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育路径探索

2020-05-19王晓旦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核心

王晓旦

当今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势在必行。基于此背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始,指引着未来教育发展方向,促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材。

一、核心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

核心素养本身是一种基础素养,也是伴随人一生的关键素养。这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是可以引导可以教授的。核心素养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其形成也有着关键期。如果错过培养最佳时期,后续就很难弥补了。从某种角度而言,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是需要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学科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核心素养而言,并非单纯地局限在某些学科,而是在各个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综合性的规律特点。即使各个学科都呈现出独有的特点,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依旧指向核心素养。从中不难看出,核心素养与学科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就是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在不断落实过程中,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核心素养。在实际学科教育中,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突出学科教学重点,将学科教学逐渐转变为学科教育,将其中出现的思想传达给受教育者。这样能够将核心素养有效地凸显出来,并且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从而提升整体的教育指导水平。

语文教育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透过语文知识,传承其中的中华伟大思想文化。通过在语文实际教学活动中形成核心素养,并将学科素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必备语文品格和关键语文能力。将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融合,并始终以其作为学科教育的发展走向,将具体的教育工作落实。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分析

主要包括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最终将文化传承下去。教学期间需要将其作为基础,并且作为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关键所在,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重点强调引导与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与此同时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和准确地运用语言,思维能力得以发展,思维品质得以提升,从而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六国论》,这是一篇文言文,通过古文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从而加深学生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语文学习,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发展的目标。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具有一定的认知性,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可以用辩证思维去看待事物。从本质上来讲,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

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就是语文中的文化,学习并将其很好地传承下去。在我国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将知识蕴含的文化传达给学生,在引导学生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学会理解多元文化,进而提升学生树立健康文化意识,提高文化自信。

三、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采用阅读教学法进行教育

教师需要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较为深层的能力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语段结构,理解文章思路,并及时抓住学生思想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想象力。通过有效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散思维,从而提升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继承意识,基于现代社会背景去看待传统文化发展。

以《拿来主义》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生活实际,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而后通过分析,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评价。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拿来主义”,从其本质特点以及具体运用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而后找寻应当批判和继承的传统文化,并结合现实,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理解和传承意识。

(二)在写作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通过语文阅读,学习运用语言,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高中语文教师通过构建语言环境,促使学生进行写作,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全面地发挥自身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利用自己的想法理解写作。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期间可以将阅读融入其中。一方面通过语文阅读、讲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将从阅读中学到的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写作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如讲授《和平的祈祷》时,通过有效教学让学生了解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认识战争罪恶,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新闻图片的作用,学会读图并能鉴赏图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感受文中语言的艺术性,以自己的方式转化为写作中的一部分。通过基础阅读,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感,促使学生增强自身的审美表达。情感表达也是作文中的基本要素,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融于写作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以及审美能力。

(三)教育评价工作的改革创新

传统的评价,一味地强调学习成绩、考试成绩,此类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应试教育的思想,也很难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地发挥出来,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缺乏对语文知识本质的探究。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应当积极进行评价内容与措施的改革创新。

如在教学工作中,重点强调每个学生的思维和审美等能力的评价,按照其学习状况与具体的目标,合理地进行考核,将学生的主体位置凸显出来。在提升其积极性的情况下,使得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通过不同的奖励和激励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有效的教学,通过语文阅读、写作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满足当前的教育工作要求。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经濟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