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维和新路径
2020-05-19沈兵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也是全体少先队员全面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怎样有效开展?全国区域性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示范区——浙江东阳,创新思维,积极行动,进行了区域性探索。2020年2月,金华市沈兵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利用“宅家战疫”时机,通过微信群邀约,就“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维和新路径”话题进行了思考和分享。
一、少先队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维
在中央强调义务教育要“五育”并举和新时代少先队改革的背景下,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要有新思维、新内涵。
(一)劳动教育承载着少先队教育的主责主业
劳动教育承载着少先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和使命。劳动教育,既要让少先队员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优良传统,帮助少先队员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劳动教育的载体、路径和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但引导少先队员成为“全面发展”的“红色接班人”的主责主业不能动摇。劳动教育课、特别是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理应纳入学校课程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只能强化,而不能被弱化、软化、淡化和边缘化。
(二)科学认识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的价值和作用
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不仅仅在于让队员学会某几种劳作的技能本身,也不仅仅是让队员为将来劳动就业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队员通过劳动实践,在“心、脑、身”三方面都发生积极的变化:一是以劳养心,以劳树德,塑造队员心灵,磨砺精神品质,促进少先队员的精神成长;二是以劳增智、以劳创新,启迪队员智慧,激发創造潜能,促进少先队员的多元智能开发;三是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强健队员肢体,培育队员审美,锻炼队员实操能力,从而促进少先队员全面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劳动教育要更新传统的劳动观和人才观
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教育所指的“体力劳动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除了“体力劳动”等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以外,少先队学习实践活动本身、计算机使用、科技物品设计、机器人制作、组织筹划等“脑力劳动”,都应该是劳动教育的劳动内容。一切具有技术创新和理论创造并且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创造幸福生活的劳动者,都应该成为红领巾崇拜、学习的榜样。劳动教育必须跨出校门,融入社会,融人生活,发挥少先队活动课、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校园文化、家庭劳动、社会服务等劳动教育功能,真正让少先队员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劳动观和人才观。
二、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东阳市区域性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广大中小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号召,创新思维,积极探寻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一)顶层设计,把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只有进入了学校课程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少先队改革的深水区和核心地带。东阳市抓“少数关键”,从践行“校长课程领导力五项常规”人手,每一位校长完成《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将少先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通用技术课、劳动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东阳市逐校进行课程建设大巡查,120位校长的课程建设讲座视频上传“教育云”空间展示评奖。同时,联手省团校举办10期大中队辅导员高级研修班,推广少先队课程建设“四环建构”东阳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地。如市实验小学架构“技术劳动、校园劳动、家务劳动、生产劳动、社会劳动”五大模块,开展课堂研究、技术实践、作品展示等活动。外国语小学编写出版《全息德育》校本教材,形成1至6年级队员必会劳动技能系列,学校成立“红领巾智造未来研究院”,架构了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创新载体,为传统劳动教育注入新内涵
第一,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组织队员参与校园保洁和绿化美化劳动。实验小学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始,便指导孩子在校劳动,布置队员在家做小家务,告诉孩子劳动最光荣。江北小学2000名队员在校就餐,大队部提出“大手拉小手”,实施“小导师制”,大队员帮助一年级小朋友学会分饭、分菜、扫地、擦桌椅等。
第二,普及校园种植劳动,让中队、队员认领“责任田”或绿植。东阳校园的生态园、包干区,常常看到队员劳动的身影,在队课、综合实践、晨夕谈话、各门学科课堂上,常常能听到劳动教育的渗透与分享。如吴宁一校在教室、走廊开辟“无土栽培”。吴良小学开辟劳动基地“童乐园”,编写教材《童乐园小农艺》,创建“小农艺集团公司”,每个中队都有必种田和自由地两块“责任田”。
