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的误区与措施
2020-05-19丁丽艳
丁丽艳
【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很多关注,经典诵读教学也成了基本的教学内容。通过对部分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状况并不好,一些常见的误区客观存在时,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实际有效性更是明显不足。本文将对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
整体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之中,教学理念越发成熟,课外阅读与经典诵读成了基本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想要将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价值充分显现出来并不简单,因为经典诵读活动本身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经验,鉴于此,探寻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路径十分必要。
一、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概述
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较好地丰富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形式,也能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及文学素养的提升。新时期,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虽然受到了很多关注,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这也导致经典诵读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有效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经典诵读活动中要解决读什么、怎么读两项基本问题,为了避免经典诵读活动在开展上流于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对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规划。
二、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常见误区
1.经典诵读形式较为单一
很多小学虽然都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但形式较为单一,这导致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实际有效性明显不足,教师与学生投入的精力也无法较好地转化为教学层面的成果。单纯地推荐经典诵读书目或文章、让学生自主进行经典诵读的形式十分普遍,这一状态下,经典诵读很容易流于形式,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久而久之,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环境、状况会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小学语文教师也无法较好地驱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2.经典诵读评价与监督机制缺失
相应评价与监督机制缺失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状况自然较差,机械性地开展经典诵读也成了相应活动开展中的一个常见误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虽然极为注重教学评价,但并未将经典诵读活动纳入既定教学评价与监督体系之中。陷入这一误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便无法较好地感知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状况,即便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这会严重影响到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缺乏经典诵读评价与监督机制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无法高效地开展。
3.对小学生经典诵读能力的培养被忽视
在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小学生经典誦读能力的培养往往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之中,这也成了相关活动开展中的常见误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对阅读、诵读相关技巧的讲解,在相关活动开展中也并未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因此,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功能性较为单一,也无法促进小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较好提升。教师忽略了培养小学生经典诵读能力时,也不会在相关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一旦小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培养,经典诵读活动很容易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种负担,这也会影响到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质量。
三、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更好开展的策略
1.持续进行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
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更好开展,需要持续进行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这也是避免经典诵读流于形式的根本要求。具体来说,除了推荐经典诵读书目和文章、布置相应的经典诵读任务,教师也应当在课堂教学中举办一些经典诵读活动。在专项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经典诵读的形式与内容也能够得到丰富。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不断进行经验的积累,依托丰富的经典诵读经验,驱动经典诵读活动的不断创新。
2.家校合作进行经典诵读评价与监督
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构建相应评价与监督机制。家校合作理念下,小学生家长应当对课外时间的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评价与监督,小学语文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诵读表现,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评价。在明确基本的评价与监督主体并常态化进行家校合作式的评价与监督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感知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状况,这也能够为后续经典诵读活动更好地开展提供有效参考。此外,通过经典诵读评价与监督活动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中的很多不足都能够被较好地反映出来,对相关问题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小学语文教师也能够更好地避免相关活动开展中的误区。为此,家校合作视角下的评价与监督,应当成为相关活动开展中的一种保障性机制。
3.强化经典诵读中的引导与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单纯地布置经典诵读任务,让小学生自主地尝试经典诵读。低年级小学生的自律能力相对较差,且对于经典诵读的认识较为浅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对小学生进行更多的引导,特别是要注重对阅读与诵读相关技巧的讲解,在丰富经典诵读教学活动内涵的基础上,凸显出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实际价值。此外,在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例如,通过诵读《三字经》与《弟子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顺势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精髓的讲解,借助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更好的熏陶、引导与教育。这也可以增强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目的性,将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价值更好地凸显出来。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低年级教学现状以及低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对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进行调整与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系列误区进行有效避免,未必能直接提升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实际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运用动态眼光对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审视与分析,不断发现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经典诵读活动的优化作为常态化工作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刘小梅.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观察,2012(10):63-64.
[2]李丹,陈雪东.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误区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3(37):23-24.
[3]马静静.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4(2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