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整体性设计策略探析

2020-05-19

山西建筑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连廊建筑群流线

杨 朋 振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商业综合体,一般是指将零售、餐饮、文娱、办公、酒店、公寓等多种业态进行组合,形成的一个功能复杂多样、业态相互支持、空间协调统一的整体。商业综合体在产业形态上不同功能之间相互支持和促进,形成互补与共生的关系;在建筑形态上表现为一座巨型建筑或一组群体建筑。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设施由传统的商场或商业街的形式走向IP式、体验式消费形式,空间形态上也向巨型化、综合化和群体化方向发展,而群体式的商业综合体类型又是国内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对于群体式的商业建筑综合体,在建筑设计时,如何整合空间及建筑形态,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是建筑设计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亲自参与设计的中粮槐房商业综合体项目实例,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对后来项目的设计有所启迪。

1 核心室外空间的塑造

芦原义信在其《外部空间设计》中写道:“由于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而是没有屋顶的建筑,所以平面布置(平面规划)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对什么地方布置什么要充分进行研究。”被建筑物等实体要素围合定义出来的外部空间可以表现为下沉广场、入口广场或庭院等,商业综合体的这种核心室外空间既处于商业建筑群的范围之内,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给休憩、停留和聚会以及某些商业活动、社会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场所与空间。这些外部空间往往成为整个商业综合体的核心公共空间,将其周边实体要素组织、串接和凝聚起来。

商业综合体的室外公共空间,首先要为人们在此停留创造适宜的环境,为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聚会与交流的场所,同时还应能用于举办一些公共活动,如艺术展览、文艺表演、节日庆典、创意促销等。这种社会化的公共开放空间,在促进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同时,也更加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提高了商业综合体的活力。因此,设计一个吸引人的室外公共空间是商业综合体设计成功的重要方面。这些空间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场所感的空间,应该起到连接项目与周边环境、项目内各栋建筑,以及不同空间之间视觉联系的作用,并为整个项目提供主题、乐趣以及刺激点。可以说核心室外空间是商业综合体的“肺”,也可以说是商业综合体的灵魂。核心室外空间的组织与塑造能够起到对整个商业综合体建筑群的统领作用。

北京华贸中心建筑群,以三个不同性质的室外公园为中心来组织建筑空间,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个主题公园由南部的3栋写字楼和北侧的酒店、西端的商场共同围合而成。这个主题公园起到了将写字楼、酒店以及商业形成一个整体的作用。中粮槐房项目,同样包含4栋写字楼、1栋酒店和1座商场,我们设计了一个包含了下沉庭院的中心广场,将所有建筑联系起来,广场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周边建筑内的人可以与广场上的人进行视线上的交流。广场是内向型的,更像是中国传统的庭院空间,是整个建筑群的灵魂所在(见图1)。

2 连廊设计对于建筑整体性的加强

空中连廊指两栋或多栋建筑中间设置的空中廊道或空中连接体,以满足建筑交通联系或建筑造型的需求。连廊直接在两栋或若干栋建筑的高处相连,首先加强了建筑彼此之间的交通联系,空中连廊可以与地面步行空间、周边建筑空间共同形成立体步行网络,同时借助连廊空间良好的景观视野及采光,扩大建筑的交流空间,这样,连廊在空间上就起到了加强被连接建筑整体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建筑造型设计上,连廊构成了建筑之间独特的视觉连续性,加强了建筑形象上的整体性,增添了建筑群外在的美感,造型上往往成为点睛之笔,也成为城市的一道景观;同时,连廊还可以提高进入到这个建筑群中的人们视觉上的交流,“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连廊加强了不同建筑空间之间视线上的整体性。由此可见,连廊对于加强建筑的整体性至关重要。

当代MOMA建筑群由8座塔楼围合而成,中间是一个电影院和人工湖。其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常规的由若干栋塔楼组成的居住小区,而是一个充满着变化、创新的建筑设计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利用空中连廊连接形成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群。它也探索了一种未来城市的生活新模式,将居住、工作、娱乐、休闲、交通结合在一起,通过空中连廊交错相连,加强邻里间的联系与交流。当代MOMA建筑群整体性的形成,8座塔楼之间的连廊连接起了重大的作用。中粮槐房商业综合体项目由6栋建筑组成,我们在三层的位置也同样设置了一个室外连廊系统,将办公、酒店、商业等不同业态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性和识别性都很高的商业建筑群(见图2)。另外,作为界定划分建筑外部空间的重要要素,连廊与与之相连的主体建筑还具有界定外部空间的作用。连廊在造型上还可以加强建筑群的层次性,丰富空间的维度,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3 建筑形态的统一性设计

