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的影响

2020-05-19梁咏娴黄小琼谌晓莉张凯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参与率品管圈偏瘫

梁咏娴 黄小琼 谌晓莉 张凯航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拮抗肌痉挛,甚至偏瘫,经过科学、规范的康复锻炼,可使受损神经元,甚至重组和可塑,但部分患者受各种因素影响,康复锻炼自主参与依从性差。品管圈(QCC)活动是通过互补、相近或相同的人群组织,为完成某一共同目标而组建小团体,集思广益,全体合作,按照特定程序解决影响完成目标过程中的相应问题,提升成员的成就感、参与感及满足感[1]。为此,本研究将QCC活动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以提高患者的自主参与率,改善肢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3—12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标准:影像和生化检查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首次诊断为脑血管疾病并发偏瘫;发病时间超过2 d;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创伤性脑损伤引发偏瘫;发病前存在肢体残疾;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不全;发病前存在肢体残疾;因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疾病导致平衡功能障碍。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7.68±5.16)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1.73±0.29)个月。研究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57.51±5.21)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1.81±0.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时间段内本科室有25名护理人员,工作年限3~18年,平均年限(7.71±2.03)年;文化水平:大专13名,本科及以上12名;职称:护士10名,护师9名,主管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1名。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小组 选取本科室10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成员包括圈长1名、辅导员1名和圈员8名,由辅导员对所有成员进行统一培训,熟练掌握品管圈活动意义和具体操作。组织成员按照5,3,1打分级别确定“脑力圈”。对圈徽进行解读,交叉的拳头代表医护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灯泡代表脑科的患者,彩色的光和爱心代表患者在医护人员关爱、宽容、理解、悉心照料下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

1.2.2 选定主题 圈长组织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康复过程中存在问题,从圈能力、上级政策、重要性及迫切性4方面进行评价;按照5,3,1评分级别汇总分数,最高分为本次活动主题,即提高患者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回归生活。选取依据:对院方而言,促进专科特色服务建设,提高医院信誉;对患者而言,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对护理人员而言,完善护理路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

1.2.3 现状把握和目标设定 本次活动前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自主参与率为41.29%,采用头脑风暴法[3],查找“影响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的原因,详见鱼骨图1。根据QCC活动目标计算公式计算目标值,即活动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其中改善重点百分比为90%,主题评价圈能力百分比为88%,经计算,2017年3—12月活动目标为73.99%。

图1 影响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原因

1.2.4 对策实施、检讨与效果检查 加强护理人员康复锻炼知识培训。(1)护士方面。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和抑郁患者,指导其听舒缓音乐和娱乐节目,保持放松状态;对于存在恐惧心理患者,向其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未参加锻炼的危害;播放既往康复锻炼成功患者视频,激励其康复锻炼积极性,保证康复锻炼的规范性;给患者讲解疼痛机制,消除其疼痛恐惧心理,疼痛难以忍受者遵医嘱给予口服镇痛药物。(2)制度。医院开展“脑卒中偏瘫定向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培训讲座,使得护理人员完全、正确、标准地掌握标准法锻炼内容和步骤,并定期进行考核;开展激励制度,对于未通过考核者给予相应绩效奖金处罚,考核通过者给予相应奖励,激励患者自主学习和提升。(3)患者方面。护理人员给患者讲解脑卒中偏瘫的生理病理机制、康复锻炼重要性、相应并发症、近远期预后效果等,讲解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文化水平,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必要时通过形象事物进行比喻,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于锻炼不规范动作及时纠正,告知患者继续错误动作的危害,必要时可通过正确演示视频与患者锻炼视频进行对比。(4)运动计划。结合患者既往运动锻炼情况、疾病恢复情况,保证患者康复锻炼的适应性;对于老年患者可形成图文并茂的上图、下文字形式;对于中青年患者,可通过视频、PPT动态播放形式;同时,邀请患者家属进入专属公众号平台和微信群。根据患者目前恢复情况锻炼调整运动计划。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AM评分,上下肢分别测量,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越好[4]。(2)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测评其日常生活能力,内容包括个人卫生、进食、穿衣、洗澡、步行、床与轮椅转移、上下楼梯、大小便控制等项目,量表采用百分制度,其中,0~40分即为重度依赖,需护理人员全程护理;41~60分即为中度依赖,大部分需要护理人员辅助完成;61~99分即为轻度依赖,小部分需要护理人员辅助完成;100分即为无依赖,可自行完成[5]。(3)比较两组患者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注:1)χ2值,2)为t值。

3 讨 论

本组患者功能锻炼自主参与率为41.29%,整体水平较低,加之护理人员短缺,如何充分利用有限护理资源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如何在一定时间内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习惯的保持,值得深思。患者文化水平、理解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同,锻炼依从性差异较大。而护理干预具有时效性,护理人员需多次对患者进行干预,以保证其在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认知与行为依从性,从而保证康复效果[6]。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脑组织缺血,造成急性局部或持久脑损害,而康复锻炼具有自然性、针对性、主动性及双重效应,规范康复锻炼可促进脑卒中偏瘫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通过刺激皮肤浅和关节深处感受器,重建大脑中枢功能冲动信号传导[7]。部分患者由于短时间康复锻炼效果不显著,出现预期与实际差距的心理落差,削弱继续锻炼依从性,导致放弃或间断康复锻炼,增加肩痛、肩手综合征、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概率,进一步影响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8]。

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成员通过分析和讨论,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得每一位成员明确自身定位,体现自身价值[9]。通过品管圈组织圈员选定主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实施、检讨与效果相关的流程;通过头脑风暴和集思广益[10],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圈员的护理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对康复训练的认知程度,提高其参与自觉性[11]。该活动借助各种科学工具和方法,寻找主要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结果显示,研究组院内、院外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院内和院外康复锻炼自主参与率,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参与率品管圈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