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研究
2020-05-20赵艳秋
摘 要:小学语文是帮助小学生掌握基础汉字知识、学习基础书写技能的重要工具学科。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建设中,语文学科有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语文教学可以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科教育中得到传承。为此,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以语文学科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双翼,全面推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建设。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渗透;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1-0062-02
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基础。在语文教学中,美妙的诗句或是华丽辞藻都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和符号。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是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的学科。为此教师要利用语文教学做好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向小学生传播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吸引学生课堂兴趣的同时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质,为他们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学科建设
1.小学语文课堂中历史文化的教学建设
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重点学科,其学科内容既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培养的文学素养的外化。语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国学教育的延续,因此教师在实际任课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从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地位入手,全面改善整体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而历史知识是一种比较沉闷的传统文化知识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它教授学生的知识概念、所了解的场景都是过去发生的,已经不复存在的或者难以切身体会的场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单一的灌输教学模式,使得历史场景只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力重现。大部分小学生由于心理年龄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对其产生了厌倦心理。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方法来增强课堂的体验效果,利用声音、图像、视频与文字相结合,将语文课文与历史知识结合起来,用更为丰富的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
2.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节日的教学建设
传统节日是我国劳动人民纪念先祖、弘扬文化的重要集体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的文化契机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学。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了解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学习唱橘颂、吟诗词、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文化习俗。近年来西方洋节的冲击使得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下降,在小学生兴趣较高且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传统文化知识教学,在扩展教学场地范围的同时,也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归属感。
3.小学语文课堂中乡土特色的教学建设
农村小学相较于城镇内的小学,在现代化设施与教学团队配置上可能略有欠缺。但农村小学具备得天独厚的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优势,广袤的农村自然资源与乡土文化资源給予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更多可能性。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并带领学生展开乡土文化寻根的活动,让学生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调查我国传统乡土文化与习俗,让学生在实践中大开眼界,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在教学《和田的维吾尔》《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等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探寻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让文化成为语文教学的延伸,让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特质,让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4.小学语文课堂中经典韵文的教学建设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完善的传统美德体系。《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韵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留给每一个学习语文的学生的宝贵遗产。这些经典韵文教育我们孝敬父母,礼让兄弟,勤奋好学,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面明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经典韵文作为课外阅读或是识字教学的文本,带领学生在晨间早读中进行诵读,让学生在每日的积累中不断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内涵,在朗朗上口的阅读中完善自我的人格品行。
5.小学语文课堂中地理知识的教学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描写自然美景、歌颂古代建筑的美文佳句不胜枚举。地理知识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桂林是祖国大好河山中最为瑰丽的一部分,而《桂林山水》正是描绘桂林奇观的一篇散文。作者在记录过程中,以自身的视角为切入点,按照空间的关系展开,带领着学生一同遨游美丽的桂林风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地理文化知识与语文知识结合 ,带领学生分析桂林风景的形成过程,用学生感兴趣的传统知识来联系那些略有难度的课文,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切入点。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1.丰富语文情景,构建教学舞台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单一的灌输教学模式,使得课文中的场景只能通过丰富的想象力重现,大部分小学生由于心理年龄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对其产生了厌倦心理。通过情景教学法,教师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中组织人员进行课堂表演,分角色将故事性强的课文在课堂中以一种更为活泼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锻炼学生语言构建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传统诗词时,为了充分活化诗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舞台的活动教学,在引导学生熟读诗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想象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然后分角色表演李白在江边远送载着友人的风帆,一直目送到帆影借着日光阑珊逐渐消失的场景。让学生在对话表演中体会诗人蕴含在诗句中对于友情的珍惜,感受古代诗歌的文化韵味。
2.丰富教学环境,强化阅读体验
传统文化的实质语文课程是涉及许多知名文章、涵盖着多种学科知识点的综合人文课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来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地播放和展示一些关于阅读课文的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程,理解课程。通过多媒体来塑造一个更适宜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奋笔疾书时的心情,切身实地地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文化体验,让语文课程保持永恒进步的生命力。
3.营造教学氛围,培养情感体验
当今世界与古代时间上维度差异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正确的传统文化知识,没有一个清晰的古代文化氛围来帮助他们进行学习。为此教师要通过营造教学氛围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有利环境。在教学《赵州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過结合古代的审美意识,带领学生发现传统石拱桥的美妙之处,配以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图片,为语文课程教学营造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教学氛围。通过电教媒体的刺激来营造一个欣赏传统建筑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由作者构建的中国石桥世界。
4.文化滋养语言,构建语文体系
一些小学语文课堂过于重视学生对于词汇、生字的学习和诗文的背诵,而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会读会写,却不会听不会说,而语言的构建是与文化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语文学习体系,培养学生独立的语文学习技能。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传统民族精神,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人文内涵。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课本知识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全面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宁夏教育,2019(2).
[2]李臻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阶段传承的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7.
[3]臧守范.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33-34.
[4]高玲玲.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8(32):109.
[5]张宝,满敬环.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9-50.
[6]石晓思.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9-80.
[7]毕长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8(42):398-399.
[8]吴贻军.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76.
[9]罗玉琴.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66-67.
[10]徐玉萍.浅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7.
作者简介:赵艳秋(1973—),女,壮族,广西天等人,小学高级教师,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