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元评价的行动研究

2020-05-19缪海燕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2期
关键词:行动研究多元评价阅读教学

【摘要】人的智力是以多元的形式进程呈现的,包括语言智能、交往智能、空间智能等。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有效融入形成性评价,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合理化运用诊断性评价,全面探析学生的学习心理;科学运用终结性评价,强化教学效能;巧妙融入渗透性评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基于此,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分系统具有层次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多元评价;行动研究

【作者简介】缪海燕(1978.07-),女,汉族,江苏如东人,江苏如东实验中学,中学一级,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已成为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可有效了解与掌握学生英语词汇量、语法规则、阅读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而从学生的个人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科学的评价方式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并作出积极的反馈,设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进行改善。与之相反,倘若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运用单一的评价模式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还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英语教师应结合阅读课堂,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一、 明确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元评价的行动研究目标

纵观目前英语阅读教学实际的呈现效果,教师虽在试图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过于看重终结性评价方式。这导致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无法更好地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其他方面的潜质与才华也无法被挖掘与展现出来。因此,针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元评价的行动研究,就是从更多的角度与评价维度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不同能力等进行测评。避免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工具,从而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1.有效融入形成性评价,形成多样化教学技巧。形成性评价,强调的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确保评价主体逐渐变得多元化。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师的综合评定、学生间的互评。针对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就可有效融入形成性评价,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水平,利用更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从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基于此,可使学生在不同的评价维度中能正确看待自身的学习问题,督促他们积极地进行改善与改进。例如,教师利用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即,教师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中,可将他们阅读的时间、文章字数以及习题正确率等进行准确的记录。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他们对自己的成长空间建立全新、全面的认识。这样,才可保证学生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在這个过程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需利用舒缓的语气,将教师的评价结果巧妙地渗透到谈话内容中,确保他们更轻松、自然地接受,避免加大其学习压力。同时,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可组织一场英语阅读与品鉴交流会。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所看所感,在学生间针对阅读效果进行互评。这样,不仅可在学生间形成健康的竞争氛围,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同时,还可使学生更加明确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做出积极的改变。

2.合理化运用诊断性评价,全面探析学生学习心理。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多元渠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摸底与测试。合理利用诊断性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结构、学习兴趣、学习诉求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利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可更加全面地探析与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利于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应拓展阅读的宽度,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师可将英语阅读与诊断性评价进行结合。即将对学生学情调查的信息以英语的输出形式进行呈现。以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对英语阅读的习惯、阅读类型、阅读时间、阅读效果,接下来的阅读需求,阅读中面临的困难等各方面内容展开调研,这样,既可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等;同时,还可对学生的英语词汇量、阅读技巧、阅读能力等进行掌握。利用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身英语词汇量掌握方面的不足,还可使教师更深入地展开学情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这样,教师利用诊断性评价可针对阅读教学内容制订学习档案,对学生展开更具有针对性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

3.科学运用终结性评价,强化教学效能。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在不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更多地应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更加全面评定的同时,应对终结性评价的应用建立正确的认识。提倡应用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的否定。而是科学、合理地将其应用到适合的教学评价流程中。一方面,终结性评价更强调知识与技能掌握结果的评价,更直接地反应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可使学生在英语词汇、基本语法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奠定扎实基础。同时,教师以领读、默读、朗读等不同的阅读形式,使学生在听力与阅读能力上获得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终结性评价在充分凸显教师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可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是终结性评价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导致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慎用终结性评价,可将其作为学生学习效果测评的一种方式,但不要作为根本的评价手段。更不应以终结性评价结果,去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水平。教师可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等进行结合使用,并构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将其巧妙应用到教学评价中。

4.巧妙融入渗透性评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英语学科属于语言艺术的研究范畴,而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他们的学习体验。而基于不同形式的语言表达,在诉说诉求、表达观点的同时,更是抒发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情感就像肥沃的土壤一般,而知识的种子就被教师播种在其中。基于此,教师在实际展开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时,可巧妙地利用渗透性评价方式。以情感交流为依托,使学生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促使双方展开更深入的交流。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可对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进行有效探究。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学习困扰,造成学习压力的因素等。这样,教师才可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各个方面,更准确、科学地对他们作出评价。例如,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巧妙利用赞美的语言,激发学生与之进行交谈的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运用更具有指向性的教学标准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确保他们能正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教师应巧妙运用形体语言,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用满意的微笑、鼓励的眼神,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暗示与激励,使他们获得更大的自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三、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效果等,以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作出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可以明确了解自身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改正。这样,利用多元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指引,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全面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在阅读课堂上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与教学评价,全面提升其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韩相勤,郑秀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元评价的行动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7,19(06):19-28+109.

[2]张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元评价方式探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02):52-54.

[3]刘婕,赵文静.浅谈大专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与评价[J].科技视界, 2015(15):14+39.

[4]田子荷,李维华.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1):99-100+4.

[5]陈艳.英语阅读课堂多元评价模式构建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4):57-60.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多元评价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