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2020-05-19刘丽芬
【摘要】平面设计思维是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的结合体,其与东西方艺术绘画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通过对现实中的点、线、面进行重新加工与组合,可以利用传统绘画作品中具象、写实的视觉艺术形象,构造出具有现代视觉观感的抽象平面设计作用。本文对平面设计、绘画之间关系的分析,着重于平面设计点、线、面空间组合以及色彩、外在形态等创意思维的探讨,以展现出平面设计中的绘画艺术表达。
【关键词】绘画;平面设计;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现代平面设计中线条、色彩与设计元素的选择,通常源于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绘画流派的思想,其弱化了原有透视原则、空间纵深感对画面的制约,对具象化的画面形象进行抽象、变形,并采取拼贴手法来完成现代语言的组合设计。与此同时,平面设计又会遵循创作内容题材、创作点的要求,在设计中加入具有关联性的线条、物象,增强整个设计画面的规范性,从而满足现代商业设计的艺术、审美要求。
一、平面设计对现代绘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最早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该学院中存在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保罗·克利(Paul Klee)、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等现代设计大师,其中康定斯基更热衷于讲授抽象的符号,这一对画面中自然事物抽象描绘的思想与现代绘画的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等绘画形式不谋而合。而保罗·克利讲授的平面设计形式则更为形象,其擅长于将抽象的生命形式变得具象化,对感性的教学案例作出理性解读,主要课程包含理论、实践两部分内容,涵盖雕塑、设计等方面课程,涉及图像组成元素、图像构造理论等设计课程,并尝试对平面设计的整个流程进行总结与剖析。
在瓦西里·康定斯基的《点、线、面》、蒙德里安的《造型艺术与纯造型艺术》等理论探讨文献中,这些现代艺术大师大力讲解抽象形式绘画,试图建立起一种更加纯粹、直接的平面设计语言,因此,包豪斯设计学院抽象化、规则化的几何设计与造型设计方案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如法国唯一的平面设计月刊《ETAPESGRAPHIQHUES》,在其第32期的平面设计中,选取黑白色彩、白色弧形封面等作为杂志封面的主要设计元素,以纪念某一位英年早逝者对杂志发展的贡献;又如冰岛艺术家安迪·拉格纳(Andy Laguna),为芬兰Serlachius博物馆设计的招贴画(如图1),就采用大量的抽象绘画语言将不同色彩组合形成一个女性服务者的形象,而且这种用色体系的建立是一种自觉色彩观念塑造的结果。
由此可见,从现代平面设计发展来看,绘画、平面设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似性,如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更加关注于色彩构成、色彩情感等知识,而不是色彩的外在表现性。同时,平面设计中对于点、线、面以及画面色彩、外在造型的选择与设计,会在规则几何组合、立体空间原则、透视原则的基础上继承现代绘画抽象化、纯粹化的设计理念,以象征性的点线面拼接、色彩使用来展现现实事物的多面性特征。
二、平面设计、绘画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性关系
平面设计对现实真实意象的描绘与变形,与现代绘画扭曲变形的理念如出一辙,通过对古典绘画空间纵深感造型的扭曲、变形,摆脱实物外在形态的束缚,从而建构起一种纯粹的、结构意义上的外物形态。如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绘画、西方现代绘画元素的借鉴与革新,传达出平面设计的商业要求和情感诉求。
(一)平面设计与绘画中的虚实结合布局
现代平面设计空间内,包括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图形、不规则形状的色块图像,这些图像元素共同构成了画面中的“实景”“虚景”。所以,有关于平面设计内画面空间的设计,通常选取散点透视、焦点透视相结合的画面设计方案,通过刻意的留白或空间延伸,对画面黑形(实部)、白形(虚部)等部分作出分割,产生一种平面元素错误的不对称视觉观感,为广大观赏者留出意象联想、思索的空间。如法国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现代艺术家麦克尔·柏托将一只耳朵映射在树叶之上,并将树叶放置于整个画面左上方,而画面右下方则存在着大量的留白设计,这种虚景、实景相结合的画面分割模式,如同中国古典山水阴阳太极的空间设计,使广大受众产生一种正负空间的形态美;又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的平面作品设计,也擅于将现代具体物象,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山、水、树、石等元素进行结合,强调在规范外在物象表达中突出写意性,经过对原有真实意象元素的主观抽取、夸张变形,抽象为耐人寻味的虚实空间,以此传达出平面設计中不同元素与留白空间互相对照的美感。
