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广西国企投资项目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5-18林国俊

价值工程 2020年11期
关键词:投资管理国有企业对策

林国俊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对国有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应运而生,普通国有企业的利润往往主要来自于其所经营的业务,但是为了增加国有企业利润的来源渠道,做好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工作,所以许多国有企业选择对外投资,并且这种趋势愈加明显,占据的比重和增速都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与此同时在这种投资活动中表现出许多问题,这将对投资的质量和回报带来重大的影响,给许多国有企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增加无谓的风险。本文将立足于广西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及管理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有企业完善投资管理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完善的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conomic system has also emerged. The profits of ordinar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often mainly from their business. However,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sources and channels of profi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do a good job in preserving the valu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sets, man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hoose to invest abroad, and this tre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e proportion and growth rate occupied are steadily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such investment activities, which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and return of investment, causing unnecessary losses to man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increasing unnecessary risks. This article will base on Guangxi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vestment projects and management status,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perfect countermeasures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investment management.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对策

Key words: state owned enterprises;investment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1-0062-02

0  引言

投资活动对于任何企业的生存乃至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经营活动,这也是对国有企业管理能力的考验。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已然成为国有企业实现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的资金更多的进入市场,一方面会刺激市场经济,加入新的经济活力,另一方面能有效利用国有企业闲置的流动资金,有利于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双赢的局面需要国有企业的投资资金得到有效的管理,正确的使用,才能达到国有企业投资活动较为理想的状态。

1  国企投资项目及管理现状

1.1 投资项目愈加多样

在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期后,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不断的刺激和丰富,从当初的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在转向国际市场的途中,逐步开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近年来,广西国有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和广西面向东盟扩大开放合作的机遇,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结合,充分扩展了市场规模,市场运作的模式从单一向多样发展,给国有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投资选择,选择对象的多样化以及新型的投资方式,对国有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能力都是考验,这些投资项目往往是伴随着不确定的风险。

1.2 国有企业对市场信息不够重视

国有企业投资活动需要对市场做好前期调查,进行风险评估,但是很多国有企业为快速扩大规模,在没有进行系统的评估之前,就投入大量资金,给国有企业的现金流动带来极大的负担,增加不必要的资金风险。

1.3 国有企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展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整个国内市场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改制,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多样化,为了将国有企业的富余资产有效利用起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加入投资活动中,投资的方向也不再仅仅指向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也吸引了许多国企投资的目光。2019年广西自治区全系统国有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7.51亿元,同比增长22.64%;其中,自治区国资委国有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2.19亿元,同比增长67.33%。国企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必将要面对更大的选择风险,对于投资项目的选择也应该变得更加谨慎。

2  国企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项目决策缺乏有效论证

投资活动是国有企业重要的经营活动,代表着整个企业的投资水平和市场把控能力。所以,国有企业需要对整个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系统评估。但由于有些国有企业急功近利,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偏好于大型项目,没有对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经营能力、资金规模等方面进行考量,也不考虑企业是否适合此次投资的项目,对投资项目所处的行业没有进行调查,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盲目投资。最终可能出现投资项目经营效益低下,亏损严重,导致投资失败的现象是屡见不鲜。

2.2 评审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国有企业投资建设项是需要备案或者说立项的,之后也需要专家团队对投资项目进行项目评估,风险判定,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这些判断的依据大致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分布格局、国内外市场条件、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虽然程序上的规定十分完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个部门或者领导的压力,导致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因为没有对整个程序的运行存在有效的监督机构,整个评审体系缺少监督者,不能保证整个评审过程是有效运行的,评审过程容易受到外部的施压,出现不客观的评审结果。

2.3 招投标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国有企业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资金的安排者,另一方面也是投资项目的选择者,同时还兼任招标过程的监督者。这样的的监督往往来自于国有企业审计部门的内部监督,同时在国有企业中领导的权利相当集中,主要是由于许多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机制”,国有企业的领导权利相当集中,使得权利的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管,内部的监督机构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这种内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际参与到招标过程中。这些现象的产生,除此之外,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也有相当的原因,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是大范围的规范,对具体的规定较少,没有触及到招标工作的内核。多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制定相关的细致规范,大部分是禁止性的规定,没有常套的法律规范,难以界定合法与违法的界限。

