为有效成
分的消毒剂品种较多,例如: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漂白水、84消毒液、白色漂渍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等。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其水溶液在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后,可以生成氧化性更强的次氯酸:
ClO-+CO2+H2O=HCO3-+HClO
因此,将消毒液配好溶液后放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漂白、消毒效果会更佳。
但也正因为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使用时一定要避开与其他还原性消毒剂混合。例如:
84消毒液(含NaClO)与洁厕灵(含盐酸)混合会产生有毒氯气,因此,二者使用时一定不能混合:NaClO+2HCl=NaCl+Cl2↑+H2O
84消毒液与酒精、福尔马林(含甲醛30%~40%的水溶液)等有机消毒剂也不要混合使用,这些有机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较低,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生成其他未知物质,例如酒精(CH3CH2OH)被氧化为乙醛(CH3CHO)等。
在使用含氯消毒剂之后,应该再用清水擦洗,以免反应后生成的盐分腐蚀物品。
二、消毒酒精
消毒酒精指75%的酒精,通常用于医用消毒、环境消毒。
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凝固,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酒精溶液不是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保护膜,这就像一把大伞挡住了酒精的入侵,让残留的细菌在大伞下自由生活;当然,酒精浓度过低也不行:酒精浓度不高虽然可以侵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也就不能杀菌。实验表明,最好的消毒浓度是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
在使用消毒酒精时,应注意少量使用或加强通风透气,避免有限空间弥漫过多的酒精蒸气,否则遇到明火容易造成酒精蒸气的燃烧。
这样说来,使用白酒、啤酒消毒,自然既浪费了材料,效果还差,并不可取。
三、过氧化物消毒剂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也属于强氧化性消毒剂,只是氧化性没有含氯消毒剂那么强。因此,我们常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水溶液)清洗伤口、用过氧乙酸消毒场地、环境、医疗用品、生活器皿等耐腐蚀的物品。
过氧乙酸由冰醋酸、硫酸、过氧化氢制取,本身不太稳定,容易又分解为乙酸和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也不稳定,容易分解为O2和水,因此,过氧乙酸贮存时需要放于通风阴凉处,最好开瓶后尽快使用。
四、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俗称PP粉。高锰酸钾为黑紫色晶体,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中氧化性更强,但由于大多数有机物具有还原性,与高锰酸钾会反应,因此高锰酸钾作用表浅而不持久,通常用于器皿表面和水果的消毒杀菌。此外,高锰酸钾具有收敛作用,稀溶液常用于清洗溃疡及脓肿。
五、其他消毒方式
加热、紫外光照射也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式。如果对付新冠病毒,加热温度至少需要在56度以上;时间不宜太短,至少需要30min。当然,有时候我们也采用低温消毒,例如:由于牛奶中细菌的致死点在68℃以下,因此针对牛奶进行的“巴氏杀菌”,就是将牛奶加热至68~70℃,保持此温度30min后急速冷却到4~5℃,以促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因加热变性而死亡,同时保证牛奶尽量不变质。
综上所述,每一种消毒剂对应不同的消毒对象时,都有不同的浓度要求,甚至酸碱性、作用时间等要求,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不清楚物质性质的情况下不要擅自混合,使用时最好开窗透气,使用后注意在密封、阴凉处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性的口罩不能用酒精浸泡消毒,这会溶解一次性口罩中薄薄的熔喷布,导致阻水层破损失效,最好也不要用力搓洗,一次性口罩只要漏水就不能再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