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19兰文钊
【摘要】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被迫以“灌输式”的模式学习,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且更阻碍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以达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实施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作者简介】兰文钊,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
一、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的特点
1.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第一,教师的角色从以往讲述知识转为了去推动、指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在课堂上不仅仅只有老师讲课,他们将会变成课程教学的中心,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取代的。第二,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讲述知识的人转为了视频资源的设计开发者,并且充当一个供给有关教育资源的角色。具体体现在,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或熟悉现成课件资料。这样就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开始学之前,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第三,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会去主动地帮助学生。总的来说,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快速得到学习资源提供了一个中转站。
2.学生角色发生转变。同上一点进行类比,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变得更加自主,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有着更多的决定权。在时间、空间上,以及课业量上都有了自己的管控。从这不难看出,学生就是中心,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不再是以往意义上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加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效地去吸收知识。于是,学生的角色彻底转变成了知识生产者,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在其他同学过程中,角色也就发生了转变。
3.课堂时长的再次分配。这一点中心思想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时长缩短,目的是为了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在这样的形式下,利用现代化的相关技术实现课前预习,同时要注意不能牺牲学习量去达到高效率,还应加强课堂中师生间的交流。争取把预习时长扩大,达到课堂讲授的时长更充裕,达到更好消化知识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4.“翻转”加强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课堂这一形式,很显然有一大优势,那便是极大程度上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存在学生要去预习,然后便直接进一步对复杂的知识进行了解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方法便是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用来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同学们彼此之间相互學习,全面增强了学生于课堂中的主角光环。得到的良好的效果,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同时有教师的加入,交互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要任务变成了评价,学生们得到了相应的评价,就能照此去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学习。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案例
1.课前阶段。教师可以将本堂课设计为导入、听前、听中、听后、拓展以及家庭作业6个部分。导入和听前是知识点的呈现阶段,听中和听后是知识点的自我检测阶段, 拓展和家庭作业是知识点的巩固阶段。所以,学生按照老师的课件,先自学导入和听前的重点知识。 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前提下,完成学习单的课中导学的相关联系,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的拓展部分,看似学生无法一个人在家完成,但是学生可以一人分演2个角色,完成对话的编写,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带回学校展示学习成果。
2.课堂阶段。教师在上课前,要提前批改学生的自主学习单以及编写的对话。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主要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解析,大概占用10分钟的课堂时间。
最后的15-20分钟, 用于学生的小组展示。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并不是无事可做,他们必须仔细听,仔细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确地回答出展示小组成员设计的问题。所以,这一过程,对展示组来说,是一个口头输出的过程,是一个说的过程。而对于剩余的同学,又是一个极好地练习听力的过程。
三、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无论从课前阶段还是课堂阶段看,教师一直只是扮演着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能动者。课前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相关练习,比如学习单。这与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小组合作中,组长按照任务单分配各个组员的任务,组员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其中。课堂展示环节, 学生更是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连提问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参考文献:
[1]李燕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6(9):95-96.
[2]杨慧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58):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