形态统一是综合体建筑群的重要特点,加强建筑形态要素的统一性设计是使商业综合体获得整体性的重要策略。重复使用相同的形体要素是加强建筑形态统一性设计的重要方法。在建筑群中,具有共同的形体特征易形成鲜明的识别性,各单体间共同的形态特征越多,各单体间的共性也就越大,建筑群所形成的整体性就越强。各单体具有重复或相近的体量即建筑的尺度重复使建筑群具有体型上的统一性;使用统一的基座或屋顶是最为常见的加强建筑整体性的设计策略,它使得零散的体量在同一建构语言下得到规整;不同的材料或色彩具有不同的感官体验,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材料或色彩是让建筑间产生统一性的重要方法;各单体间建筑构造与装饰展现出的趋同性即同一装饰母题的重复出现更能体现出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诺伯格·舒尔茨在其著作中指出:“构成一个场所的建筑群的特性,经常浓缩在具有特性的装饰母题中,如特殊形态的窗、门及屋顶”;另外,各单体在同一套逻辑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形成多样的单体形态,但却是同一造型逻辑的拓扑重构,也可以使建筑群在形态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广州天环广场,整体造型为“双鲤鱼型”,两个单体建筑首先都是“鲤鱼型”的拓扑重构,整体性强。其次,建筑顶部又都由酷似鱼鳞的银色网状钢结构罩住,顶部共同的网状结构加强了整个建筑群的整体性。而中粮槐房项目在外立面的设计中采用了相同的建筑材料——铝板、玻璃,以及类似母题的窗墙构成方式,同样也加强了建筑群的整体性。

4 交通流线的整体性设计

为了避免复杂的人流、车流、货流的相互干扰,在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时,有必要采取交通分流的设计方式和多层次的立体交通设计方法,即建立地下、地面和空中等多层次的交通系统,以解决不同性质交通流相互干扰的问题,这种多层次的交通系统在解决自身联系问题的同时也使整个建筑群地上地下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统筹规划的交通系统会避免单体建筑交通流线各自为政所带来的流线交叉、相互干扰。首先,地面尽可能多的方向和界面留给人流,人流能够方便的从地面到达各单体入口,商场、酒店等有对外经营需求的场所的出入口可设置在相对明显的位置,吸引人流进入;公寓、办公的出入口位置可选择在相对偏僻的位置,减少人流干扰。来自地铁的人流可以通过下沉广场、中庭或地下门厅便捷的通达到地面或各栋建筑的大堂。空中连廊的人流流线可作为地面流线的补充,加强各单体之间的联系。商业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用地面积有限,车流流线应尽量往地下发展。城市综合体在地下一般满铺地下车库。开车到达的人流可通过不同竖向交通到达地上各功能区域,不同业态的停车区可分层分区域设置,车库内的通道也应主次分明并做好标识以利识别引导。结合竖向交通各业态就近停车是核心的设计原则。货运流线是商业综合体设计中一条十分重要的后勤交通流线,结合车流流线一般也设置在地下空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设立单独的货运服务出入口和单独的货运通道,或与地下停车库共用出入口或通道,但不同时段分开使用,在地下临近各楼栋垂直交通货梯的位置设置独立的卸货区域,商业、办公、酒店等业态可以共用货运流线,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5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群,它不仅是我们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更与我们的城市生活密切相关。作为城市综合体建筑类型中最为常见的商业综合体建筑,我们高度关注其整体性设计,避免其空间及形态离散化、碎片化。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笔者试图探讨了加强其整体性的四种设计要素或方法,与大家分享交流,希望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更加重视商业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设计出更好的商业建筑作品。

猜你喜欢

连廊建筑群流线
空中连廊使用特征及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信息熵控制的流场动态间距流线放置算法
高层建筑大跨度钢结构连廊设计分析
大跨度复杂钢结构连廊的设计探讨
几何映射
连廊巧利用 教学有妙招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浅谈阿尔寨石窟壁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