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些反思
2020-05-20陈焱
摘 要:生涯规划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中生而言,开设生涯辅导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规划,从而促使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以及专业,继而将来从事更为适合自己的职业。
关键词:高中;生涯教育;生涯课程
2015年,全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拉开了序幕,第一批实验地区是上海和浙江,在高考中采取全新的“3+3”模式。所谓的高考“3+3”模式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的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018年,广东省也将正式执行这一高考改革方案,即实施“3+3”模式的高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中学生来说,如何全面地认识自己并评价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显得至关重要。而生涯规划教育,恰好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所谓的生涯规划教育,指的是学校和教师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自身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
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则是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所在。通过过去一学年心理科组在我校2018届高一年级开展的生涯课程探索及实践,以及与同行的学习交流分享,初步将生涯规划课程分为生涯认知课程、生涯探索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和生涯能力课程。开设这四种生涯规划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以及职业,从而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1 开设生涯认知课程,让学生认识自我
“人,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是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的七句名言之一。它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一个人的终生任务,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因为只有真正地认识自己,我们才能知晓自己的优缺点,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以此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路径,过上一种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认识自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在眉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面临着人生的一场重要考试——高考。特别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要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和大学乃至职业方向,如果对自己没有自己的生涯规划提供最为真实客观的参考依据。
例如,当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初中时期尝试通过多次努力来改变自己的性格特点,但结果发现,依然没有质的改变。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学生就需要考虑在选择学科时,联系到这些学科所对应的专业和职业应该尽量是那些不需要太多地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因为只有选择和自己性格特征匹配度比较高的工作,才能让自己更加喜欢这个工作,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也更容易在该岗位上取得成绩,创造辉煌。总之,开展生涯认知课程,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这是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我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2 开设生涯探索课程,让学生定位自我
毋庸置疑,每个人都需要从事某种职业来谋生,让自己在社会上立足。而这就涉及职业选择。因此,对普通高中学生开展生涯探索课程十分必要。生涯探索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尤其是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等。对于高中生来说,职业选择稍显远了一些。那么,近一点的就是专业选择。在新闻报道中,有不少大学新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不满意。人民网2017年8月报道,第三方数据公司麦可思对中国部分高校2015级、2016级的本科新生调查发现,有八分之一的本科生有转专业的意愿。其中,近四分之一学生所学专业非首选。即便是所学为首选专业的新生,其中也有十三分之一的新生想要转专业。
除此以外,每年有部分名校学生从大学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其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当初选择的专业不感兴趣。例如,重庆长寿人刘立早,2001年由浙江大学保送到清华大学进行硕博连读,然而在2003年,23岁的他却选择了退学。退学后,他重回高中,复读一年,第二年参加高考,考上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他为何做此选择时,他说他越来越不喜欢之前就读的化工专业,而对建筑学却越来越喜欢了。
由此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为此,我们除了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大学专业和信息,还请部分优秀毕业生回校为学弟学妹做大学专业的详细介绍,而且还鼓励学生利用假期,亲自去高校实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以便对此有更为清晰和客观的认识。此外,我们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尤其是利用各个高校的网站,去了解更为详实的大学信息和大学专业信息,为高考志愿填报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生涯探索课程还需要让学生对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体验。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去感知各种各样的职业:
一是让学生讲述自己最了解的职业,比如父母、亲戚的职业,并细细地谈谈这些职业的从业资格、薪酬待遇、工作利弊、有无发展空间、适宜人群等。
二是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不同的职业或者采访不同职业的从事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对职业有了一个更为真实的认识和体验。
三是邀请优秀人士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例如我校毕业的优秀企业家等。
四是向学生推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该职业分类大典编制工作于1995年初启动,歷时4年,1999年5月正式颁布。2015年7月29日,国家又颁布了修订后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2015新版《大典》职业分类结构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
1481个职业。这些职业是国家层面统计和梳理的,具有权威性。
五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了解关于职业的各种资讯。例如最新发展起来的职业、年度热门的职业等。
总之,通过开展生涯探索课程,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倾向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大学专业和职业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自然也能较好地定位自己,从而选择适合的学科和专业。
3 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规划自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人的生涯也需要进行规划。所谓的生涯规划课程,指的就是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和生涯探索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生涯规划。
具体而言,学生的自我规划包含职业规划和学习规划。所谓职业规划,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将选择哪些学科(文理科),选择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大学,选择什么职业等。这也是一种梦想,一种促使学生努力奋斗的目标。例如周恩来从小就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这其实也是一种规划。
而所谓的学习规划,则指的是学生对高中三年的学习置学生记下自己的信息,例如让自己生气的情境和自己当时的做法,留给“空白者”更多时间来关注自己,然后浏览学生写下的信息,筛选出原来解决问题或者应对方式不太合适的同学,并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的表现,鼓励“逃避者”主动分享,给予愿意尝试别人提出的建议的同学更多的鼓励,给“固执者”树立一个好榜样。课后,教师还要再次回顾学生的评价记录,于还是无法正确参与评价活动的特殊同学给予个别回应。
作者简介
陈焱(1992-),女,汉族,广东省中山人,心理健康教师,应用心理硕士,中山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