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2020-05-19韦艳丽
韦艳丽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人民医院,甘肃 漳县 748300)
临床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急重性惊厥性综合征就是高热惊厥,该种疾病多半发生于3 个月~5 个月之间的小儿,主要发病因素与其自身发育状况、年龄、遗传情况具有一定关联,当然主要也是由发热性疾病而导致。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出现障碍、两侧眼球上翻、昏迷、面部肌肉抽动等等,对其智力发育以及自身身体健康发育具有严重影响。并且高热惊厥均是患儿自身体温升高时发病,对生命安全已然构成严重威胁。有相关研究表明,该种疾病预后一般恢复良好,但临床复发率相对较高,如果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导致患儿自身多器官出现损伤,尤其是大脑损伤,将会对其生命造成二次威胁[1]。因此针对该种情况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存在高热惊厥症状后需立即入院进行医治,确保整体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良好的恢复。临床目前主要采用止惊药物开展治疗,比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等药物,但不同的药物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旨在进一步分析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的效果,特选取2016 年11 月至2019 年4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 例高热惊厥患儿开展本次研究,对其进行分组治疗效果对比,简要探讨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的不同效果。现将正文研究结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择取94 例高热惊厥患儿开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4 月,分组方法:采用奇偶法分组,共两组(参照组、观察组)。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儿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47 例患儿最小年龄为6 个月,最大年龄5 周岁,年龄均值为(2.28±0.62)周岁,男女患儿分别为20(42.55%)、27(57.45%)例;最短病程为1个月,最长病程为4 个月,病程均值为(2.43±0.26)个月。
参照组47 例患儿最小年龄为5 个月,最大年龄5 周岁,年龄均值为(2.29±0.61)周岁,男女患儿分别为22(46.81%)、25(53.19%)例;最短病程为1个月,最长病程为5 个月,病程均值为(2.45±0.24)个月。
两组间基线资料(病程、性别、年龄)进行比较无较大的区别(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开展降温、吸氧、补液、抗感染等临床常规治疗措施。随后参照组给予10mg/kg 苯巴比妥(产品编号:A14202 853517;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 025507;生产厂家: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制药厂)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应用10mg/kg 苯巴比妥肌肉注射与0.3~0.5mg/kg 地西泮(产品编号:14200 853356;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 970219;生产厂家:济宁市安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静脉注射联合治疗,注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mg即可,最大剂量不可超过10mg,如患儿治疗期间出现惊厥,需立即停止静脉注射。治疗期间对所有患儿病情变化情况以及面色、呼吸等进行实时观察,如果出现复发情况,可给予患儿开展10%的0.5mL/kg 水合氯醛(产品编号:14200 057342;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 022494;生产厂家: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进行灌肠治疗。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所有患儿自身意识障碍、惊厥等症状已基本消失,临床各项功能指标全部恢复正常则为显著疗效,患儿临床惊厥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每次惊厥之间的间隔有明显延长,自身意识明显恢复,临床各项症状有所改善则为明显好转,患儿惊厥次数、意识常改、各项功能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则为完全无效,总有效率=显著疗效+明显好转。
癫痫、共济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智力障碍、复发等为临床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1.0)方法选择χ2检验,结果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结果统计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46/47)例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11%(40/47)例,经过χ2值检验后,χ2值=4.9186,P 值=0.0265,由下表1 结果表明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2.2 并发症比对
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观察组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评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2/47)例低于参照组17.02%(8/47)例,经过2值检验后,χ2值=4.0286,P 值=0.0447,由下表2 结果表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惊厥主要是由于患儿自身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整,神经递质出现的间接性失衡,从而引发的一种症状,该种疾病在幼儿阶段比较常见,临床患病率高达4%,并且首次发作年龄均在出生后的6 个月~4 周岁之间,其低血糖、颅内感染、高热惊厥、低镁血症等均是引起惊厥的主要因素[2]。发病期间患儿体温可达到38℃以上,并且伴有惊厥症状,同时需排除颅内感染以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惊厥器质性病变后,临床将其诊断为小儿高热惊厥[3]。有相关研究表明,当人体温度过高时,惊厥的发生率会逐渐增多,其发作次数也会不断增长,很多研究学者表明,可能是因人体温度升高之后而激活了细胞中的因子网络,从而形成高热惊厥症状[4]。加之患儿年龄较小,身体较弱,自身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差,极易受到疾病细菌的侵袭,从而在发生高烧的情况下出现惊厥情况,从而导致病情岗位严重,因此需立即采取入院治疗,全面合理控制病情发展[5]。
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治疗惊厥药物,前者进入人体之后,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从而与其体内的苯二氮卓受体进行结合,促进其氨基丁酸的有效释放,进而起到镇静、抗癫痫功效,对缓解患儿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并且该种药物对其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小,患儿自身对药物的耐受性较高[6]。而后者属于一种镇静类药物,通过肌肉注射方式,可迅速对脑部细胞因子网络的激活系统进行有效抑制,逐渐降低脑部细胞的新陈代谢,全面促进其脑组织血液微循坏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对降低神经冲动对大脑皮层所造成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保护功效[7]。但该种药物能够有效控制其惊厥症状,但药物效果发作时间较长,患儿极易出现反复发作,会影响临床整体治疗效果[8]。两种药物联合运用,可相互之间弥补不足与缺陷,能够有效降低谷氨酸所产生的兴奋作用,可有效减少患儿脑部高频放电,对抑制机体当中中枢神经之间单突触与多突出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其临床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用药后可有效迅速的控制其病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并发症的情况。
综上所述,联合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其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促进患儿尽早恢复健康,推广使用该种治疗方式意义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