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的有效探析

2020-05-19佘甲波高超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2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佘甲波 高超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规模逐年扩大,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满足社会对高职生能力的需求,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探索,深度思考,选择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新的理念。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整体教学效果。本文就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进行一些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佘甲波(1979-),男,汉族,陕西安康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高超(1990-),男,汉族,陕西汉中人,汉中市城固县职业教育中心,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基于职业技能提升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ZJYB19-044)研究成果。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大且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的问题。

一、制约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原因

1.学生水平的差异性。高职院校的招生覆盖面较广,不同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已经成为公共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并且轻松通过学校的英语考试。这一部分学生还有着明确的目标——“专升本”,因此他们不但能够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会不断刷题。而另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的大小写都无法分辨。根据笔者调查,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课本内容简单没有新意,基础薄弱的学生却在听天书,只有个别目标明确且能理解教学内容的中等学生在听。

2.社会、学校的影响。就笔者学校而言,所有学生进校后,根據专业以及报到顺序随机分班,所有课程以本班为单位上课或是与其他班级合上大课。笔者所带专业班级平均人数均为45人,作为语言科目,课堂练习本就困难,还要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又限于教材、课时、教学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课的效率。

在社会本位、知识本位的教学中,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本位,即从学生的爱好、兴趣出发,这就导致了学生被动地服从社会、学校、教师的要求,从而失去了在他们身上发展一种内在且持久的方向的机会。

在没有分层的班级中,学生的近景性目标和远景性目标完全缺失,应付考试成了他们主要的学习动机,大部分同学都只是考前翻阅教材,摘临时突击。

如何让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能力,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分层教学管理的途径

1.教学对象的分层。教学对象分层是整个分层教学模式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环节,分层质量的高低、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分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对象分层的环节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基础,如高考成绩、口语成绩、入校测试成绩等,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想法、意志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性。通过这些指标计算,得出比较合理的分班。在分层的过程中,有较好语言基础的学生分配在甲班,指标数中等的学生分在乙班;对于指数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他们的差异,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缺失的地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多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展示自我,以此促进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达到分班的最佳效果,应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性格、专业、生源地,对分班情况予以定期公布,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适当的理由申请一次调整。这种分层方式合理有效地考虑到了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后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提供了保障。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个体的差异性也得到了尊重满足。

2.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层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重要环节,教学整个流程中,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其教学内容深度的重要依据。学校要结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需求,对社会用人单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做深入调研。结合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他们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遵循适应性的原则,对不同层次进行分配。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上,要结合社会上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并融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语言水平较弱的学生,适当地降低标准,保证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任务,完成基本的内容和目标即可;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适当地联系专业技能,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作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

3.教师分层。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风格、教学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层教学需要合理地对教师进行分配和选择。对英语语言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授课节奏快、有深度的教师,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对于英语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该安排重基本功,授课节奏慢,且活动安排多,学生课堂参与度高的教师进行教学,这类教师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持续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巩固学生的基本功,有利于其后续学习的有效和全面。

4.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手段在教学中使用灵活多变,随课型和教师教学风格不断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教授基础较好的学生(甲班)可以尽可能多地用英文教学,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在教学中可以插入部分专升本考题与词汇短语,提升学生对专升本的渴望和积极性;授课中,可以适当拓展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做到创新思维型学习。针对乙班学生,教师授课的方法手段应多种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其自信心,有选择性地选取教学内容,消除他们的焦虑和负面情绪,从而使其快乐、轻松地学习。

5.分层的评价方式。一直以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以及上课出勤率作为考核指标,学生对学习的真正反馈只能从成绩得知。目前,英语教学不再是单词,语法知识的传授,更加侧重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仅靠成绩难以做出全面的考核。针对甲乙班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同一的标准考核方式容易失衡。因此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情况、学习表现、课堂表现力、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让其平时的综合表现更多地体现到考核成绩上。也可以根据学生语言基础水平适当作出调整,对专业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考试的题型、内容难度都要有所区别,以此才能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分层次理念。

三、结语

随着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尘埃落定,高职教育已经从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转变,用人单位也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把分层教学理念落到实处,科学有效地利用该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情、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以解决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小燕,吴维.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实践及对策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0).

[2]张彩萍.多层次生源背景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证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3]罗红,任朗颖,童丽玲.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实践探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

[4]雷静.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5]孙霄.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考和探究[J].海外英语,2015 (15):38-39,43.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分层教学高职院校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