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管理
2020-05-19唐泽华
【摘要】文物藏品大部分都反映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所以,应加强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管理。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博物馆在管理和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博物馆藏品的保护质量。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管理,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完善藏品管理模式。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已经不符合当前博物馆的运营及发展。因此,博物馆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以现代化管理模式对博物馆产品进行保护,不断创新当前管理模式,避免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遭到破坏,确保博物馆藏品的保存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及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旨在使博物馆藏品保护更加有效,以此推进我国博物馆的运营及发展。
一、博物馆文物藏品概述
博物馆内展览的收藏文物即为“藏品”,也可以将博物馆内的藏品称之为文物藏品。博物馆内文物均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进行收藏展览,如出现了恶意损坏的行为,将会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给予惩罚。博物馆内文物藏品需要依照我国文物收藏的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手续,由专业文物保护人员对文物进行看护[1]。历史文物蕴含着我国各朝各代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社会民生及经济状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机构,除了可以向人民群众展示文物,建立文化的沟通桥梁外,还需要对这些文物进行妥善的保管。目前,博物馆内大部分展出的文物都是通过我国权威专家鉴定认证的,因此,我们必须规范其主要职能,从而确保博物馆藏品的保存质量[1]。
二、文物藏品管理的价值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博物馆内的文物藏品是我国历史的见证,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及历史价值。通过博物馆内的文物藏品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使我国历史不断传播。由此可以看出,文物产品是我国历史发展留下的结晶,是我国文明发展、物种进化、物质转换的“见证者”。同时,博物馆内的藏品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可以有效传达各种文物藏品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及历史发展。因此,博物馆必须不断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将博物馆内文物藏品的文化属性与文物藏品展览保护相连接,以此作为文物藏品传播的主要途径,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完善当前博物馆管理模式,为文物保护提供有效保障。
三、博物馆藏品保护和管理现状
(一)文物藏品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博物馆内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是十分细致且复杂的工作,博物馆文物的储存和管理都是按照我国《博物馆文物保护》的要求明确执行的,在当前时代中,博物馆的经济条件可以参照这个标准实行,但是部分博物馆仍然没有完全执行此标准。具体现代文物藏品管理的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管理文物;另一种是长久保管文物。长久保管的文物都有固定管理库房,就现代文物藏品管理的工作和发展来看,其在文物的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库房的管理中,部分博物馆缺少暂存文物的临时库房,也没有专业的库房管理人员,导致文物在运输至博物馆后保存的环境比较混乱,随处安放,这样对于文物的安全性无法有效保障。同时有些博物馆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库房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能由于很多原因工作人员并不能够完整、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导致文物的保护难度增加[2]。
(二)保管制度不够完善
在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中有部分丝绸类藏品,其代表着部分地区历史的文化,但因为时间过长,整体的风化较为严重,因此,在储存时应隔绝空气,注意陈列展览环境的温度、适度、光照程度、紫外线敏感度等,如果将此类文物藏品暴露在空气中,将会大大缩短文物藏品的寿命,使文物保护变得毫无意义。同时,随着当前时代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级文物藏品保护博物馆、省级文物藏品保护博物馆的管理保护措施都在不断改进,但部分县级文化藏品保护博物馆和市级文化藏品保护博物馆的保管制度仍然没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因此,县级和市级的博物馆管理制度及保管措施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三)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问题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本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不断完善自我,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博物馆管理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弱化,接待观众的态度越来越敷衍,行为越来越不规范,影响博物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文物藏品的保护和管理。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人心不稳定,没有职业道德准则。博物馆工作人员大多是接受高等教育,拥有自己的特长,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在博物馆使他们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金钱意识不断加重,部分工作人员觉得工作收入过低,单位无创收途径,自身难以发展,人员日益流失,使原本勤恳工作坚守自身职业道德的人员也产生了动摇[3]。
四、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措施
(一)完善藏品管理制度
在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管理中,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文物藏品损坏,有效保障博物馆内文物藏品的安全性。基于此原因,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应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对于文物藏品的管理工作流程以现代化管理模式加以改进,使整体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同时,博物馆在文物藏品保护的过程中也应结合当前博物館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于博物馆文物藏品保护的相关规章制度。例如,可以按照文物藏品的入馆时间及出土年份排列保存,也可对文物藏品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进行细致化管理,保障文物藏品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博物馆内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记录文物的入馆时间及出土时间,按照类别对文物进行划分,在入库上架时应逐一对照出土日记和清单。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很难达到要求,往往会因博物馆管理人员的习惯不同导致对文物的编号存在差异,在库房保管核对清单和编号时容易发生错误,如文物藏品与文物藏品编号无法对应,导致在文物藏品整理时无法精细化管理。因此,博物馆管理不仅仅要着眼于固定库房,还要延伸至博物馆的分类管理及陈列管理,保证文物藏品的安全性[4]。
(二)完善保管制度
在当前博物馆历史藏品的管理中,为了防止文物在陈列或展览的过程中发生损坏、腐蚀等现象,管理人员需要利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来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例如,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以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丝绸类文物藏品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对储存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藏品得到有效保护,避免文物藏品因外界因素及人为因素遭到破坏,从而避免此类文物藏品出现腐蚀、风化的情况。历史文物藏品的有效保护可以使我国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传播,进而推动当前时代中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各级博物馆的文物储存环境应不断改善提高,在储藏室内设置通风、防潮、隔热等措施,同时应对藏品进行细化分类,不断完善保管制度及保护措施[5]。
(三)培训博物馆内工作人员
在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整体管理中,应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将工作中的责任义务变为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同时应要求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教育,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要有高度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言行一致,保证博物馆内文化产品保护的有效性[6];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培训职业道德规范来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自身思想觉悟,以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循序渐进地让工作人员提升自身思想觉悟与专业理论水平,做到职业道德准则的认真执行,将职业道德深刻理解,逐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7]。
五、结束语
博物馆内的藏品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因此,应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加强馆内文物藏品的保护与管理,将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以完善,以此来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博物馆立于稳定的地位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根据博物馆发展现状,必须结合理论与实际,从多种角度出发,不断思考和钻研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苏飒.现代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方法的创新——以梧州市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1):97-99.
[2]杜娟娟.新时期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145-146.
[3]杨伟.探析博物馆藏品管理和保護工作[J].智库时代,2018(51):104-105.
[4]徐福智.浅谈博物馆藏品管理和保护工作[J].收藏界,2018(4):86-87.
[5]宋爱珍.论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科学保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4):106-107.
[6]齐佳佳.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保护和利用[J].大众文艺,2018(4):53-54.
[7]何菲菲.浅论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和利用[J].北京民俗论丛,2019:154-162.
[8]周曙初.论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与完善方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3):118-119.
[9]周金凤.论博物馆近现代文献类藏品的风险防范管理[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4):45-47.
作者简介:唐泽华(1983-),男,汉族,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陈展设计、文物保护,石窟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