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太行山IS乡村文化兴盛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2020-05-19谷雨安钰盟
谷雨 安钰盟
摘要:本文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太行山乡村文化品牌、提高太行山文化经济社会效益、激活太行山乡村文化潜能,充分释放太行山区发展活力等问题,从而促进太行山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乡村文化;策略
一、新媒体技术具有助推乡村文化传播的能力
由于新媒体融人大众生活,社会各界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乡村文化传播形式也由原固定的传播方式被新媒体多元化。新媒体使得乡村居民在文化传播、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传统的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所形成的新需求。新媒体个性化、差异化的内容生产以及信息传播模式可以适时有效地缓解并解决这问题。
二、河北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文化的基本特性
河北太行山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其在具有勤劳、朴实、善良、保守等一般乡村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区域文化特性:
一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太行山区人民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形成了百折不挠、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是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红色革命精神。
三是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和谐共生理念。太行山区人民既勇于大规模地改造自然、改善環境,又能够自觉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推进太行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脱贫和乡村振兴,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推进太行山区乡村文化兴盛发展。
三、新媒体助力河北太行山乡村文化兴盛的策略
(一)通过新媒体整体打造太行山乡村文化品牌
当前,太行山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如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赤岸村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等成为知名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保定太行水镇、邢台英谈村等成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打破点位思维,加强资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宣传,打出太行山乡村文化的独特品牌。线上线下媒体相互配合,线下通过展示台、巨幅海报等进行宣传;线上招收优秀新媒体传播人才,打造与红色教育、农村传统民俗等太行山乡村文化相关的优质内容,使其别出心裁且有深刻内涵及教育意义,塑造独特文化品牌。
(二)通过新媒体助力太行山文化经济社会效益提升
坚持市场运作,创新文化运营思维,通过地域农产品品牌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打造、文化产品制作、文化品牌赋能、多元化合作共赢等方式,有序推进太行山文化产品化、商业化、市场化,从而转化释放太行山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宣传中,一是政府主导,做好整体规划、宣传引导、政策支持,为乡村文化发展引领方向、提供支撑和保驾护航;二是鼓励农业种植户及其他文化电商积极学习新媒体推广技术,做好自身宣传,让更多的贫困村庄和贫困群众能够共享文化增值效应。
(三)通过新媒体让太行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时代活力
太行山人民创造的愚公精神、革命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代更具时代价值。扎根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肩背手搬开山辟路的后池村群众等,都是愚公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体现,并且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进程中发挥出巨大能量。
山区人民在太行山精神的激励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勤劳双手描绘出一幅幅厚重淳朴的民风画卷,从环境生态、基础设施、乡俗文化、电商经济等多个方面体现新时代的太行山精神。推进乡村文化兴盛,更应当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播太行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并借助图片、短视频、H5等新媒体内容呈现方式,将抽象的精神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迎合当今受众阅读习惯,提高其信息接受度与认可度。
四、结语
推进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要积极开发乡村文化资源经济与文化两方面的价值。而使太行山乡村文化经济文化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更好开发利用,就需要以太行山乡村文化为核心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这一传播载体,不断提高传播效果,彰显太行山乡村文化特色,使之在新媒体时代得到更好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