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在高校英语口译课中的运用
2020-05-19李斌李兰冬
李斌 李兰冬
【摘要】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人们语言、思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重点探讨在高校英语口译课教学设计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概念隐喻,使口译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以达到更好地提高口译技能效果。
【关键词】 概念隐喻;高校英语口译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李斌(1977.06-),女,山东聊城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语言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及外语教学;李兰冬(1978.01-),女,河北唐山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英美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概念隐喻的翻译适应性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编号:SQ171191)和石家庄铁道大学高教研究项目《大学英语金课的微观设计》部分成果(编号:Z201910)。
一、引言
1980年,G. Lakoff和 M. 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使隐喻研究第一次脱离了传统的修辞学范围,进入了全新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他们认为: 隐喻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概念隐喻包含着大量文化内涵,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拥有不同的认知心理基础,从而形成了概念隐喻的差异,进而生成了不同的概念隐喻。近年来, 不少学者在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归纳概念隐喻, 以促进语篇理解。笔者认为这些研究对于高校口译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并有意识地将概念隐喻引入自己的课堂设计。
二、概念隐喻的基本观点
Lakoff认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表面,它更是深层的思维认知机制。概念隐喻组织思想、形成判断、使语言结构化,进而形成语言生成力。概念隐喻也是词义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蕴藏大量的文化信息,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认知心理,其隐喻概念(conceptual metaphor)系统必然存在差异。
概念隐喻体系包括源域 (Source Domain) 和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两个认知域。其机理是通过源域的已知信息来理解目标域的未知信息,源域的内涵被映射 (mapping) 到目标域范围,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源域的概念对目标域概念进行推测理解。
根据这一理论,对源域中的概念隐喻意象进行广而深的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源域和目标域概念隐喻的内涵,将有利于促进口译教学实践。
三、高校口译课程概念隐喻的靈活运用
将概念隐喻与高校英语口译课堂教学设计结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中西方文化,介绍不同语境下常见的概念隐喻意象。以作业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不同概念隐喻实例,如“LIFE IS A STAGE” “LOVE IS JOUREY”“HAPPY IS UP”“SAD IS DOWN” heart-breaking等;并在课堂上归纳、总结不同类别的概念隐喻的具体表达,使学生对中西方概念隐喻形成基础认识,并深入理解在这些意象支配下的概念隐喻常规表达方式。
2.重点关注中西方概念隐喻的差异之处。中国人倾向于综合性思维,注重天地人和的有机统一,注重意合。因此,中国文化中经常通过对比、联想等手段比较不同的意象, 用具体意象表达抽象内涵,从已知事物引申到未知概念,如“背黑锅”“对牛弹琴”等。
西方文化注重逻辑性思维,重视理性思考, 强调思考过程和逻辑形式。他们注重本质差异,强调将具体意象总结、归纳、概括, 最后得出结论。如 meet ones Waterloo,armed to the teeth,crocodiles tears,All the world is a stage等。
由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等因素是造成英汉概念隐喻不同的根源,口译教师应将有明显差异的中英概念隐喻作为教学重难点。
3.对不同类别概念隐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口译活动的最终效果。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人类对文化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隐喻认知的思维过程。文化认知过程与概念隐喻存在三种映射,分别是相同或相似概念的概念隐喻、不同概念的概念隐喻、无完全对应概念的概念隐喻。
根据翻译中的忠实原则,不同映射情况下的口译实践分别使用直译、释译、意译、转译等不同策略,灵活翻译各类别跨域映射中的概念隐喻,以达到更准确地翻译成果。
(1)This is a really heart-breaking event.
这真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heat-breaking 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直接对应的概念隐喻,因此,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译做“令人心碎”。
(2)It is the possible cure for our economic dilemma.
这是解决我们经济困境的可行性对策(灵丹妙药)。
cure 被隐喻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直译为“治疗方法”,但可以转译为“灵丹妙药”。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The tasty orange, grown in southern China, would turn sour once it is grown in the north.
在汉语中,橘、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在英文中则没有相应的概念与其对应。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能去解释、翻译其内在含义,即释译。这种处理方法,在中国古诗文的翻译中较为常见。
4.在口译教学中,借助语境,促进语篇顺畅理解。口译语料多以多种概念隐喻结合为统一线索,以达到语篇连贯。因此,教师应首先分析在口译语料中出现的概念隐喻意象,引入具体语境,引导学生对其分类、归纳、总结,学生对语境的理解又促进了语篇的整体理解,进一步将其应用于目的语输出。这个由感性认识到理论指导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语境是英译中听力理解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由于认知语境在进行语义猜测中有着积极作用,学生在口译过程中根據已经掌握的概念隐喻基础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认知语境, 对口译语料中出现的全新词汇和表达进行语义猜测,可以大大提高听力理解的正确率。
在口译学习中积累概念隐喻意象和表达,对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健康、动物、植物、机器、工具、饮食、颜色、空间和容器、战争、环境、衣物、体育、时间等概念,不仅是概念隐喻中最基础的意象和分类,也是高校英语口译课堂中经常涉及的主题和词汇。
概念隐喻离不开语境来展开经验联想。反之,对语境的理解也离不开对概念隐喻意象的总结归纳。两者相辅相成,一起帮助学生构建隐喻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语篇。揭示口译语料中的概念隐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篇分析能力,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使译文更加符合源语表达。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口译课堂设计中引入概念隐喻作为教学手段,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语言教学方法。这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又能从理论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词义听辨、句法习得、语篇逻辑分析等,使学生通过语料表层含义,深刻理解语言深层结构,从而更好地把握相关文化背景。正确处理口译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可以极大地提高口译的准确度,从而做到精益求精,达到最好效果。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曹晓华.隐喻对中国大学生英文口译理解的影响[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3]侯奕松.隐喻研究与英语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8.
[4]米春.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探索, 2008,06.
[5]苏立昌.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05.
[6]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
[7]肖开容.认知翻译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