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

2020-05-18雷俊花

价值工程 2020年11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雷俊花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本文以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和对装配式建筑认知情况进行调研,运用SWOT方法分析装配式建筑在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陕西关中地区农村装配式住宅的建设提出发展对策和措施。

Abstract: U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posed by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rural housing in Gu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housing in Gu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cognitio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n rural areas of Gu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by SWOT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assembly houses in Gu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關键词: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SWOT方法

Key words: rural housing in Guanzhong area, Shaanxi;prefabricated buildings;SWO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1-0022-03

0  引言

八百里秦川腹地中渭水穿过,孕育了陕西关中代代生存的农民,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农村的住宅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代及以前住宅主要以“土木结构”房屋为主,以土木结构的屋子和椿树、国槐或榆树形成的院子构成了这里居民的标配;80年代中期关中农家逐渐富裕起来,新建住宅以“砖木结构”为主,相比之前不仅发生结构的变化还有窗明几净的室内变化;90年代中期新建住宅主要以“砖混结构”为主,且在建设过程中不再是“一家有事百家忙”的形式,初步形成匠工加小工的“建筑队”形式,陕西关中居民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本文以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对陕西关中地区现有农村住宅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方法分析装配式建筑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发展,为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提出发展对策。

1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的现状和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情况,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以现有住宅情况调研为主要目的,第二部分以了解陕西关中地区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情况为主要目的。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81.82%,调研对象为关中地区农村村民。

1.1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现状

通过对90份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具体内容见表1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分析表。

1.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现状数据分析,总结现有住宅存在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严重。住宅结构主要为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均为现场浇筑施工,施工人员以当地农民为主,环保意识差,且无防尘设备,施工过程污染严重。②建设工期长。工期以5-10个月为主,占比达到70%,工期10-15个月,占比达到23.33%,现场现浇,湿作业多,受天气影响大,导致建设工期长。③资源消耗大。现场施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匠工加小工的“建筑队”形式凭经验施工,现场无专业管理人员,导致材料浪费严重。④无统一规划和设计图纸,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调研情况看均无统一规划和设计图纸,部分村庄布局分散杂乱,无抗震设计,墙体无保温措施,节能达不到要求,不能满足国家提出的“四节一环保”政策,建造凭经验,导致空间利用不合理,缺乏舒适性。⑤施工无专业团队,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调研农村新建住宅均无专业施工队,大部分农民认为自建住宅质量较好和好,而实际工程质量由工匠的技术决定。⑥政府无监管,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农村只对宅基地的面积大小和宅基地的数量有要求,对建设在上面的房子没有任何的规定,农民根据自己的想法或经验来进行自建。

2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装配式住宅发展的SWOT分析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审议通过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08-2022)》,规划要求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农村,而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且可以弥补现有农村住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将装配式建筑应用在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的农村建设中将成为今后的建设趋势。

SWOT方法是对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的定性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方向,提出发展对策。

2.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①建设工期短,生产效率高。装配式建筑各构件和部品是在工厂进行提前预制,施工时运送到现场进行安装,在构件连接处进行少量现场浇筑,因此与传统的现场全部浇筑施工方式相比,建设工期可以缩短,生产效率提高[1]。

②设计多种方案,可以实现设计有图纸、有规划。装配式建筑各个构件突出优势是标准化批量生产,设计院可以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喜好设计多套住宅方案,用户自行选择,实现住宅有设计、有规划的统一问题。

③制作标准化,住宅质量高。装配式建筑构件由专业人员设计,专业人员制作,工厂统一管理,生产标准化质量可以得到保障。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在现场吊装,现场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障[2]。

④节约资源,少污染。在工厂预制各种构件时人员和机械设备可以重复多次利用,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现场施工以吊装为主,少量湿作业,减少了固体垃圾、污水排放和扬尘,装配式建筑采用装修一体化,减少装修过程中的污染,在土建和装饰装修阶段现场施工人员大幅减少[3]。

2.2 装配式建筑的劣势

①产业规模低,建设成本高。在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潮流中,2019年陕西地区装配率西安市最高为27.89%,汉中最低为0.3%,与全国同等城市相比中处于较低水平,农村经济更加落后,技术水平更低,产业化程度低,陕西关中地区农村装配式住宅规模还处于空白,装配率低、无产业规模导致装配式建筑成本高于现浇成本,增加的成本主要在预制构件生产费用、预制构件运输费用和现场施工安装费用等方面,限制了装配式技术的发展。

