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0-05-20车蔚
车蔚
【摘 要】 当前阶段,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学生启蒙教学中的工具性学科,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另一方面,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和着眼点。笔者探究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向和宗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新课标提出:要着眼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培养素质更加全面的实用型人才,单纯的知识传授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这种情况下,语文生活化教学受到了更多教育者的关注。笔者探究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对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和价值进行了总结:首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有机衔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过程更加开放,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其次,在教学与生活相融合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最后,可以使教学与生活相辅相成,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品格,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确实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笔者从教过程中发现一个存在于小学生中的普遍性问题,学生的生活常识积累比较少。这种情况下,衍生出很多语文学习问题,比如,学生缺乏对生活环境的了解,造成其作文言之无物,即使是要求学生写家乡或者自己学校的景色,很多学生也只会借鉴作文书或者网络上现成的内容,写出的文章不切合实际;再如,学生缺乏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在解读文章的时候,需要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即使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依然不够透彻。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安排更多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从而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从2019年秋季开始,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内容安排更加科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也更加密切。因此,教师可以在应用教材过程中安排更多贴近生活的内容,在与学生共同研读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拍手歌》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熟悉了文本之后,请学生回顾自己幼年时所学的拍手歌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拍手歌。拍手歌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内容,学生所熟知的拍手歌与老师知道的有可能就不是一个版本,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展示出来,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了回归童年的乐趣,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创作新的拍手歌的欲望,学习会因此变得轻松而高效。
二、教學语言贴近生活,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推广普通话是大势所趋,语文课上,师生之间都用普通话交流。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副作用:一方面,学生对家乡话当中的一些俚语或者方言不理解,不会用;另一反面,一些普通话说不好的学生在课上表现不够踊跃,从而影响听课效率。实际上,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注重自身的语言表达,使教学语言更加生活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关注与学生的交流。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有特色的家乡话,明确这些家乡话的含义。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与学生分享当地的一些农谚。农谚一般都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有些农谚以方言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这方面的内容,用方言向大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成果。如此一来,学生对家乡的四季会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也会意识到祖国地大物博,值得学习和游历的地方甚多,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课后作业贴近生活,密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性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一般都是偏重于基础知识的练习和掌握,作业形式也较为单一,以读、写、背诵为主。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确实能够巩固所学,也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从而使作业的功效打折扣。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在作业布置方面增加更多的形式,将语文作业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也是一种学习,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例如笔者在教学《妈妈睡了》一课时,就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把《妈妈睡了》这篇文章读给妈妈听,让妈妈为自己的朗读打分;想一想,自己的妈妈睡着之后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的,和文章中的妈妈睡着后有什么不同,把想到的讲给妈妈听,再对妈妈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作业是在周末布置下去的,周一学生们的反应很热烈,纷纷发言述说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因为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意识到了妈妈的辛苦,对妈妈说了感谢或者感激的话,令妈妈非常感动。如此一来,学生的朗读训练得以有效完成,道德品质也受到了无形的熏陶。
四、课外活动贴近生活,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当前阶段的语文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在综合实践活动或者课外活动中融入生活化的活动内容,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在教学口语交际《商量》时,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决议,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商议,再请学生将这个决议向实施对象宣布,并征求实施对象的意见。如,家庭时间合理分配,要求家长和学生共同遵守。学生将这个决议告诉爸爸妈妈,和他们商量。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题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参与生活决策的成就感;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节日或者纪念日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比如植树活动、学雷锋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的过程,体味生活的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学问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正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即学习,学习寓于生活的道理,从而在投入生活的同时爱上学习,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生活体验,感受生活乐趣,提高生活能力,最终达到二者相辅相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冬如.李春燕.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措施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
[2]陆延兵.试析生活化教学思想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J].名师在线,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