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论析
2020-05-19杜加生
杜加生
摘 要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学的今天,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要积极响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结合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特点,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运用教学教具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数学思维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文中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具的使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指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具的使用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在实际的教学中为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03-01
小学数学相比其他阶段学生的数学教学更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上借助一些教学教具的使用,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具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对外界的认知能力较弱,加之性格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另一方面,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单纯的教授与倾听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学的学科特点往往使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显得呆板,缺少新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克服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增加教学用具的使用,就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开展教学,活跃课堂,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教具作为中介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以说教具的使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小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较为宽泛,同时也养成了学生对知识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识。面对这个丰富而又多样化的时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具来引导学生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具为媒介,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现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小学生日常生活和接触的事物都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思维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使用教具,就是要引导把实际操作与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在增强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注意的问题
(一)教具应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有限,但是对活动和游戏具有很大的兴趣,课堂上教具的使用恰恰应和了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教具的使用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字10的组成时,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简单的教具,如牙签儿、大米粒、豆粒等吃的或用的小道具。将这些小道具随意分成两组,会出现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几种不同的分法,然后让学生对这几种不同的分法进行比较并说出这几种方法的不同。这样学生能清楚地明白数字10的组成,有的同学可还可以举一反三,知道哪几个数字相加可以等于十。
(二)处理好教材、教学与教具的关系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方向,教学要遵循教材的方向,教学是教材内容的体现,教具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具和教学方式。把传统教具与实际生活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数学教师在讲述认识厘米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了解教材中所涉及厘米教学的具体内容,需要学生了解到什么程度等教学内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具或让学生自己亲自制作教具。因此,在厘米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感知一下一厘米的长度,量量自己的手指书本、铅笔盒等身边的事物。然后再在自己的生活周围寻找大约一厘米的事物,最后让学生自己制作道具,测量一下生活中常用事物的长度。这样将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肖晓.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具的有效应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
[2]李中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具的制作和使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9,24(29).
[4]王云.教具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