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居者》对犹太人形象的解构与建构

2020-05-20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212003

名作欣赏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严歌苓犹太解构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3]

一、引言

作为近年来颇具影响力的海外华人作家,严歌苓的作品以通过个人命运反映真实而典型的历史时代背景为特点,她将精心裁剪的历史背景巧妙地编制在离奇的故事、荒诞的人生以及光怪陆离的人际关系中。“无论小说是否冠以‘史诗’之名,严歌苓其实并不热衷于架构大的历史事件、勾勒历史发展的宏大图景,而热衷于将历史内化于个人的生命体验,写出属于个人的心灵史和情感史。”其长篇小说《寄居者》于2009 年出版,一经发行便广受欢迎,并被改编为电影。《寄居者》中严歌苓以战时租界地上海为背景,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放置在了同一个共时性语境下,包括当时在欧洲受到残酷迫害逃难到上海的犹太难民。本文拟借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对严歌苓《寄居者》中的犹太人形象进行分析,探索作者在构建犹太人形象时如何跟相关欧洲文学作品相呼应,又是如何将该形象与其所选择的社会历史语境及地点背景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出符合适时适地的、不同的犹太人形象的。

二、刻板印象化的犹太形象的解构

“形象构建过程即是在不同历史时空下,不断地选择和利用各种文本和话语构建特定的固定印象的过程。”严歌苓的诸多小说往往都以坚韧的女主人公为中心展开,如《小姨多鹤》《扶桑》《第九个寡妇》等,且常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反映特殊历史时期中个人命运的悲壮。常年旅居国外,让她深受西方文化的洗礼,其创作目光跳脱了中国国界,她笔下的人物不只是中国人,还包括国外不同种族之人。在《寄居者》中,严歌苓就通过女主人公May 的叙述,将她对种族和文化问题的审视和思考转向了犹太群体。然而,出生于1958 年的严歌苓却选择以战时上海为背景,在层层展开的故事情节中还原的都是在她出生之前的历史事件,如纳粹屠犹、珍珠港事件、上海接收“二战”犹太难民、犹太难民向美国的转移等。饱读诗书且旅居德国,加之作品中所涉及的背景已成为世界公开事实使得严歌苓有足够多的资料完成对《寄居者》中犹太人形象的构建。也就是说,作者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下”通过“选择和利用各种文本和话语”对犹太人形象进行了构建。

三、结语

本文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结合作者严歌苓在《寄居者》中对犹太人的描写进行了分析,探索得出严歌苓在构建犹太人形象时,在其“爱财”形象方面与相关欧洲文学作品有所呼应,但却通过对历史、宗教等原因的追溯对该形象进行了解构,从而结构了一个被迫“漂泊”的“受迫害民族”,却依然虔诚对待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精神上建筑自己民族的牢固家园的积极形象。

① 熊岩,万涛:《超越“大气”,走向厚重与丰腴——严歌苓新世纪十年小说创作论》,《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09—114页。

② 王运鸿:《形象学视角下地沙博理英译〈水浒传〉研究》,《外国语》2019年第3期,第83—93页。

⑬ 杨苗苗:《夏洛克形象解读》,《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2018年第7期,第516—520页。

猜你喜欢

严歌苓犹太解构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还原
武 装
武装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
上海
严歌苓四入赌城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