第三,改变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增加现代农业高科技含量。南马初中建有“本草园”,队员们为校内150余种草药佩戴“电子身份证”,小小“本草园”变成一本大大的植物百科的隐形课本。外国语小学除“开心农场”外,新建智慧生态园温室大棚,通过高清摄像头观察和记录,队员在家在校都可登录网络空间,观察比较智能箱种植和室外露天种植的变化,让书本知识与自然课堂联系起来。
第四,创新校园劳动教育载体,增强劳动教育的新鲜感和吸引力。白云小学首创“红领巾白云劳动合作社”,架构总社(大队部)、分社(联合中队)、生产大队(中队)、生产队(小队)四级劳动组织,研发四级劳动目标,实施四大劳动模块,探索“常规劳动教育与创新劳动教育并行,基础劳动技术课与校本劳动课开发并举,校内劳动教育与社会劳动教育接轨”的劳动育人新模式。
(三)学科渗透,发挥跨学科融合育人作用
第一,学工学农学军同行,多途径多形式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实验小学学农同时,深化“百工后代在行动”活动,每年组织“行百工之路,悟劳动之美”主题研学。横店小学等大批学校每年组织联合中队全体队员,到横店国防科技园展开“军事研学”之旅,整理内务、野炊劳作,将队员们三天两夜的学军生活填得饱满又乐趣无穷。
第二,劳动教育融入STEAM教育的理念、路径、方法和文化。江北小学探索“五育融合”的STEAM劳动教育模式,一年级到六年级分设“水土培容器制作”等6个跨学科模块,通过“学习一劳动一探究”,获得水土培作品和劳动成果,培养队员劳动精神、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沟通合作和信息能力。
第三,劳动教育融人新教育实验学校联盟活动。举办全市“缔造完美教室”劳技作品现场赛,实现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江小月亮湾校区让少先队员在劳技课上利用废旧物品,完成创意作品,缔造完美教室。通过劳技作品表达中队和校园文化,更体现了劳动教育的价值。
(四)开发资源,借校外基地拓展劳动教育新样态
一是充分利用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东阳市统筹公布了25个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研学基地和营地。据统计,仅2019年全市学校有序组织队员参加基地和营地实践活动就有22万人次。如实验小学每学期组织二年级全体队员到“四季田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学农劳动,通过一系列农活,荒地变菜地。
二是因校制宜,争取社会支持,加强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巍山小学“借鸡生蛋”,在巍山镇北卡农庄内划出一块田地,成立巍山小学“红领巾北卡农场”,模拟真实农庄,设采购、销售、财务、运营管理等七部门,从农场经营方针、目标计划到每周实地考察、数据记录、操控远程灌溉;从种子采购、蔬菜收获到供应食堂、网上销售等,所有劳动和管理,都由队员参与劳动实践。
三是把社会劳动服务定位为一门社会实践必修课。吴宁一中创设“社会劳动服务课”,初中队员在寒暑假、双休日走向社会,用自己的所学、所能、所长、所研为社会服务。学校规定每人每周社会劳动服务不少于1课时,每学年不少于52课时;成立“红领巾社会劳动服务中心”,制订《社会劳动服务课大纲》,编印《社会劳动服务笔记》;建立指导服务、监督反馈系统,聘请了校内外指导师,周、月、学期对队员进行检查评价,劳动服务课评价结果与本人评优、操行等第、毕业成绩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家校携手,探索劳动教育合作育人新方法
第一,教育少先队员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东阳小学利用假期、双休日开展“我动手我参与,劳动人家进社区”活動。许多学校分低、中、高三学段、在吃穿住等方面系统架构,编印了《红领巾家务劳动内容和技能指南》,针对队员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第二,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东阳推广少先队“雏鹰争章进家庭”成功经验,实施家庭“亲子争章”活动, “一年一枚章,亲子共成长”。各校开办“新父母学校”,全市组织家庭教育“种子讲师班”培训。
第三,寒暑假和周末开展“日行一善”小志愿者服务。受“瑞恩的井”故事的启发,外国语小学大队部发起“百个岘峰书吧,温暖山区小娃”公益梦想行动。全体队员通过收集废报纸箱义卖,创作泥塑、书画、绘本作品义卖, “开心农场”自种蔬菜义卖,所得款项全部存人“梦想基金”,用于“精准扶贫”。目前,已筹基金5.73万,成功捐献4个“岘峰书吧”。
(六)智慧队建,让劳动教育评价插上信息化“翅膀”
一是顶层架构,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2019年始,东阳市每位队员人手一册《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记录册》,将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发展和评价情况全面、全程加以记录。如吴宁四校制订“五好”乐雅少年评选方案。槐堂小学按低段“了解”、中段“上手”、高段“掌握”三步走原则,制订了充满“弹性”的劳动教育“评价清单”。
二是方法创新,增强劳动教育评价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江北小学建立《“劳动最光荣”考核目标体系》,每年级制定不同劳动考核目标,发布《劳动考核手册(细则)》。大队部倡议队员们“21天劳动养成记”,请辅导员和家长配合指导,每周抽取几个学号,对队员进行劳动考核,奖励“水润卡”,凭卡在“红领巾水润超市”兑换奖品。
三是制度创新,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新机制。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记入队员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白云劳动合作社”模仿农村“计工分”进行劳动评价。每学期评选总社、分社、生产队、劳动小队四级“劳动模范”,激发队员劳动养成的积极性和内驱力。
四是智慧评价,让传统劳动教育评价插上智能化和大数据的翅膀。东阳实施“智慧队建”,首创“红领巾东阳云”,开通队员、学校、家长网络空间,实现劳动教育评价网络空间互联互通,《评价记录册》以及文字、照片、视频等活动资源和评价证据,上传到队员和中队网络空间,实现劳动素质评价“可视化”,变一次性终端评价为全过程、全方位、可视化的评价。构建以“人智机智结合、云端校本相融、线上线下互动、数媒纸媒两用”为特征的中小学“五好学生”综合评价新格局。
新思维催生新路径,东阳市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新样态令人欣喜,探索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