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员培训模式研究
2020-05-18何誉婵罗元王惠莹毛海军
何誉婵 罗元 王惠莹 毛海军
摘 要: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瓶颈制约。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人才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当前人才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此同时,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训方案,以期以此突破人才瓶颈制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族地区;人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0-0121-01
一、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兴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乡村地区的振兴显得更为重要。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提高人才素质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的具体部署。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区域。2018年贵州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该地区总产值为1 036.62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7.9%。然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0.4%,农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当地农村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另外,2018年年末当地常住人口353.8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4%。在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人口的质量却普遍偏低,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人才现实状况
1.农民受教育水平低。黔东南州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黔东南州只有3所高等教育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很少。经走访调查发现,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农民绝大部分处于初中学阶段,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2.当地人才现状。黔东南州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全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仅占总人数的8.25%,具有高级职称的仅有1 507人。该地区人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人才分布也不均衡,人才在教育、卫生行业的偏多,缺少在农林渔业等行业方面的人才。
3.村组干部老化弱化,素质水平较低。据调查,当地多数村的村长、书记和主任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有的甚至在60岁以上。不仅领导干部年龄大,还存在领导干部普遍素质较低的问题,他们工作缺乏创新型和前瞻性,很难承担起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的重任。
三、针对当前人才发展现状提出的解决对策
1.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开展成人教育、深入教育、专门教育。通过抓好“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增加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农民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农民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别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进行引导和扶持,着重于构建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相互关联的培养方向,加快其向现代职业农民的转变。
2.政府政策支持激励,加强人才教育。政府提供一定政策支持。创造本地人才的良好成长条件,对获得特殊成果者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摸清底数,健全本地人才数据库。在建立的高层次人才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触角,健全网络,坚持一人一表、一人一档,建立详尽数据库。
3.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育年轻干部。在管理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针对“软弱散”开展组织和个人自查自纠工作,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及时开展不合格党员教育引导和处置工作。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落实干部工资待遇,建立村干部社会保障制度。基层企事业单位要有目的地选择培养目标,依靠老一辈技术人才发扬传、帮、带的长期培训班。
四、人员培训方案
1.培训需求分析。一是组织分析。贵州省空气污染程度小,环境优美,决定了贵州省黔东南州经济发展侧重于农业和旅游业。因此,培训的重点在于人员经营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二是任务分析。对农民进行知识技能培训,提升其自身素质;对农村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对党组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干部素质。三是人员分析。农村生产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生产技术的指导;农村专业人才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村组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2.培训计划。一是针对农民的培训。首先,在黔东南大部分农村地区有很多的青年农民,当地可开展农校,对青年农民进行培训,注重创立专业技术班、短期训练班。其次,要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聘请专业人员重点培训农村的种田技术人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与种植和养殖人员等,增强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技能。专业人员与农民一起深入到田地里,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二是针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村人数占比较大,但也有一部分人掌握农业专业技术。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旨在提高农民自身技术技能,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总体素质,最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针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主要由政府主导培训,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专业培训机构提升其专业生产技能,当地可定期派送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到对应的部门进行挂职锻炼。三是针对村干部的培训。一方面,针对年长的村组干部进行培训。通过政府主导指派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加强法律法规政策、新时代科学发展理念以及干部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针对年轻的村组干部进行培训。严格制定干部标准,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选拔出能力突出、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
3.培训实施。一是实地培训。安排培训者和培训对象抵达培训目的地,介绍培训项目和活动范围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培训活动结束后,由培训对象进行感受描述,总结启发与感受。二是面授讲课。发放学习资料,由培训讲师开始授课,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向培训对象发放并回收问卷,用作培训效果评估的依据。三是网络教学。建立市、县、乡、村、户五级网络服务体系,通过网络媒体传授培训内容,抓好典型,以点带面,稳步扩大培训效果和辐射面。
参考文献:
[1] 徐爽,郭小文.乡村人才培训模式研究——以达州市达川区为例[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4):43-46.
[2] 张庆香.崇明县农业人才培训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3] 黄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5):28-30.
[4] 赵士鹏.夯实县级农广校助力乡村振兴[J].农民科技培训,2018,(4):13-14.
收稿日期:2019-10-28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201912026002)(课题组成员:何誉婵,罗元,王惠莹,胡婷婷,张艳清,毛海军)
作者简介:何誉婵(1998-),女,吉林敦化人,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指导教师:毛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