②当地技术标准规范缺乏。国家出台了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技术标准》(GB/T51231-2016)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以及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2),各地区也纷纷进行出台相应的政策,陕西省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落后,现有设计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造节点图集(剪力墙结构)》陕17G13,而针对农村的装配式政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关中地区的装配式政策更处于空白,所以对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推广产生阻力。

③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农村建筑市场中人员以普通的工匠加农民工形成,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构件设计、生产和安装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业的技能人才,且在构件的运输、拆卸和安装等方面更加需要熟练的技术工,才能保证构件的完整性和结构的高质量。

2.3 装配式建筑的机会

①符合当地节能减排政策。陕西关中地区属于冬冷夏热地区,从调研情况看农村住宅普遍没有节能保温措施,造成夏季室内炎热而冬天寒冷,因此夏季需要空调降温,冬天需要空调取暖,消耗大量能量,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生产的墙体内含保温夹层促进节能减排降耗的有力抓手,节能减排的政策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机会。

②劳动力的短缺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机会。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农村里留下的大部分为年龄大或是留守儿童,而且农民农忙时在地里种地,农闲时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导致农村里劳动力同样短缺;另外由于建筑业的大规模扩张,用工价格也在大幅度增加,增加了施工成本,在农村发展装配式建筑同样具有很大的机会[4]。

③政策补贴与支持。国家出台了很多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但这些主要针对城市用地,对农村政策处于空白,随着城市相关政策补贴和支持的成熟,对于农村装配式的发展是一个指导,具有很大的机会。

2.4 装配式建筑的挑战

①农民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不足,接受程度低。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业转型和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逐步在推进,通过对陕西关中农村地区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调查分析看,农民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几乎为零,同时也不看好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发展,一些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对装配式建筑的接受程度也较低,农民已经习惯于现有的现浇结构,因此提高农民对装配式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是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应用的最大挑战。

②缺少完善的装配式产业链。对于农村住宅土地供应为宅基地,各户占地面积相差小,规划布局简单,建设规模小,结构形式单一,在规划设计阶段容易形成标准化住宅模型,生产、施工和安装随之可以形成相应产业链,使得土地供应、规划、设计、生产、施工和安装各阶段相互制约的规模产业链,对装配式建筑总承包单位的提出了挑战[5]。

③政府监管能力薄弱。参与装配式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督查和约束力缺乏,职能部分缺乏具体的措施,各个政府部门协调协作有效机制没有建立,政府给与的各项财政支持不能规范有效使用,绩效不能有效监督和考核,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装配式住宅发展对策

3.1 制订农村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及相关技术标准

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应用有异于城市,为了加强农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立针对农村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借鉴城市装配式的发展经验,制订农村装配式住宅的标准图集及相关标准,逐步形成以部品部件设计标准化带动生产、施工、安装、使用标准化的技术体系。

3.2 建立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增加宣传力度

由于装配式建筑认知和接受程度低,政府应以此为契机采取财政资金扶持政策激励建立试点示范农村住宅工程,同时鼓励、扶持具有条件和积极性的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在试点示范农村形成示范引領和带动效应,让农民真真实实得到实惠,同时使得上下游企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格局,在农村地区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3.3 形成规模产业提高装配率,降低建设成本

建设成本是农民关注的重点,而提高装配率并形成产业规模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建立从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和装饰装修一体化建设,不断整合各个阶段的资源,以提高装配率形成装配规模。

3.4 加大力度培养装配式建筑人才,为企业助力

对于目前现有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技能培训,通过会议、专项培训、技术交流和试点工程进现场学习等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助力。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设生态、绿色、节能的新农村,以及建筑业产业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住宅应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并给出发展对策,从而实现梯度推进陕西关中地区住宅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帅,郝生跃,任旭.我国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1):7-11.

[2]戴超辰,徐霞,张莉,等.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SWOT分析[J].建筑经济,2015,36(2):10-13.

[3]王泽荣,尹超.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在酒泉地区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7,5:89-91.

[4]武振,刘洪娥,武洁青.我国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状况概述[J].住宅产业,2016,12:37-41.

[5]史玉芳,康坤,王秀芬.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11):6-9.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
房企集体推进“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心得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应用及展望
浅议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对策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议绿色羊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