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

2020-05-18杜喜荣彭喜保

知与行 2020年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大学生

杜喜荣 彭喜保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主场地,有责任和义务强化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人为贵、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刚健有为、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崇德向善、修身为上的道德,自觉天人合一 、和谐有度的理想境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仁爱品德,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擔当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互助合作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与人为善、道德自觉、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以,这项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严重,需要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格,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联动,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家族人文精神,通过学校教育升华人文精神品格,通过社会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最终形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倡导“仁者爱人,和谐有度”的交往准则,“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个体自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1-0057-0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儒家文化,其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都体现出丰厚的人文精神,从这方面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1]习总书记在这里强调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它与现代人文精神高度契合,对提高人文情怀、塑造人文品格都有重要意义。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场所,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功能的重要体现。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提升大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则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人文”的概念所要表达的内涵及其与此相关的问题。“人文”一词有不同含义,我国《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解释:“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最早见于《周易·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精神揭示人的主体精神,追求一种属于人的存在方式,维系并提升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本文中统称“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注重“天人合一”中的以人为本为根基,关注人的价值尊严、追寻人生意义、注重人伦道德、以仁爱为支撑、追求崇德向善、重视群体和谐的思想学说和理论,体现了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中国优秀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归止文明的方向、归止至善的良心、归止做人的道德、化成天下的责任、关爱人民的权益。”[2]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通的。

(一)以人为贵、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

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探讨“人之为人”而展开的,着重强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突出“以人为贵”的内涵。

1.“以人为贵”彰显人的主体价值定位。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中:“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肯定天地万物中人是最伟大的存在,《荀子·王制篇第九》中:“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指出了“人为贵”的理由,汉代大儒董仲舒也从“人副天数”“天人感应”的角度肯定了只有人和天(万物的最高主宰)是相感相通,凸显了人独特的价值。邵雍直接肯定:“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上》)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一致把人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只有人才是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导入神学崇拜,凸显了人的主体价值。

2.“仁者爱人”提升人之为人的品格。传统人文精神倡导“仁者爱人”。包含“亲亲”“仁民”“爱物”三个层次。首先“亲亲”是指关爱自己的亲人,从孝敬父母开始,第一个“亲”是动词,意思是尊敬孝养,第二个“亲”是名词,此处专指父母。“亲亲”是“仁爱”的起始,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能去爱他人?故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其次是“仁民”,即“爱人”,指超越了亲情范围的对普通民众的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上》) 墨子“爱人如己”。(《墨子·兼爱》)及韩愈的“博爱之谓仁”,(《原道》)提出用爱心对待他人,实现了由近及远的爱的升华。再次“爱物”,即“爱自然”,是把仁爱的范围扩展到自然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是“仁爱”思想的最高层次,提升了人之为人的品格。

(二)刚健有为、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

传统人文精神倡导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人生一世,一定要有所作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是这种精神的最好体现。

1.刚健有为体现出来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古代志士仁人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以追求自我完善为基础,不仅把家庭治理好,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治国理政平定天下,造福百姓。为了人生目标的实现可以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并矢志不移,不仅不把人生困境当作负累,反而当作对人的历练和财富。“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报任安书》)正是这种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

2.勇于担当表达出来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终极追求(《论语·卫灵公》);孟子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的豪迈气概;范仲淹抱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忧国忧民情怀;张载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的责任担当,体现的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为了责任和使命,可以承受磨难与挫折。“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三)崇德向善,修身为上的道德自觉

重视道德教化、强调修身为上是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讲道德,弥漫在文化的一切领域。正如梁漱溟先生指出的:“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统括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气氛特重,确为中国的事实。” [3]

