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下森林”净化绿色家园

2020-05-19陈维灯王渝凤

当代党员 2020年8期
关键词:九龙坡区沉水植物驿站

陈维灯 王渝凤

“以前写生要去别的地方,现在家门口就能写生,实在是太幸福了。” 2019年12月1日一大早,家住九龙坡区龙门阵国际旅游度假区附近的居民陈彤带着女儿一起来到跳磴河写生。

河流清澈见底,水草随着水流缓缓摆动,鱼虾成群穿梭其间,这样的美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游玩。

“这河水好干净,水草也长得好,看起像‘水下森林。”如今,路过跳磴河1号驿站、2号驿站河段的人们,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谁能想到,曾经的跳磴河垃圾、违建遍布河岸,河中的黑色污水臭不可闻……路过的人们总是掩着鼻匆匆而行。

跳磴河不长,流域面积也不大,流经之地却是重庆主城区主要的工业企业聚集区之一。特别是九龙坡区境内的14.15公里河段,沿岸聚集了众多工业企业,居住着大量人口。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大量小企业、小作坊开始在跳磴河沿岸聚集。这些小企业、小作坊的污水直排河里,沿河的畜禽粪污也直排河中,加上沿岸污水管网缺损、老化等问题,跳磴河逐渐成了臭水沟。

为了改变跳磴河的污染状况,近年来,九龙坡区在跳磴河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并于2019年3月实施“食藻蟲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构建“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的共生体系。

所谓“水下森林”,指的是以沉水植物为核心,食藻虫、微生物、水生生物共同构成的生态体系。

跳磴河河长办负责人谢照渝介绍说:“‘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的施工步骤为:排干河水,在底泥上面种植沉水植物,蓄水后投放微生物和食藻虫,待水体逐渐清澈,再投放鱼虾螺贝等水生生物。”

“如同地上森林的树木、动物一样,‘水下森林的每个成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跳磴河河道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负责人谢丹说。

水中投放食藻虫后,可以抑制藻类生长,降低有机物含量,提高水体透明度,也可以为沉水植物打开“阳光通道”,促进生长;沉水植物为经过改良的四季常绿矮型苦草,根茎叶发达,光合作用强,可产生大量原生氧,吸收转化氮磷等营养盐,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微生物可以分解水中有机物,分解后的有机颗粒成为食藻虫的食物,食藻虫、微生物等又成为水生生物的食物,由此形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保持了水底生态平衡,也实现了富营养物质资源化。

“与传统的截污纳管、底泥清淤、定期换水等治污方式相比,‘水下森林生态环保,采用纯生态技术,避免了二次污染。” 谢丹说。

经过反复研究、优选植物、分段试点,跳磴河1号驿站河段栽种的四季常绿矮型苦草于2019年5月基本成型,经过雨季的考验,成功存活下来,并且长势良好,水体净化效果显著。

“在跳磴河综合整治过程中,九龙坡区坚持水质净化与构建生态系统相结合,探索了生态修复新模式,实现了水质深度净化,还老百姓一个新的跳磴河、新的绿色家园。”谢照渝说。

猜你喜欢

九龙坡区沉水植物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沉水植物生长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沉水植物种植工程实施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以武汉紫阳湖为例
前进中的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 产业融合促进发展 乡村振兴绘就蓝图
“防艾先锋”王志勇——访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志勇医生
沉水植物在修复富营养湖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