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

2020-05-19邵立荣

关键词:身心健康高中体育分析

邵立荣

摘 要:身体健康不用多说,需要大家拥有爱锻炼的好习惯,具备健康的体魄。而身心健康指的是个人自我身心的健康,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态度与过程,这两种健康我们都可以借助体育教学来帮助学生达成。高中时期由于受到高考的压力,正处于黄金成长阶段的高中生其性格特点、身心品质逐渐趋于成人化,因此对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中体育;身心健康;分析

一、高中体育专业学生身心健康现状及不良成因

(一)学习冲突增大其身心压力

所谓学习冲突问题是每一个高中体育生都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在体育成绩的取得上,随着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能否达到体育考核的标准,能否在此基础上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了许多体育生在通过体育特长进行选拔时所回避不了的话题,因此许多学生会更加努力地训练体能,为专业成绩的提高而刻苦努力,但另一方面伴随着体能训练的加强,学生自然会忽视文化课的学习,这也就产生了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极大冲突。如何协调二者的学习锻炼,如何才能解决这种冲突,自然就成了许多高中体育生面临的第一大难题。

(二)消极性格成为其身心障碍

体育生在日常锻炼和迎接考核的过程中,除了自身要掌握一些体育应试技巧,更要具备一定的体能涵养,才能使自己不被落下,因此教师往往会加强其体能训练。由于高中体育生同时面临着文化课成绩和体育成绩双过线的要求,并且大部分同学的文化课并不是足够优秀,此外他们还将面临着特殊的社会就业压力等等,这些种种因素都会影响着体育生的身心健康,更多时候会让其在性格养成方面缺乏自信心,重压之下缺少对自己意志品质的磨练,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面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也会产生害怕和恐惧的身心,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部分高中体育生的性格养成有有所偏差,特别是在这种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性格养成也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另一原因。

(三)家校氛围加重其身心负担

通过笔者的实践调查发现,体育特长生的生活氛围也是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另一原因,这种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分别是师生关系问题、同学关系问题和与父母的关系问题。然而造成这种生活氛围紧张的原因,大多和自身的体育成绩或文化课成绩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关,因为成绩下滑或落后,加之老师和父母的急切身心催化,如果此时老师父母使用的教育方式不当,那么极易在师生或家庭之间形成一种紧张的关系,在表面上可能会演变为对抗性冲突,但是在这些学生身上则会变成其内在的身心压力,严重者还有可能对其产生身心扭曲。此外由于日常交往又是高中生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当这些体育生在面临学业与专业的双重压力时,在与师生、同学或者父母相处中又不能得到有效的排解与宽慰,如果持续下去,这种带有紧张情绪的生活氛围往往也会给高中体育生的身心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策略

(一)师生关系的升级

我们应该认真地组织好每一次体育活动,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变化,意识到学生的正当需求。同时也应该放下身段多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应不吝赞赏和鼓励的话语,用民主的方式让大家来选择活动项目,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这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与健康向上的原动力。

(二)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不同的體育项目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于学生不同身心品质的培养也有所区别。耐力长跑、球类竞技大多属于集体类项目,可有效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对一些学生内心孤僻不愿意交流等问题有良好效果。游泳、溜冰、跳马等项目一定程度上需要学生克服胆怯身心,要让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消除自卑胆怯的身心障碍。羽毛球、网球、跳远等项目能够有效消除学生优柔寡断、选择困难等身心障碍,促使学生能够做事更加直接果断。下棋、飞镖、打太极等项目对于学业压力巨大的高中生来说能够起到陶冶情操、缓解用脑压力、放松神经、改善焦虑心态等释放压力的作用。

(三)榜样的力量

体育教学一般来说没有特定的教材,尤其是对身心方面的教育,所以说为了让体育锻炼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又能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勇敢向前、挑战自我、吃苦耐劳的身心素质,教师需要多下功夫,认真钻研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用最新的事迹来强化学生的运动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

(四)加强家校联动,形成有效沟通

具体来说,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沟通机制,这里的教师既要包括体育专业指导教师,又要包含体育生的班主任。三方可以通过微信聊天或者不定期面谈等方式加强沟通,同时在沟通之余,教师应适当宽慰家长,不要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让家长在高中教学的关键时期更多地为学生进行分压。只有这样,才真正能实现对高中体育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贯通,既加强了学校教育,又加强家庭教育,促进身心健康教育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焦世海. 论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8).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高中体育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