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一道靓丽风景

2020-05-18郑翠玲

读天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

摘 要:部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与旧教材相比,在编写体系,教材结构、内容呈现等多方面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加入和引用为新教材增色不少,说它是新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一点也不过分。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或是通过名人名言表达,或是在正文中引用,或是在探究与分享和阅读感悟中出现,总之表现形式丰富,内容多样。《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国家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对上下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正是增强公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底气。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传统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的大量使用和这门学科的培养目标紧密相连、高度契合,让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引经据典,正是帮助学生从传统精华中吸取道德养分,明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文本中的基本观点,渗透德育知识,做到知行合一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真正做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如何在课堂中把这个宝贵资源很好的利用呢?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

一、 经典诵读提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文言文阅读对学生来说要比白话文难得多,包括读音、断句、释义、通假字等,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教学中,采用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老师参与朗读等方式,通过组织学生朗读提高学生对经典的兴趣,比如学习七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时,教材里面引用了诗经中的《木瓜》一文,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乐感十足,组织学生齐读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古文的优美和律动。在九年级讲《中国梦》的时候,课文选取了“中华世纪坛序”,我采取和学生一起朗读的方式,朗朗上口的文字,铿锵有力的情感,无论学生是否明白其内涵,至少首先在情感上会相融相通,让学生课堂上充满了激情,这对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好感有很大作用,也会为进一步学习了解它的内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摘抄积累长知识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经典名言从选取的范围上来说,比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还要宽泛、广博,从内容上说涉及道德、法治、为人处世、个性品质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求学生摘抄积累,厚积薄发,这既是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也是丰富学生的精神阅历的一个有效渠道,让古典文化的精华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人文素养,自觉内化道德行为。

三、 适时引用助教学

作为优秀教材资源的一个部分,传统文化呈现的主要目的还是为教学助力,为培养学生的德育目标作铺垫,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引导。因此课堂教学中,对于这个宝贵的教学资源不能忽视,老师要最大化的运用达到德育教育的最好效果。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学习时,讲解“立志”对实现梦想的作用时,《格言联璧》的内容“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间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对帮助学生认识志向的有无和远大对梦想的实现有很大作用。九年级讲解《民族复兴梦》内容时,教材相关链接引用了《诗经》和《礼记·礼运》中对不同时代人们对小康的认识和理解及向往。我在上课时帮助学生解释了文中的字句含义后,让学生再进行翻译一遍,然后要求学生体会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认识中国梦是有渊源的,加深学生对中国梦历史来源的认识,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动力和使命。

四、 练习检测化成效

学习传统文化最初要求是能识记,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吸取精华去践行,把道德知识内化成道德信念,把法治意识外化成守法行为,成为一个有理想信仰、有法治精神、有社会道德的人。因此,每节课单项选择练习中有意识的出几个题,考查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的认识,看是否观点正确,看是否能理解其中的内涵。长期坚持,学生就会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真正吸取养分,无形中慢慢内化成自己的“三观”,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教材中的宝贵资源,是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它既帮助我们学生加深了对经典文化的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為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基础,更有利于这门学科对学生成长中道德素养和品质的滋养,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精神食粮。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要把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加深自己的古典文化功底,积极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化修养,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和学生一起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滋润和熏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作者简介:

郑翠玲,湖北省宜昌市,湖北省宜昌市沙镇溪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