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阅读教学的教师提问
2020-05-19符卓先
符卓先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语文素养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下,部编版编写思路强调“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加强语言实践,强调积累运用”。基于文本与学生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的现状,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是真正体现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途径之一,也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语言实践活动。因而,有效的提问能够促进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找准切入口,关注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倡导“以学促教”,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读写姿势、专心倾听、勤于背诵和广泛阅读等外,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在目标任务驱动下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在阅读过程当中找到一些阅读的办法,“加强方法指导”。如果我们在教学当中,对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不明,教师提问没有价值,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就找不到教学的起点。每一课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从目标出发找到教学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提问是深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爬天都峰》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相互矫正读音、读通课文后提问。
师:作者第一次爬天都峰,还没爬之前的心情怎样?(很害怕)
师: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害怕的?
生:我从“发颤”这个词看出来的。这个词说明作者看到天都峰心里就发抖。
师:作者真的是心里害怕吗?为什么要“发颤”呢?(“高”和“陡”)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步步追问的设计为学生理解课文作了铺垫,使天都峰的特点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里,真可谓是功到自然成,事半功倍。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选准问点,关注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通过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教师的提问要紧扣词句,指向明确。问点选准,就能引导学生破解课文的重难点;如果教师的提问语言指向不明确,不精准,过渡用语不当,主次不分,会引起学生的误解,误导学生的学习。选准问点,方可突破难点,让学生从文本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丰富语言。
教学《我的“长生果”》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细读课文第7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看出作者很喜欢读书?(如饥似渴、醉心)
师:作者爱读书有什么样的收获?(写作的帮助)
师:从课文中哪里看出?
生1:我得到了报偿。
生2:拓展了想象力。
生3:构想了神话传说。
师:作者是从哪件事中受益的?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
师:读了作者的文章,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呢?
生:有仙女的仙境、天高气爽的秋天、硕果累累的秋天、瓜果飘香的秋天……
师:作者能写出美丽的秋天,写出那么美的文章,是由酷爱读书悟出道理——(生齐)“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教师富有创意的提问设计,把握课文的切入口,指导学生品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体现浓浓的语文味。
三、把握时机,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设计好问题,还要注意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有些教师,一堂课里基本上是两三个学生唱主角,课堂氛围良好,可是冷落了大部分学生,那些没有发言的学生当了“观众”,少了“参与”,也将失去兴趣和信心。
在一次古诗《清平乐·村居》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一位年轻教师直接提问:“同学们想象一下,三个小儿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教室静无声息,指名提问的几名同学,也回答不出。而另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让学生诵读之后铺陈:“老师从小在农村长大,种菜,锄草,浇水,喂养鸡鸭,抓虾摸鱼……心里总是美滋滋的,我们的童年真快乐。老翁的三个儿子锄豆、织鸡笼、剥莲蓬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回答,先让学生相互交流,巡视的过程发现一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正眉飞色舞地交流,回答问题时,小手林立。
生1:中儿织鸡笼时会想——小鸡呀,你们有家了,希望你們快快长大。
生2:小儿想着——我不用劳动,真幸福!待会儿,我还要到池塘里摸鱼,让妈妈做个糖醋鱼。
生3:大儿想——豆苗呀,没有杂草了,你们快快长大,开花结果哦。
第一位教师急于提出问题,有任务指令性;后一位教师提问后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关注每一个学生,唤醒了学生内心生活的感触、优美的想象。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主动解读文本,产生想象。
四、掌握难易度,关注熟练的语言技能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果教师设计提问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课文内容的难易度等,就能活跃学生思维。课堂提问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表达能力;问题过于复杂,不仅学生很难回答,也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教师的提问就是“药引子”,能够解开学生的疑惑,进而探知,达到了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目的。
有一次,笔者准备展示课《再见了,亲人》。试教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小金花刚强的性格,一开始我就提问:“这一段写谁?她的性格是什么?”结果学生一脸茫然。后来通过磨课,我调整了思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后,不失时机地发问:“小金花为什么哭了?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之时为何不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层层推进,了解了小金花刚强的性格特征。两个问题以“哭”与“不哭”进行对比,让学生朗读文本之后再思考,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素养。
教师需要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多加斟酌,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提问的方式,注重提问的实效,巧妙设置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能表现语文教学结果的形态,还能呈现语文水平生成性的动态结构。
作者简介:海南省儋州市那大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