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开发利用思考
2020-05-19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向西北干旱生态系统的过渡屏障,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稀疏,风沙大,严重影响着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封沙育林、退牧还草还林是建设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环境决定植被,植被选择环境。如何科学开发利用植物土种资源,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是摆在林草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唐古特白刺属于蒺藜科多年生灌丛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2700-3100米间的干旱地带,柴达木盆地尤为广泛,其中以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较多,总面积105公顷,其叶可作饲料,其果味道酸甜,可加工成饮品,有治愈咳嗽、胃病等多种疾病的功效。唐古特白刺自然抗逆性突出,常是干旱盐碱地带植物群落建群种。柴达木盆地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较为严重,农牧产业单一,研究开发唐古特白刺的生态效能和经济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唐古特白刺生态能力
(一)抗旱能力
在降雨量50-200mm,蒸发量为1873-2204mm,土壤质地为轻砂壤,墒情表土呈干深层(21-35cm)呈潮的条件下,白刺仍能生长发芽。种子在土壤含水量20%-22%时,出苗率为65%-70%;在土壤含水量13%-17%时,出苗率0%-5%。裸苗移栽成活率达80%,育苗袋育苗移栽后,只需灌水一次,成活率就可达95%以上。[1]
(二)抗盐碱能力
据测定,唐古特白刺在pH值为9.7的土壤上仍能生长。根据苗期试验,唐古特白刺在相同条件下,抗盐碱能力高于柽柳和枸杞2-4倍,倘若在pH≥8.4以上的土壤中,成活率是柽柳的4倍,达84%。
(三)抗寒、抗高温能力
唐古特白刺在气温极端值+33℃和-35℃状况下能正常生长,流沙地表温度+56℃时生长未发现异常现象。
(四)防风固沙能力
唐古特白刺在风速8-12m/s,甚至达21m/s时,流沙随唐古特白刺聚集成堆,呈不规则半圆形,上覆白刺,高≤35cm。沙包高于地表50-300cm,半径在30-150cm之间,固沙量与其堆的大小成正比例,固沙量高时可达10m3。
(五)生长能力
据观察,在土壤pH值7-9.5之间,降雨量在180-200cm,并在相对的暖季播种时,一般20天可出苗,当年生4-7枝,匍匐或斜生,枝长7-15cm,冠覆盖面积150-250cm。根系发达,主根不明显,侧根多,一般≥7枝,多时达13枝。次年生长期满,丛高≥25cm,覆盖面积≥200cm2。枝长12cm,有的可达35cm。据分析,其生命周期中,生长速度呈阶段性。1-5年间,枝条平均每年伸长≥15cm,从第6年起开始下降,若水资源充足,其生长更为旺盛,在年灌溉2-4次时5年则生长高达1.8m,丛径可达1.5m,覆盖面积在3m2,并开始产果。[2]如遇旱灾,始初表现为“假死”状态,休眠而不发芽或不生长,当水分满足其要求时,则很快又进入新陈代谢状态。老百姓形象地讲:“白刺三年不算死,杨树三年不算活。”在流沙地带,白刺常随流沙侵入而不断向上和周围扩展,并生出新根、新芽、新枝,进入良好生长状态。据当地人讲其树可活80年至100年。
(六)利用价值高
其果、叶均可被利用,无任何副作用,而且可做药和营养品,功效高于一般同类植物。
二、保护与利用
(一)开发原则
1.因地施策,严加保护。唐古特白刺是干旱地区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不仅牧用,还可为人所用。因此,在开发利用中,应结合使用方式制定策略,保护优先,科学利用,防止过度开发。
2.综合效益,三元统一。其开发利用要和生态环境治理、地方经济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保护优先,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二)对策
1.发挥生态治理先锋作用。唐古特白刺有很强的抗逆性和固沙能力,其根错综盘结,茎枝繁茂,风不易穿过,能降低风速,固沙功能强大,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作为先锋植物进行开发。一是科学开发。将唐古特白刺列入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范例,开展基础性研究,建设培育土种资源,为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合理利用。结合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治理、绿洲保护农田、城市防护林带建设,完善和建设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唐古特白刺生态性能,合力遏制土地退化,建设盆地生态环境。
2.建设白刺果深加工生产基地。唐古特白刺果作为饮料和中药原料被利用多年,并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市场需求量进一步增加。青藏高原日照充足,空气质量好,唐古特白刺生长环境无污染,对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十分有利。要以市场为导向,系统开发建设,统一生产经营管理,通过产、供、销一条龙模式,打造柴达木有机特色产品。
3.建设特色畜牧业基地。唐古特白刺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据分析,含蛋白质17.27%,脂肪1.62%,粗纤维21.66%,粗灰分14.35%,无氮浸出物33.97%。从发展特色草地畜牧产业角度看,建设“白刺型畜牧生产基地”,打造“白刺型特色牛羊肉”品牌,为农牧民创收增添新路子。同时,制定唐古特白刺生产利用警戒线,合理利用白刺草场,杜绝过度重牧,实现特色牛羊肉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唐古特白刺草地资源永续性利用。
(三)保障措施
2000年,唐古特白刺被德令哈市林业局列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建设规划中。海西州林业站(草原站)在尕海盐碱地试验栽培,成活率是外来引入苗木品种的4倍以上,是盐碱地改良和防风固沙的绝佳品种。但唐古特白刺作为林草植物资源进行开发,脱离不了农牧弱质性产业特性,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等缺点。因此,唐古特白刺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政府应予以扶持,应结合土地保护和沙漠治理,建立激励机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税收方面实施减免,加大引智纳才和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其产业化发展。
注释:
[1]祁迎林,马玉林,费迎霞.青海草业[J].2003,4。
[2]谢长礼,郑建宗,乌兰英.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