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市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

2020-05-18郝秀国

价值工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东营市研究

郝秀国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命脉,保证企业持续运转的前提条件,基于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构建完整、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最大程度的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进程,使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代。对于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已全面建造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然而部分非中心城市地区,以大中小城市区域为例,交通管理依旧落后,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仍只看重论证,此局面势必会根据社会经济运转而发生变化。文章以山东省东营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展开讨论。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is the basic life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rerequisite for ensuring the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lete and efficien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ll be buil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ll enter a new era. For regions with more developed economy in China, a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tructure has been fully constructed. However, in some non-central urban areas, taking large, medium and small urban areas as an exampl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s still lagging behin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still only focuses on argumentation. This situation is bound to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socio-economic operat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關键词:东营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

Key words: Dongying City;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5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1-0052-02

0  引言

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结合国内现状来看,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营状况可直接影响改革开放与经济晋升的趋势和局面。站在总体角度考虑,现阶段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旧处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底端,不符合构建小康社会需求,同时与运输条件存在差异,运输框架问题严重,少数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理想,交通运输设备优化工作效率较低,地区交通基础设备配套不严谨,管理体制欠缺,投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因素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应从交通运输体系入手,展开周密且详细的探索与说明。

1  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体系的构成分析

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例,其主要构成点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系统分析和全面策划从而倡导并推行符合国民经济与现代社会发展标准,亦或是满足客货用户条件的综合交通网络及运输配置系统。另一方面,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式,从而构建安全、有效的运行及管理编制。此外,全面彰显市场经济法则和“用户选择”、“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价值,从而建造高效能的服务机制。这三个方面的系统是依次运行的,只有创建好硬件系统,才能从根源上确保管理系统与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发展,落实好统筹规划工作,一同建造高质量的服务系统、管理体系、交通设施硬件[1]。

在设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期间应从以下几点问题作出考虑:①该体系在建造期间是否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可否加快经济体系的改良和创新速度。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否满足社会发展因素及条件,有无受到开发问题的影响而阻碍本区域经济运转,亦或是因为投资力度较大而导致资源浪费、效率降低。③该系统是否和本地人员部署比例一致,是否遵从人口数量较为集中的区域交通网络运转速度更快,对于人口数量较少的区域是以运送方便性和覆盖性为目的。④在构造过程中可否满足环境保护规则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网络的设立可否影响了本地区生态及动植物生存、转移效率,有无打扰到住户的生活质量,可否产生污染和噪声。⑤该体系的投入点可否放在资源和资金方面,是不是合理使用公共能源,用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回报。

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前期筹备工作要落实好,使得该体系在设立前期结合所在地区的特性科学采用设立手段及位置,针对不同地形的平原、丘陵、城镇中的交通设施加以筹备和计划,从而统一国家土地空间的操控性步骤。

②具备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其财政资金非常匮乏,无法增设交通网络系统,这时就需要大量资金的维系和帮助。但是经济越落后的地域,首笔投入资金就越难筹备到,相反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在筹备资金方面就越简单轻易。基于此,针对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政府及社会机构要给予足够的启动资金,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完工[2]。

③该项体系的顺利实施不单单要依附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保障,还要有充足的硬件条件,从而供应严谨的管理机制与经营方式,以此展现交通运输网络的成效和质量。就拿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来讲,因为总体资源匮乏,大部分高速公路不能完成高速任务,很多里程限度不超过120公里,而欧美国家往往都可以达到时速更高。除此之外,快捷方便的付费系统建造迟缓,ETC体系的遮盖率不高,高速公路未能实现跨省联网收费,从而降低了交通效率。

④该项体系的作用效果在于使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一体式交通网络通常是由专业的控制中心加以监督和管理,确保观测与管控交通流量,从而合理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和交通疏通。在国内这方面较为落后,特别是城际交通疏通与中心控制力度较弱。

3  东营市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问题

3.1 网络布局不科学

针对东营交通网络体系构建来讲,其网络布局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首先,公路网络在东营基础交通网络体系中占90%,肩负着大量的客运工作,尽管公路交通非常快捷,然而其弱点是运输里程短,极易被天气和交通所牵制。其次,铁路网络覆盖范围小。通常来讲工矿业和轻工业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都要通过铁路,东北地区是基础铁路网络构建的最佳区域,铁路肩负了工业运输的大部分任务,为东北重工业经济带来的可观收入。然而东营市铁路网覆盖率较差,计划2020年才可全面彰显铁路运输的作用价值,现阶段多数工业物流运输是依靠公路货运开展的,预示着公路不仅要肩负客运工作,还要承担货运任务,增加其交通压力。最后,我国航空及航运正处于发展阶段,航空的运输速度最快,以此成为东营市交通网络发展的重点,参照油田机场与试飞机场的优势,东营市拥有构建国际航空枢纽的条件,但是在周围区域,烟台和济南的航空业发展较快,由此东营市航空网络建造会出现重复投资,导致竞争压力过大,以至于少数航空项目在立项环节是否可以获得政府方面的同意依旧存在问题。