(二)平面设计与绘画中的数理相似性
19世纪以来,东西方绘画在整体画面元素的呈现上具有数理、数比的特征,也就是说绘画画面构图符合1: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遵循这一数理规律的绘画作品,能够带给广大受众一种绘画秩序的“和谐感”。其中包豪斯设计学院的瓦西里·康定斯基教师,在《论艺术的精神》理论论述中指出,数理是不同种类艺术、设计的最终呈现,通过对点、线、面及色彩的抽象表现,可以构建出更加简单纯粹、更加符合现代秩序感的画面,也能够有效增强画面艺术设计的视觉冲击力、视觉美感。
如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三笔之说,即是对西方绘画中数理、黄金分割比例的实现。宋代画家赵孟坚的《岁寒三友图》,其对兰花(兰草)主叶、辅叶与破叶的描绘,就符合长叶、短叶1: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不同兰草叶呈疏密有致的错落分布;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脸部的布局也符合这一特征。而引申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可以发现大量平面设计海报中的物象元素排布,都符合1:0.618的黄金分割比特征。如《我在故宫修文物》海报中“黑色绸绣菊花双蝶图竹柄团扇”的设计,就将菊花与整个海报的背景作出0.618:1的布局设计,并在右上方留白处放置logo,logo与海报背景的比例也为0.618:1。此外,国外邮票、杂志封面、表演艺术节品牌标识等的平面设计,也大量采取与绘画相同的数理比例设计,以确保整个视觉识别系统中的物象协调性。
(三)平面设计与绘画中点线面的开合设计
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于点、线、面的处理,与现代绘画的多角度开、合布局的构图理念较为相似,其既遵循绘画构图中C形、S形、V形、X形等的元素排布,也会对不同点、线、面的分开、融合进行设计,妥善处理画面上形状各异区块的空间布局、交点链接,包括将直线作出曲线化处理,画面中的横线、竖线进行交叉呼应处理,对画面内较为凸显的、硬性的物象作出柔和处理,强化不同大小色块的错落有致排布,以丰富多种视觉元素的互相照应以及点、线、面结构的“起承转合”式表达。以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平面作品展中优秀平面作品《画语心事》为例,《画语心事》创作中点、线、面的交织构图,特别是画面中人物、画板、背景的层层叠加,使之呈现出一种贯穿于整个画面的混沌、压抑之感,但人物与人物、画板与画板之间的线条并不存在交叉,而是通过画面前景背景的融合而互相掩映,以弱化画面内不同元素的呆板构图。
在继承现代绘画中点线面开、合设计情况下,也就是中国传统绘画讲求的起、承、转、合理念,加强平面设计元素、形态构图的开、合经营与布局,既有垂直线、水平线、曲线的线型融合,又有连线成面的空间分割,进而使平面作品的设计更加富有生命力、艺术表现力。平面设计师对各种绘画元素选择与使用过程中,通常更加注重几何绘画规范、个性创意之间的有效结合,选取写意画、工笔画、水彩画、油画等创作元素,在保留不同绘画元素本身艺术特色主旨下,将平面设计点、线、面的处理技法进行简化,使之形成更具有现代观感的平面设计,尽可能保留平面设计作品的多元化、艺术化特征。
三、结语
现代平面设计与东西方绘画之间的广泛关联性,可以从不同平面设计师的设计案例中得到体现。相对不同种类绘画的发展而言,现代平面设计属于新兴的画面语言,其在整个画面、具体意象组合的设计过程中,必然会借鉴绘画的点、线、面以及东西方绘画对于色彩的使用与融合。因此平面设计者只有从宏观角度理清平面设计、绘画具有的相通之处、相异特征,才能进一步构建符合现代观感的画面秩序,满足平面设计的审美与信息传播需求。
参考文献:
[1]龙锦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工业设计,2018(10).
[2]沈红.传统书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群文天地,2011(2).
[3]郑义潇.中式连环画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重生[J].西部皮革,2019(20).
[4]段冬情,刘又红,冯薇薇.手繪插画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传媒论坛,2019(2).
作者简介:刘丽芬(1982-),女,汉族,山西省长治市,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