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弹性景观的发展

2020-05-19李士博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3期
关键词:洪涝洪水弹性

李士博 袁 博

(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215000)

城市的水系统的弹性治理问题成为近年来风景园林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热点,水弹性景观作为增强城市水系统弹性的一种景观途径,不仅取得了理论的研究成果,还收获了具体实践,例如: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浦阳江生态廊道、新加坡加冷河改造工程等,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弹性一词相关的研究有很多,例如:水弹性、景观弹性、弹性城市,这些概念即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追本溯源,本文通过对水弹性景观发展的历程的梳理,明晰发展脉络和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1 水弹性景观概念的产生

1.1 弹性

弹性的英文“resilience”来源于拉丁文“resilio”,意为弹回、反弹[1]。关于这一概念的起源有学者认为它起源于物理学,一种较为广泛的说法是来源于生态学。19 世纪生态学家霍利(Holling)最早将弹性这一概念引入生态学,此后国内外学者们将这一概念引入引入到建筑设计[2-3]、城市规划[4-5]、土地规划[6]等各领域。

1.2 水弹性

水弹性的概念广义上来讲是水系统的弹性,应对的是整个城市水系统,包括人工水系统(市政排水管道)和自然水系统(江、河、湖),狭义上来讲是应对城市洪水的弹性。水弹性的概念在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2000 年以来,面对气候和城市建设引发的各种城市水问题,城市应对水灾害的弹性能力开始引起人们的思考,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荷兰、英国等国家,率先开展了研究和实践活动,相比之下,我国有关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1)国外:2007 年,由UNESCO-IHE 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成立的洪水弹性研究组(FRG),由来自多个学科背景的成员组成,在城市区域的尺度上开展关于洪水弹性的合作研究(CORFU),提高未来城市科学管理洪水的能力。

(2)国内:我国尚未成立水弹性相关的研究组织,但已有学者对城市水弹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起初俞孔坚等用“海绵”一词来形容水弹性(当时海绵城市还未推行),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之后,从古代洪涝适应性的角度,探讨了应对洪涝的弹性问题和洪涝适应性景观[7]。

1.3 弹性景观

2010 年,哈佛大学前景观设计系主任尼尔·G·科克伍德(Nial·G·Kirk wood)在其论文《弹性景观——未来风景园林实践的走向》中首次提出了弹性景观这一理念。他在文章中指出弹性景观能够“结合景观的弹性和生态系统的强大生命力及反弹能力,通过结合能够忍受入侵的、不令人注意的、但有意义的产生变化的能力,这些地方、场所甚至是更大领域可以继续反映正宗的人类价值观和可见的人工和自然的和谐。2018 年我国学者王向荣发表了对弹性景观当下发展的看法,认为其内涵将不断的被延伸、被拓展,同时弹性景观的应用空间会越来越广阔[8]。2016 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推出指南,推荐通过规划设计弹性的景观来更好的减少自然灾害。指南指出,弹性景观的目的在于改造环境,是城市能够更迅速的从干旱、极端高温、火灾、洪涝或滑坡等极端自然灾害中恢复[9]。

1.4 水弹性景观

水弹性景观是实现城市水弹性的一种景观途径[10],是以提升城市应对洪涝的能力为目标,对洪涝灾害具有较强针对能力的景观;是以景观的操作手法结合水弹性理念,能够使城市在应对洪水时表现出较强适应性的景观。相较于传统景观,水弹性景观在满足传统景观功能的同时,能够在洪涝灾害发生时表现出适应能力,并能够在洪涝灾害过后快速的从洪涝所造成的影响中恢复稳定的状态。就目前来看,水弹性景观立足于大、中、小尺度的河道,通过对河道景观的弹性化的设计来提升城市应对洪水的能力。

2 水弹性景观的研究内容

2.1 水弹性景观的主体

城市水弹性景观的依托主体主要是是城市的自然水系统,包括河流、湿地、城市绿地等自然的水系区域。以人工设施和植物种植为依托,在城市这片人工的区域,通过生态性的、弹性的景观设计手段,系统性的提升城市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2.2 水弹性景观的应对对象

水弹性景观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对城市产生危害的各种水文灾害,包括洪涝、干旱、污染、水资源短缺、水文循环破坏等。

2.3 水弹性景观的内涵

水弹性景观的内涵主要是指:当城市自然水系统遭受到以上一种或几种水害的威胁时,在灾害发生之初的弹性抵御能力;灾害发生之后受影响的区域的自我恢复的能力;以及在经受整个灾害,抵御与恢复的过程中,水弹性景观整体的自组织、自我完善、提升的能力。

3 水弹性景观与传统滨水景观的差异

作为景观,水弹性景观和滨水景观都具有景观最基本的景观美学和景观功能,但是在观念和操作方法等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别,见表1。

表1

4 总结

“弹性”一词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生命力,本文从弹性开始,到水弹性景观结束,理清了水弹性景观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如下:在弹性的理念下,衍生出了弹性景观和水弹性,弹性景观和水弹性景观共同影响下,以洪水的治理为契机,产生了水弹性景观。

水弹性景观是一种润滑、一种缓冲,对它的研究有利于人类建设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今天,水弹性景观的相关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洪涝洪水弹性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近54 年贵州省洪涝灾害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又见洪水(外二首)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