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研究
2020-05-19冉洪术
冉洪术
摘 要:云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四个迫切需要”和“四个挑战与机遇”,助推了云阳在绿色发展中的思考与践行,筑牢了云阳实现绿色发展的本底。
关键词:云阳 绿色发展 示范作用
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坚持绿色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库区云阳需要切实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努力为重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作出贡献。
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意义
(一)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从“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从“构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至“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再到“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与希望,更是推进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江经济带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需要把可持续发展摆在最前面。作为地处长江沿线的贫困区县云阳,要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前提条件下求得良好发展,必须要在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苦下功夫。
(三)全面脱贫攻坚的迫切需要
脱贫攻坚作为民生之首、发展之要,是与全国同步小康的硬要求、硬指标、硬任务,是与强县建设的必由之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义无反顾向前冲。云阳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位置,是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必须利用好库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摘帽和全面小康。
(四)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但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库区的云阳县,更应该推进农村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迫切地需要云阳县要具备优良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資源。
二、云阳县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特殊位置与使命担当
云阳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区,长江流程68公里,属国际黄金生态旅游带的重要地段。这就需要深挖库区云阳的特色旅游资源,对现有的库区资源进行提档升级,进而加快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和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努力把云阳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这既是使命担当,又是机遇挑战。
(二)贫困地区与三农问题
云阳县是一个拥有13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库区移民大县,是一个集山区、库区、城市、农村于一体的区域。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县的“三农”问题相对突出。如何利用“三农”去破解“贫困”的瓶颈,这又将是库区云阳在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一项实际考验。
(三)绿色发展与区域协调
长江生态保护事关中国的发展与未来,保护好、发展好长江经济带是全国人民的神圣使命。目前,长江中上游地带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较重,加之区域协调存在保护自我化、治理碎片化、资金分散化,这将加大我们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进程。
(四)历史底蕴与文明意识
云阳有着上千年的巴渝文化、井盐文化,靠着母亲河长江生养栖息,很多时候都是仰仗着长江资源生存而过,对保护母亲河的文化底蕴急需进一步加强。
作为发展中的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意识又将成为我们绿色发展的又一重大挑战。
三、云阳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启示
(一)找准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定位和目标
一是绿色发展定位。对于云阳县来说,想要切实推动长江的经济带发展,必须要坚持从全域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方向。把“绿色+”更好地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要着力把云阳县建设成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建成一个山清水秀、百姓富庶的地方。
二是绿色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县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市级约束性指标要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保持在95%左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5%,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成天蓝水碧、地绿山青、生态宜居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等绿色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实现田园、乡村、城镇、山水等都有属于自己的魅力之处。到2035年,要实现全县山水“颜值”进一步提升,要做到生态美和百姓富两者的有机统一。
(二)云阳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探索
1.以绿色发展为目抓生态保护。抓好“三水共治”,聚焦全县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突出问题,以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抓手,统筹抓好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水上流动污染、重点流域污染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等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夯实绿色发展本底。建立联动机制,针对流域环境存在“黑臭在水里、问题在岸上、关键在管网、根子在机制”的症结,推动“厂网河(湖)岸一体化”综合治理,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深入实施河长制,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切实发挥共抓大保护的流域整体性、区域协同性和机制系统性的作用。
2.以绿水青山为富推生态产业化。依托“山水林田”发展绿色农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盘活山水林田资源,调整农作物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结构,全链条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柑橘、中药材、菊花、黑木耳等区域品牌,增加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打造长江流域特色柑橘产业带,实现增绿与增收并举;依托“一江四河”丰沛水资源,发展壮大生态渔业;加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财政投入股权化改革力度,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五大件”,走适度规模化经营之路,创新流转方式,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流转,健全“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农产品溢价,实现以品牌带动品质,以优价激励优质。依托特有优势壮大绿色工业。严格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环保及产业准入政策,突出“新材料、智能制造、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聚焦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扩大城乡消费,创新农村电商发展,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加强与周边区县区域协同合作,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加速布局关键汽配及零部件,形成上中下产业链集群。依托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服务业。利用“天蓝、水净、地绿、气爽”的生态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利用山清水秀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度假、避暑等大旅游产业,落实“1+16”全域旅游方案,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深入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高标准规划并启动建设云阳县普安恐龙化石地质公园,建设云阳县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景区管理系统,建成“全域智慧旅游云”。大力发展家政、物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精心筹办电商节等大型节庆会展活动,持续深化电商升级行动,推动传统服务业绿色转型,推进云阳县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
3.以绿色生态为家逼产业生态化。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要求,加速建设“万里长江·天生云阳”,使云阳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美丽之城。建设生态之城。进一步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深化雨污分流改造。推進乡镇污水管网改造与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强化全县乡镇(街道)陈旧垃圾清运处置。着力推进生态修复,高标准打造“一城一道”。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严控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完善城市户外广告规划。拓展治安岗亭功能,整合环卫驿站、志愿者之家、报刊阅览室等,打造城市温馨的风景线。建设智慧之城。建设集生态、生产、生活,科普、科学、科技,智慧、智能、智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复合型大数据产业新城水口“数智森林小镇”,构建产业发展载体。深化通信设施“多杆合一”改革,编制城区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启动5G通信网络建设,加大通信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增加通信信号和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助推我县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建设健康之城。以人的健康发展为中心,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健康产业、突出健康文化、完善健康服务、推广健康运动,完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打造“一生之城”。建设人文之城。增强文化自信,彰显人文之美,把生态文明融入创建内容,营造健康向上、追求绿色的城市人文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村聚居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点建设,督促第三方运行机构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专业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确保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正常运营和达标排放。
4.以绿色文化为本行生态理念。首先,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体系和各级各类培训体系;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其次,倡导生态文明行为。机关事业单位要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建立大宗电器、办公用品、工程等绿色采购台帐,不断提高政府绿色采购比率,倡导企业绿色采购。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日常节能管理,推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无纸化办公,大力倡导节水节电。最后,培育特色生态文化。加大对彭氏宗祠、磐石城、云安古镇、凤鸣黎明古村落等文物古迹保护及修缮力度,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突出云阳特色的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巴人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5.以绿色体制为纲强体系建设。一是严格落实各项环保制度。严格落实环评审批制度,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机制,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二是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三是全面推广河长制。继续在全县“一江四河”全面推行河长制。四是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制度。五是完善生态环保监管制度。完善四级网格化监管网络,形成全覆盖的生态环保执法体系;在公共采购、金融支持等领域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六是加强生态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监测与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宣传与信息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文传浩.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N].重庆日报,2019-08-29(015).
[2]曾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中国工程院“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项目研究组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4]雷兆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与主体功能区制度刍论[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14(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