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式功能锻炼对学龄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0-05-19顾琳琳刘亚坤李百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肘关节肱骨依从性

顾琳琳 刘亚坤 李百华

肱骨髁上骨折是较为常见的四肢骨折类型,指发生在肱骨髁与肱骨干交界处的骨折,小儿好动且骨与肌肉发育尚未成熟,学龄期儿童成为肱骨髁上骨折的高发群体。由于肱骨髁上骨折的特殊解剖位置,其治疗或功能锻炼不当容易导致肘关节功能恢复不佳,严重者甚至出现关节僵硬、肘部畸形等,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对患儿肘关节功能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但由于儿童害怕医院陌生环境、受伤后恐惧心理,在功能锻炼时常配合度不佳,骨折后期的肘部功能恢复效果不尽人意[2]。我院针对儿童锻炼自制力差、缺乏持久性、依赖性强以及喜爱游戏、玩耍等特点[3],设计游戏式功能锻炼模式,意在提升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8岁;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4];采用内固定、外固定等治疗后骨折复位良好;患儿家属同意康复锻炼方案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合并上肢其他部位骨折;先天性上肢功能异常;肘部既往有骨折史、手术史;合并精神疾病无法配合锻炼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8岁,平均(7.01±0.67)岁;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分型系统(Gartland)2型28例,3型12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8岁,平均(7.01±0.61)岁;Gartland分型2型27例,3型13例。两组性别、年龄、Cartland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术后2 d进行屈伸手指、握拳锻炼;术后第2~7天进行肩关节摇摆与腕关节伸屈训练;手术后第7~14天进行肩部主动运动,包括屈伸、外展、内收及耸肩等;术后第14~21天进行肘关节运动,包括前臂旋前、肘关节屈伸等;术后第21~30天,在患儿耐受基础下行肘关节ROM训练。每个动作15~20 min,保持循序渐进,以患儿耐受为宜。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游戏式功能锻炼,以5~7例的团体式训练为主,术后前7 d由于无法完成过多的主动运动,锻炼方式与对照组一致。(1)术后第7~14天开展捏握弹力球:使用规格适宜的彩色塑料弹力球,用患肢手握住,要求捏扁保持3~5 s,再松开让弹力球缓缓滚到塑料筐内,反复多次。若兴趣不高还可以进行手机切西瓜、撑橡皮筋、捏橡皮圈、拧机器人螺丝钉等。(2)术后第14~21天敲打木琴键盘:患肢拿敲打器敲打木琴发出音乐,敲打前手腕最大限度上翘,敲打时手腕最大限度下弯;前后左右交替敲打木琴以带动肩部摇摆运动,替代玩具还包括拼图、积木等。(3)术后第21~30天开展耸肩操:包括弯曲肘部、旋转前臂等,以八拍的形式配合欢快的音乐开展;采蘑菇游戏:电脑边放“采蘑菇”音乐,孩子背双肩背篓,鼓励采用患肢捡“蘑菇”并自行放入小背篓;根据患者兴趣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上肢的轻度体育锻炼。锻炼期间由家长陪同,以患儿耐受为宜,对于动作完成较好的患儿给予糖果鼓励。

1.3 观察指标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5]:术后1个月后评价,包括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稳定程度、生活能力4个方面,分别为20分、45分、10分、25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锻炼依从性:参照Mariond的2000年护理评价分类系统[6]并改良,包括“护士的功能锻炼指导内容是否合理?”“功能锻炼内容是否掌握”等11个条目,评分0~5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良好,0~11分,12~22分,23~33分,34~44分,45~55分分别表示不依从、不够依从、较依从、依从、非常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Mayo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Mayo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表2)

表2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例)

3 讨 论

早期功能锻炼是骨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肌肉粘连,避免骨折端附近肌肉萎缩,促进伤肢活动能力恢复。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受伤后,面对医院陌生环境,疼痛及对医护的恐惧感,很难坚持功能锻炼,其康复时间长且效果有限。另外,儿童在锻炼期间常缺乏持久性、易哭闹、自制力差,需要家属、护士协助训练。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需要患儿积极参与到功能锻炼上,切忌迁就患儿的不合理行为与要求。但儿童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有限,传统语言沟通很难使患儿完全配合,而将功能锻炼结合儿童喜爱的小游戏在提高患儿锻炼积极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提高儿童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关系到患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康复锻炼中来,更影响锻炼效果。游戏式功能锻炼基于玩具、情景游戏、做集体操等形式开展功能锻炼,将功能锻炼融入患儿喜爱的玩耍、游戏中,兼顾患儿爱玩耍的心理需求,更加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够激发锻炼的兴趣及锻炼依从性[8]。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口头式讲解进行屈伸手指、握拳锻炼、肩关节摇摆与腕关节伸屈等,患儿容易出现疲劳,造成功能锻炼依从性下降。同时我们设置捏握弹力球、手机切西瓜、拼图、积木、采蘑菇游戏、乒乓球等,强度由低到强,保证了锻炼的循序渐进[9-10]。本研究结果显示,锻炼后观察组Mayo评分中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稳定程度、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游戏式功能锻炼能够提高学龄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效果,这不仅源于患儿锻炼依从性的提升,更与游戏式锻炼在儿童群体内接受度更高有关。术后第7~14天开展捏握弹力球、手机切西瓜等动作幅度较轻的游戏动作,能够活动患肢肌肉,缓解早期制动肌肉的粘连与萎缩,同时结合手机游戏等引起患儿的锻炼兴趣[11]。术后第14~21天敲打木琴键盘、拼图、积木等,动作幅度增加,增加肱骨髁与肱骨干的活动度进一步降低骨折部位的肌肉粘连、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术后21~30天开展耸肩操、“采蘑菇”音乐、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能够进一步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伸肌群的等张收缩、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后伸运动,还能锻炼三角肌等肩胛带肌群,在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2]。

综上所述,游戏式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学龄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效果,提升肘关节功能,同时有助于培养患儿康复锻炼的配合度与依从性。

猜你喜欢

肘关节肱骨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