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 “顾客导向”公安行政文化

2020-05-19于冰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公共管理公安

摘要: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主动响应、积极作为,以自身的创新发展带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作些粗浅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安;社会管理

新公共管理是八十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美国政府行政改革运动中所倡导的新公共管理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执法部门促进警务改革的新动力和新手段,它是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广泛采取企业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传统公安社会管理主要是在控制管理理念指引下的一种管理,将公众列为被管控的对象;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于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的政府與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美国警察将自己视为公众的保姆,并因此而感到自豪,他们认为自己是拿纳税人的钱,就应该为纳税人办事。“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因此,我们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更加注重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执政理念,在体制机制创新中锻造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

“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是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 “大走访”活动不仅仅是嘘寒问暖,更重要的是问计于民。我们要通过走访,不断加强和改进维护稳定工作,实实在在地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一批治安乱点和治安隐患,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努力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二、建立新形式的警察公共关系

创新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动力源泉,创新的关键是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树立服务的理念。公安民警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始终贯穿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其次要树立策划的理念。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一种全面策划的过程,要使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体现较高效率,达到预期目的,必须要把策划的理念贯穿始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方法要新,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发展潮流,吸引公众目光。如举办警察开放日活动、建立公安网站和警务广场等活动,包括许多地方开展的招募义警、社会治安大家谈等活动,都是很好的富于创造性的新形式。形式要活,便于开展,便于社会公众参与; 活动要实,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公安工作,内容实在,过程扎实。公安机关开展的如警务公开、警务咨询服务、社区法律服务等活动,因为紧扣社会治安主题、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容易被社会公众接受。

三、创新警务模式打造网络警务

公安机关要通过公安网络发言人和公安微博等方式,及时发布警方权威信息,不断密切与网民的互动沟通; 实施网络安全员、网络评论员、网络引导员、网络治安员、网络安全专家建设工程,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及时妥善处置负面舆情,促进互联网秩序和谐有序。要将打造网络警务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通过设立网络警务平台、网上警务室、警务博客、警民联络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赋予基层警务工作新内涵,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家中、手中和心中。在网上接受网民咨询、解答网民提问、回应网民关切、接受网民监督,搭建警民沟通联系新平台。

根据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的规定,切实加快推进实施文职制度步伐,丰富维护社会治安的主体,将有限的警力投入到更为需要的地方。新公共管理强调广泛引进竞争机制,让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机会加入到提供服务的行列,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一是义务竞标、对外承包。通过市场机制,将原来属于公安部门的一些职能的具体操作转移给社会团体或者私营企业,但公安部门仍然对这些职能负有责任。如将机动车安全检验交由经过培训并取得检验资格的企业或公司负责,由公安部门监督。二是职能移交。将一些附带职能交由非警察机构去完成。如将非政府性活动的营利性娱乐活动、文艺表演的安保任务交由保安公司负责。适度聘雇文职警察,以解决当前警力严重不足问题,把着装警察最大限度地用在一线执勤实战和侦查破案上。

参考文献:

[1]积极警务——追求“善治”的一种选择[J].魏永忠.中国行政管理. 2013(01)

[2]如何推进扫黑除恶整治探究[J].杨森.管理观察. 2019(08)

[3]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中国式过马路”[J].井莹洁.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5)

[4]基于网络舆情信息综合研判的群体性事件预警研究[J].瞿志凯,兰月新,刘媛,刘冰月.电子政务. 2016(11)

[5]社交网络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刘翠亭,兰月新,张琦,侯晓娜.  电子政务. 2015(05)

作者简介:

于冰,汉族,男,沈阳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公共管理公安
市公安采风咏
2018,静乐公安,矢志向前!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