1.人性向善的道德定位。孟子认为人生向来具有善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甚至把人与动物的区别定位在是否具有善性上,“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告子上》)如果没有了善性,也就没有了为人的资本。“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肯定人的道德性,不善则是人自我放逐堕落的结果,这就把做什么样人的选择交给了人自己。为了维护人的道德尊严,名利地位甚至生命都可舍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因为人的品德的高洁,面对德位之间的背离,坚守德的重要性,当利益与仁义冲突时,仁义在前;生死与道义冲突时,道义在前;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傲气,举起了“以德抗位”的旗帜,对后世中国精神的塑造具有极大影响。

2.修身为上的道德自觉。传统人文精神要求人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礼记》)孔子认为,修身全靠自己的意志,“吾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靠不断反省自己不合道德的言行来保持自己的德行,而孟子则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只要“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可成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的“大丈夫”。为了实现道德自觉,传统人文精神倡导“慎独”。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們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坚持“知行合一”“学行不二”的道德实践宗旨。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和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很好地体现了“慎独”的要求。

(四)天人合一 、和谐有度的理想境界

1.天人合一,是传统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活天地间就应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本是一个整体,天和人都是其中的产物。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意思是人效法天地,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则倡导天人合德思想。《周易·乾卦·文言》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将天地之道内化为人德,把天地无私之德与人的道德性结合,因上天有“好生之德”,人也应该激发爱心、以德配天。无论是自然和谐还是天人合德,其实质仍然是以人类的和谐、幸福为终极目标。自然界哺育万物,人类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万物各有规律,各安其位,人顺势而为,和谐统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形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就是理想的天人合一。

2.和谐有度的“中庸之道”。传统人文精神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忠恕之道”是最理想的方法。“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宽容,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当然传统人文精神追求的和谐,也包括实现方法的和谐,中庸之道就是追求一种最恰当的方法。“中庸”一词,理学家朱熹在其著《中庸章句》中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是“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是普通,平平常常。通俗的表达就是做任何事情应该把握一个“度”,既不过分,也无不及,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由此可见,中庸是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一种理想方法,虽然这种理想方法是很难把握的,但渴望这种理想方法的存在并努力去践行应该是可行的。通过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们处事恰到好处,是传统人文智慧的集中体现。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主旨是塑造人之为人的特有品德,体现人的自尊自爱自强,并激发人作为社会道德人的集体意识和家国情怀等,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人格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必须坚持“文以化人” , 注重内化, 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4]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仁爱品德

传统人文精神的底基是人性本善和仁者爱人,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从关切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升华到关爱他人与万物。即“亲亲”“ 仁民”“ 爱物”。这种仁爱品德的培养有较强的实践性,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广到爱他人、爱万物,进而形成仁爱品德。现在的大学生仁爱品德普遍有待提高,表现为没有爱心、不懂感恩,对父母的付出自认为理所当然;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大学生人文情怀缺失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根本上反映出的是其内心世界的空虚与冷漠。因而,通过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来培养亲情孝道;通过学习墨家思想学会同情关爱他人,通过学习孟子的思想去维护人的善性,激发人的自尊自爱品德等,经过长期的浸润熏陶,就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近年来,经常在网络或各大媒体上看到大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自杀的新闻,其实不论自杀行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是蔑视生命、对人冷漠,还是叛逆人格、报复社会,追根溯源都是人生意义的匮乏感。没有责任心、没有付出的人是很难体悟到人生幸福感和自豪感的;没有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是人生消极的最大诱因。“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人生价值观的偏离。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困惑,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传统人文精神强调责任担当,做人要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丈夫”,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着重强调把个人的能力和才智运用到对整个社会幸福的追求之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方面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心,懂得付出而提升对幸福的理解,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追求高远的人生境界。

(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

现代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也存在缺乏道德自觉、道德底线比较脆弱等问题。用优秀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培育学生的道德自觉,让学生明白人之为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做人就要做到“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以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自豪,鄙视一切不合道义的名利富贵,抵制随心所欲,克服自私自利,倡导自尊自爱,为培养品德高洁的人奠定基础。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互助合作观念