3.2 管理体制不完整

针对交通运输管理而言,东营市的体制制度存在部分问题。目前,东营经济水平出现大幅度上涨,使得汽车保有量与铁路运输量明显增加,使交通运输管理较为困难。东营市交通、交警管理人员跟不上交通量快速发展需要,交通管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容易发生管理不到位、不精准等问题。东营铁路、公路、航空、海运分别坐落于各个系统,因为自身基础设施连接不到位,管理体系在交流层面不太顺利,部分管理机构会有不是我管辖的范围就不负责管理的思想,导致东营交通管理体系运营效率很低,很难体现交通体系运输优势。

3.3 投融资路径单一

当资金比较稀少的情况下,要想拿到項目资金就要通过融资手段。现阶段东营市在国内的银行数量较多,是一个分支机构,还拥有自己的商业银行——东营银行,总的来讲银行的融资路径相对较多。但是政府贷款非常繁琐,增加了东营市的贷款难度。一方面,抵押。通常政府从银行贷款是把自己的财政收入进行抵押,然而东营市长期处于赤字状态促使其财政收入根本不具备抵押的资格。另一方面,利用发行债券的手段完成资金汇聚,然而一样会受制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对比的显著逆差,东营在发行债券时有所忌惮[3]。此外,东营市其他融资路径都没有进行研发,无外资银行,企业与民间融资体制还没有建造,导致其交通网络构建资金渠道受到一定阻碍。

4  东营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策略

4.1 优化区域内公路网络部署

在一段时期内,公路依旧肩负东营市绝大多数的客运量以及货运量,所以合理规划东营市公路网络布局,调整不足的地方,同样是接下来创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步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东营市主要针对北部河口区和东南部沿海区的公路网络展开具体的筹备和增设,以北部区域为导向设立东营港疏港铁路、环渤海高等级公路和东营港疏港高速、东吕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的关联路口,最终衍生成区域性的高速公路闭环,重点加强对利津县、河口区等区域交通网络进行建设,不仅加快了本地经济运转速度,处理扶贫攻坚问题,还可减少京津区域到东营港的直线交通距离,缩减运输成本。基于东南沿海一带,应建造东青高速公路扩宽、G220东深线绕城改线和西延至滨州公路、庐山路南延主干线,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东营段)、济南-滨州-东营城际铁路,与黄大铁路、德大铁路、东张铁路想联网,扩容东营胜利机场航班到达城市,密切连接东营市区和胶东半岛东部,充分运用东营沿海旅游资源,连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胜利机场、广利港区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点。

4.2 构建完整的交通运输协调机制

庸无质疑,所有参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工作者,政府部门肩负着重大使命。政府部门不但要结合路网规划和项目建设顺序,还要增设子系统,如收费站、交通标志、监控设施等更应该更好的进行配置与管理。基于此,公路、铁路、航运、海运等层面的运输体系才能有所统一。运输服务对象的分布方式主要以“面”的形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在“面”的基础上展开服务,贯彻“面”的思想加以约束和协作。对此,由政府相关交通监管部门,对大众、监管方、投资方以“点”、“线”、“面”的方式加以整合。应结合市场变化趋势及交通运输状况加以协调。

4.3 大力支持信贷金融政策

相较于其他融资手段,银行融资是效果最佳的一种方法,根据目前的有利局面,交通基建项目还需获得大量的银行信贷,进而用低贷款利率、松弛的还款政策、竞争力度大的经营主动权来完成项目工作。银行融资不会发生类似民间融资的股权问题与利益分配问题,同样也不会出现社保资金问题与公益性基金投资风险问题[4]。所以,东营市政府需站在宏观角度推动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银行的信贷力度,同银行机构一起协商信贷模式,使交通运输基建项目尽可能从银行摄取优质稳定的信贷资源。

5  结语

综上,在环渤海区域东营市是核心经济体系,尽管其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管理服务与济南、青岛等城市还存在差距,然而在后续的投入过程中,遵从原则不断发展,东营市将实现硬件交通体系的升级换代。这就说明,只要从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资金筹备方面入手,东营市构建完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很快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宝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综合运输,2018(8):100-101.

[2]丁金学,樊一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框架体系研究[J].综合运输,2018(9):279-280.

[3]奉鸣,聂向军,何佳媛.交通运输战略规划体系构建探析[J].综合运输,2019(4):244-245.

[4]张亮军.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交通世界,2019(27):111-113.

猜你喜欢

东营市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学生艺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