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与体格发育的临床影响
2020-05-18杨珊
杨珊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早产儿;体格发育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约为5.6%,美国为7.1%~17.9%,我国报道的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1]。随医疗护理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得到显著提升,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日后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因此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早产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袋鼠式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的特殊护理模式,可有促进其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32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选取同期32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纳入标准:家长均自愿参与并知情同意;经阴道分娩;母亲自愿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阿氏评分在8分及以上。排除标准:具有先天性疾病和畸形;具有窒息抢救史;母亲具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观察组早产儿男20例,女12例,孕周(39.22±0.31)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9.91±0.11)分;对照组早产儿男19例,女13例,孕周(39.25±0.2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9.93±0.07)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为:做好保暖措施,病房温度控制在26-28℃,出生后立即放置在暖箱中。做好消毒工作,接触早产儿前,应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以降低其发生感染的风险。采用睡眠灯、暖箱罩等方式,营造子宫内幽暗的环境,调节早产儿生物钟节律,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做好体温检测,保持肤温在36.5℃,暖箱内的宝宝不要包裹、保持近似于宫内的屈曲体位,有安全感,保持舒适体位,做好病情检测。
观察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具体为:将椅子倾斜30°-60°,早产儿全裸呈抱直俯卧或平行俯卧于母亲裸露的两乳房之间,促使早产儿与母亲达到最大化的皮肤接触面积,使用婴儿毯子或衣服覆盖早产儿背部。目前使用一只手于早产儿背部轻托,一只手托住臀部,避免滑落,保障其安全,维持动作时间约为1h,每周四下午14-15点进行1次。专业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定时将其叫醒,那玩具等东西进行逗弄,促进其肌张力得到提升,提高反射状态。主要大小便量、形状及色泽等,评定其肠胃功能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可给予称量。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和治疗时,动作轻柔,给予抚触、安慰奶嘴等抚慰,缓解疼痛,在操作时播放录制好的母亲的声音,提升依从性,转移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根据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20项对其出生后第3d、15d、30d对早产儿行为能力、主动张力、原始放射及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进行评估,分值0-30分,35分及以下为异常[2]。在早产儿出生后第42d,对其头围增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进行测量,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60例早产儿所得资料采用SPSS19.0分析,神经行为发育情况、体格发育情况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早产儿出生第3d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比较无意义(P>0.05);出生后第15d、30d,观察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兩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头围增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报道显示[3],早产儿智力发育是通过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促进的,通过触觉及环境的刺激,促使突触形成,进而促进大脑功能发育。袋鼠式护理干预通过长时间、大面积的皮肤接触,可促进早产儿智能形成和神经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显示,出生后第15d、30d,观察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头围增长、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袋鼠式护理可显著提升早产儿体格增长,促进神经行为发育。其通过增加早产儿与母亲的接触,刺激早产儿感受,从而释放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通过激活大脑皮层边缘抑制疼痛的下行通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疼痛传入神经,进而缓解身体不适感,提升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与体格发育的临床影响显著,可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万静,游勇.袋鼠式护理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神经行为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13):1514-1517,封3.
[2]毕叶,官祥丽.“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7):12-16.
[3]朱媛媛, 杨小红, 洪菲. 袋鼠式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 24(11):1065-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