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英语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2020-05-20龚健慧
龚健慧
[摘 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引入讨论活动可启发学生英语思维,激活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但课堂讨论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成效。本文对提升小学英语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讨论;提升对策
课堂讨论是活跃英语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运用课堂讨论,需要契合学生认知,衔接教学目标,突出英语语言运用,保障教学成效达成。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堂讨论优势?这里着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顺应学情组织讨论,关注学生言语表达
在课堂上,讨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搭建真实的学习语境,激活学生参与热情。在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Keep our city clean”教学中,话题设置为“What can we do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in our city?”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涉及的方面多,学生没有讨论兴趣,也对讨论内容把握不准。为此,在改进讨论话题上,可以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如针对农药的过度使用应该如何处理?针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应该如何处理?针对河流被污染,森林被砍伐,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现象,学生有一定的认知经验,课堂讨论热情也更高。同时,课堂讨论要关注学生的言语表达与运用。英语学习,不能仅停留于活跃的氛围,还要贯穿语用表达,要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某教师在译林英语“A travel book”教学中,讨论活动设置为“制作旅游手册”。针对如何制作旅游手册请同学们进行交流,用时不足一分钟,而制作旅游手册过程却用时将近20分钟。如此的课堂活动,偏离了教学目标,也让课堂活动陷入低效。在改进方法上,我们以“旅游”为话题,请同学们谈一谈最想去哪里旅游?确定了几个旅游地,之后,我们设置对话句型“How is the weather in...?”“What interesting places can we see in...?”“What food can we eat in...?”根据对不同旅游地讨论,从对话中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知识来展开交际与表达。与前面所设的“制作旅游手册”相比,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英语教学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二、明晰课堂讨论目标,激活学生表达热情
在课堂讨论组织中,对话题的设置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契合。让学生从讨论中认识英语知识点,练习和发展英语思维。在译林英语“An interesting country”教学中,某教师播放袋鼠视频,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请各组学生讨论视频中袋鼠的生活习性。对袋鼠的讨论让课堂氛围很活跃,但讨论结束后,学生的关注焦点显然不是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而是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对袋鼠视频的展示确立了课堂讨论的主题,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因偏离本节教学目标,导致言语情境讨论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对该节讨论活动的优化可以从袋鼠视频学习后,让学生围绕动物、运动、景观、气候等方面,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展开讨论,并不断引领学生,从英语知识的习得上来提高讨论成效。同时,在分组讨论中,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讨论效果。小组讨论,要让更多的学生去表达想法。某教師在译林英语“The king's new clothes”课堂活动设计中,将学生分成六组,开展自由阅读,并对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每组都有个别学生积极发言,而其他学生被动听说。为此,要从活动设计上兼顾大多数学生的表达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可交流的话题,以明确的分工方式对话题进行讨论、记录,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三、注重讨论评价结合,调控课堂学习秩序
课堂讨论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讨论话题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尤其是过程性评价来激励鼓舞学生多表达、多交流、多分享,唤醒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从课堂讨论中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言语素养。课堂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可以是群体评价,可以是学生互评,可以是小组和教师评价。对评价语言,要把握评价的层次性、综合性,避免单一、刻板,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建立科学、客观、公平、有效、合理的评价机制,以正面激励为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评价中增强学习自信。课堂活动的科学、高效推进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讨论秩序,利用适时评价与指导调控课堂讨论氛围。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听之任之,在进行巡视时,要抓住学生讨论的问题,给予适时纠偏和引领,确保课堂讨论活动处于良好状态。如对于争论不休的话题要设定时限,对于学生偷懒问题要做好记录,让每个人都发表想法;对偏离话题的讨论要给予纠正。
总之,课堂讨论活动要顺应学生生活,要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从话题讨论、分组管理、课堂评价等方面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表达,让课堂讨论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刘澄.小学英语课堂讨论的误区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0):31-34.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