2.4 质量监管不到位

尽管在国有企业内部都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能,同时也建立了多项监督管理的制度,但是在这些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人员中,往往不能对投资项目的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对于投资决策不能提供必要的信息辅助,同时加上国有企业内部的决策制衡机制往往处于失衡的状态,这是由于国有企业的权利机制所产生的问题,使得应有的监管机构无法发挥理想的作用,这样使得国有企业投资的风险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的质量监管,需要国有企业对自身的投资项目足够的重视,安排相应的部门和人员监督项目的进程,確保有序推进项目的建设,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相应的任务。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就会延伸到外部对项目的监管中,整个监管体系应当是牢不可破的,紧密相接的。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监管工作往往变成了国有企业的独角戏,这样的监督是无法得到长效的保证的,权利的制衡应当是环环相扣的。

2.5 资金安排过于激进

现在广西的国有企业统一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选择高负债经营,同时国有企业对利率的变化又不是十分敏感到位。据此产生的后果就是,部分国有企业在选择项目投资时只要认定投资的项目能快速产生可观的利润,对于利润的渴求使得这些国有企业对自身的负债能力、运行周期、现金资产等商业指标不加以考虑,就冲动投入大量资金,一旦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会使得国有企业陷入现金流断裂的局面,迫使国有企业为了保障有资金投入项目而不断负债,这样高风险的做法,甚至没有考虑市场普遍存在的风险,在投资项目上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按照合理的投资比例选择投资项目。高利润的回报,伴随着高风险,国有企业在选择这样的项目时要考虑能否承受高风险的冲击,面对突发状况要准备应急资金,对整个投资的体系进行风险划分,过分青睐高回报的项目,不是国有企业理性的投资状态。

3  国企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和完善的对策

3.1 健全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国有企业在对投资项目的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提前预判此次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企业对此种风险的管控具有实际的操控能力。首先,需要国有企业加大自身的管理能力,将对风险的防控贯彻到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对于投资管理行为的监管措施,对投资项目的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核查,据此保证国有企业所投资金的安全。此外,国有企业应同时合理考虑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准确评估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严格按照国家对于投资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避免参与投资回报率极不稳定,投资所需资金大大超出企业自身筹备资金的能力或者企业无法达到要求的技术水平的项目。对满足要求的企业,也要谨慎考虑,对于目前不了解的行业和风险较大的行业要深入调查,避免因为缺乏相关的管理经经验,导致投资失败的情况。国有企业对外的投资项目的风险往往直接反馈到企业本身,国有企业应该建立金融环境分析方案、投资项目资本专项管理,发挥多元化投资战略的优势,平衡主要业务和分散业务的关系,优化配置短期、中期、长期现金流项目,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或规避投资风险。

3.2 加强内外部的监督机制

首先,国有企业要完善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投资活动进行规范化审查,准确掌握企业投资活动的资金流向,避免将属于投资活动的资金挪用别处。并且应当安排专业审计人员全程参与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一方面可为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真实的信息参考,另一方面,对整个投资活动可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考察。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对具体的措施,都应当出具详细的投资审计方案,将审查程序规范化,加强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能力。首先要保证审计部门做到客观公正,然后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行为进行合法化审查,最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风险利益、回报率和资产估值进行细致的审查。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是一项需要前期投入,需要时间创收的行为,但是如果投资行为的失误可能会对国有企业的经济状况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广西作为中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自贸试验区,将成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高地,因此对于重大投资项目的落地,广西国有企业需要科学的开展投资活动,同时在对投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确保企业投资项目的稳定推进,要及时发现投资项目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预案,才能保障投资项目有质有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王秋雯.“一带一路”背景下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法律挑战与中国因应[J].东南学术,2019(04):232-238.

[2]陈白宇.向战略型财务管理迈进[J].国企管理,2019(01):78-79.

[3]覃伟立,韦继川,潘云锋,谭卓雯.边学边查改焕发新动能广西国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J].广西经济,2019(08):14-15.

猜你喜欢

投资管理国有企业对策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