现在的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更容易形成孤立霸道、自我中心的认知,不懂得与他人分享,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甚至很难交到朋友,处理矛盾时只顾自己利益,难以做到为他人着想,自私狭隘意识严重。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传统人文精神的培育,将传统人文精神倡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相处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方法,追求中庸的处世智慧,强调“无过无不及”的矛盾解决办法等内容传授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进友谊,掌握最恰当的处事方法,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培养互助合作观念,学会融入社会,与人和谐共处,促其健康成长。

三、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路径

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其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与人为善、道德自觉、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长期封建思想的统治,使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严重缺少法治根基,这不仅反映在历史文化上,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5]这里的法治根基其实就是讲的传統社会儒家统治中的人文精神和规范制度的缺失。许多高校的人文教育仅仅停留于传授文、史、哲等人文知识层面,无法上升到情感交流、生命对话、人生感悟等“体道”“悟道”的人文精神层面。[6]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一)家庭教育是第一课堂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教育,通过确立家庭基本价值观的家训、家庭关系具体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家规以及体现家庭整体道德风貌的家风来形成一个家族的精神风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苏氏家规家训》;南宋《朱子家训》;清代《曾国藩家书》等都是优秀家风传承的典范。通过立家规、严家训、树家风等方式不断影响后代的为人处世、价值追求。家族的孝心传递、仁爱品德、诚信作风、睦邻友好、和合为上等都可以通过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代成人立事。如《颜氏家训》中把读书做人作为家训的核心,“诚孝、慎言、检迹”是读书问学的目的;将大贤大德之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并且“心醉神迷”地向慕与仿效他们;强调家长要成为子女的典范,要在细小的生活礼仪中树立“士大夫风操”,持家要“去奢、行俭、不吝”等等,这样就能很好地塑造家庭教育的楷模,这样就能成为家庭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源泉。

(二)学校教育是主阵地

学校的育人功能,决定了学校在培育人文精神中的独特作用。 首先,要培育具有人文情怀的教师队伍;其次要科学合理设置具有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的课程;再次注重建设具有浓郁传统人文精神氛围的校园文化等都是强化大学生人文品格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将人文素质培养贯穿始终,无论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还是组织文化社团,都要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特别要在校园文化中体现传统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作用,通过参加国学教育、历练书法、学唱传统戏剧、学画中国山水画等活动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和影响。以传统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墙裙、以古代名人名画、格言警句为主要内容的励志走廊等形成都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的品质在“润物无声”中发生质的升华。

以学校作为主阵地,诵读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论语》《增广贤文》《中庸》《大学》《孟子》《诗经》《成语接龙》《唐诗宋词精选》等都可以作为中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教材,也可以作为高校大学生继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因为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习、积淀、内化、最后升华为精神品格。通过大量反复的诵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修养身心、自强人格。“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诵读经典,与古代圣哲对话,汲取智慧,提升人文情怀。

(三)社会教育要营造氛围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为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重要机遇。孔子学院的设立、国学班的开设、经典诵读班的诞生等形式都体现了社会方方面面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给予的重视。教育部早在2014年3月,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如何分阶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等,为大学生学习传统人文精神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主流价值的选择、接受和认同的过程。[8]优秀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聚民心、强国力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有之义。从国家层面来说强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从社会层面来说倡导“仁者爱人,和谐有度”的交往准则;从个人层面来说要求“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个体自觉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都可以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保障。

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统一起来,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关怀渗透进来,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对接,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和发展逻辑,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使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在新时代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凸显具有人文底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9]

[參 考 文 献]

[1] 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2]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张岱年.玄儒评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4] 唐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求索,2011,(2).

[5] 彭喜保.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 彭喜保.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新发展[J].知与行,2016,(7).

[7] 彭喜保.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引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7,(4).

[8] 彭喜保.提升公民法治意识之路径探析——以核心价值观为视角[J].知与行,2017,(5).

[9] 王欣瑜. 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重塑[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3).

[10] 石银. 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对当代青年德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

〔责任编辑:崔家善〕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大学生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