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的备战打仗思想在新时代的运用

2020-05-19代泽兰刘晓辉

各界·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新时代思想

代泽兰 刘晓辉

摘要:备战打仗思想是《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主有道”“将有能”“得天地”“士卒练”“兵众强”思想也是新时代信息化战争应遵循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新时代;备战打仗;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他还强调“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无备而战”“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乱”。在战争不可避免的阶级社会,要想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相对和平时期有安定的发展环境,就需要全面做好战争准备,《孙子兵法》提出应从“主有道”“将有能”“得天地”“士卒练”“兵众强”等方面做好战争准备。《孙子兵法》的備战打仗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它对于指导新时代打赢信息化战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如何运用《孙子兵法》的备战打仗思想,按照习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全方位抓好各项战备工作,促进军事斗争准备全面协调发展,保持战略全局平衡与稳定。是值得研究的军事理论课题,本文想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一、主有道

《孙子兵法·计篇》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所谓政治,就是要让民众认同、拥护君主的意愿,遇到战事,民众就愿意与当政者同生死、共患难,而不感到害怕。道就是民心向背,“主有道”就是君主或者当政者要政治清明,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反映的政治道义的重要作用。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就是“主有道”而取得的胜利。正是因为当时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广泛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参与革命战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支持国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成就的取得,同样是基于“主有道”,是因为党和国家关心、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代的中央领导人习近平指出:“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都是“有道”的表现。实践证明,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及国家由弱变强的上升时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才能使我们的综合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将有能

《孙子兵法·地形篇》阐述了由于将帅的过错而导致军队作战失败的六种情况。“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军队作战失败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都不是天灾造成的,而是由于将帅自身的过错所致。正因为如此,《孙子兵法·作战篇》讲到“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并且提出“知兵之将”应具备“智”“信”“仁”“勇”“严”的优秀品格。新时代的“知兵之将”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习主席指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坚强人才保证,是我军的一项重要使命”“把那些想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干部用起来”“不能打仗、只想在军队混个一官半职、谋取待遇的人,不仅不能提拔,而且要批评教育。”因此,要着力抓备战谋打赢,就迫切需要培养出一大批能打仗、打胜仗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参谋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的培养。抓住了军事人才这个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就占领了新时代军事竞争的第一高地,掌握了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第一资源。这要求部队必须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走开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路子,形成宏大的人才方阵。

三、得天地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陕、死生也。”(《孙子兵法·计篇》)所谓天时,是指白天和黑夜、晴天和阴天、寒冷和炎热,四时的更替等气象因素。所谓地利,是指路途是远或近、地势是险峻或平坦、战场是广阔或狭窄,地形是利于逃生或不利于逃生等地理因素。“得天地”就是善于利用天时、地利。无数的战争实践证明,能否凭借有利的地形展开或者辅助开展军事活动,是以往战争形态中战争能否取胜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关键因素。

新时代面临的信息化战争,所依赖的“天地”不再是具体的地形地貌地物和具体的天气变化。那么战场指挥员还有没有必要研究“天地”?“得天地”还有没有实用价值呢?只要军事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展开,那么,地形环境、气象条件对军事活动具有制约意义这一特点就不会被改变。熟悉战场环境、掌握气象知识,并善于利用地形和气象条件就始终是指挥员指挥作战赢得胜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活动更是扩展到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全方位、多维立体的空间范围,这就意味着地形环境、气候因素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活动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指挥员仍需通“天”、晓“地”,深入研究各种空间、气象条件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并善于避其害趋其利。

四、士卒练

任何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一定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缺乏训练,部队只能是一盘散沙,是没有战斗力,也不可能打胜仗。所以《孙子兵法》把“士卒孰练”(部队有否训练有素),作为预测战争胜负的一个基本因素来考虑。

为打赢新时代的信息化战争,部队将如何训练?部队训练必须实战化。训练离实战越近,战争离打赢就越近。所以部队应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以真打的决心抓训练,紧盯作战对手抓训练,着眼胜敌制敌抓训练,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磨砺部队。只有平时真打实备、真训实练,战时才能逢敌亮剑、克敌制胜。

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应当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模拟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着力发展信息化模拟装备和高性能靶标,发展基于信息系统的编组训练手段,发展实兵交战训练系统和依托网络信息系统实时交互的指挥训练、协同训练系统,完善贴近实战的实兵对抗规则和标准,推进对抗训练广泛开展,促进指挥训练和关键作战行动协同演练走向实战化。

五、兵众强

《孙子兵法》将“兵众孰强”(武器装备是否精良)作为衡量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我国是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当初我国发展核武器是在超级大国的核讹诈下被迫进行的,发展的目的主要是把它当作战略威慑手段,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争取国际斗争的主动权。除了核武器外,我国还下大决心发展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空母舰、无人机,研制和装备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武器,从弹道导弹到巡航导弹,从常规导弹到核导弹,一型型奠定国家战略安全基石的国之重器展示在世人面前,已成为中国维护和平、捍卫和平的坚强盾牌。武器装备上胜人一筹,这也是做好战争准备和遏制战争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总之,所谓“备战打仗”,就是从各方面做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做到“以虞待不虞”。只有这样,一旦战争来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我国一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特别是反对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发动的非正义战争。备战的目的是通过搞好备战,强大自己,保持一定的军事防御能力,对霸权主义国家构成一定的威慑力,最终实现“止战”的目的。“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新时代思想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与商业战争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孙子兵法》这样读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