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中“底线思维”的运用

2020-05-18黄梅李淑文

知与行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黄梅 李淑文

[摘 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是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发展传统经济“无底线”、利用自然资源“无底线”、破坏生态环境“无底线”、滥用科学技术“无底线”和人的消费需求“无底线”的局面。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有底线、资源利用有底线、生态环境有底线和科技运用有底线,同时更要坚守法律道德底线,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底线思维;工业文明;“无底线”

[中图分类号]P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20)01-0016-05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1]20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努力为人民提供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以满足人民更高的需求。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蕴涵着历史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丰富的思维方法,笔者主要是对底线思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运用进行探究。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慢慢“变质”,要求反思工业文明的“无底线”行为和思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2]288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发展,坚持生态法治与生态伦理相结合,努力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底线思维

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运用好底线思维,先要进行概念界定,了解什么是“底线”,什么是“底线思维”,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底线思维”,才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一)“底线”

“底线”一词最初含义是指运动项目中的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篮球比赛场的边界线,打出边界即为违规,不得分;汉语词汇里解释为“最低的限度,必要条件”。后来被引申到社會生活的多个领域,如不能超越权利的权限和义务的责线,或是实现某事的最小目的值,心理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值等。“底线”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表现出来就是“度”的问题,即事物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反映的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通俗来说就是,事物的量变保持在一个范围,不超过引起质变的那条底线就还是原来的形态,一旦超过引起质变的临界点性质就发生改变,变成新的事物。“底线”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我们所坚守的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安全底线和需求底线,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一种思维技巧、一种典型的后顾性思维,它强调要着眼于负面后果认识和分析问题,做好最坏打算,树立忧患意识,防患未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底线思维是指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3]“底线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以底线保证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把底线思维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并将其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党员作风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去。底线思维方法要求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坚守底线,树立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底线思维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2]237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保护红线是习近平对底线思维的成功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红线, 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5]生态红线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生态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提出来的。我们要严守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本是一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把不损害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雾霾、沙尘暴、泥石流、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带来的环境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2]237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伤害的只会是人类自己。

新时期,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对环境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党中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让自然更加宁静、和谐、美丽。在实践过程中,生态红线的划定要综合分析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地制宜,红线的划定绝不能超出资源承载力和当地环境容量。同时,要完善红线监管体系,把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一体化落到实处;设立与目标红线相对应的生态治理责任红线,让坚守生态红线有保障。生态红线的划定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问题,有利于实现资源和国土空间利用最优化,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近代工业文明中的生态“无底线”

人类文明经历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其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是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原因。我们无可否认,近代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飞跃,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人类的“无底线”行为:发展传统经济“无底线”、利用自然资源“无底线”、 破坏生态环境“无底线”、滥用科学技术“无底线”、人类消费需求的“无底线”等。这些“无底线”行为给大自然带来了巨大伤害: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资源浪费等。

(一)发展传统经济“无底线”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人的欲望无止境膨胀,沉迷于追求物质利益,利用机器大生产对自然进行了疯狂“掠夺”,为了发展生产,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人类(特别是资本家)对大自然进行了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个时期,人类把自己看成是大自然的主宰,主张“人类中心论”,认为人类能够操控自然,便肆无忌惮地开发、利用和浪费自然资源。把发展经济当成是人类最终的追求,他们只知道一味向大自然索取,却没有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经济是发展了,但也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最后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人类完全没有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与自然本就是生命共同体,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其坚实的后盾。

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采用的是单一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发展模式,主要靠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发展。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环境自身净化的能力削弱,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更加突出。在发展过程中,主张“先污染、后治理”,表面上经济是发展了,但是忽略了治理成本的问题,治理成本的技术难度和成本之高使得经济效益降低,更重要的是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利用自然资源“无底线”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资源的需求更是成倍增长。首先,土地是人生存的基本需要,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其对住房的需求增加,人们对土地进行大肆改造,导致耕地越来越少。其次,生产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为了发展生产,人类毫无顾忌地开发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为了争夺资源,人类不惜发动战争,加剧了生态危机。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是无底线的,但是自然资源本身是有限的,一旦“不可再生资源”被人类消耗完,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将面临终结。人类对自然资源这种“无底线”利用的行为,给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最终伤害的也是人类自身。

(三)破坏生态环境“无底线”

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工业文明时代也是机器、能源时代,机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排放,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加剧了生态恶化。工厂的扩建和资源的开采,致使土地资源减少,还破坏了动物生存的家园,加快了生物灭绝的速度;过度砍伐和开采加剧了沙尘暴、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废弃物的排放和人类其他活动使得空气质量下降,酸雨、雾霾天气频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加快了全球气候上升,进而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此外,随著生产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生产和生活垃圾的胡乱堆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这些破坏生态“无底线”的行为,使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恶化。

(四)滥用科学技术“无底线”

工业文明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在促进人类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人类对科技的滥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边缘化。人类对科技的滥用究其根本原因是人类错误的科技观,科学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科技带来的大工业化生产占用了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大量的耕地被占、树木被砍伐;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水源污染,废弃物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枪支和其他一些科技化的武器的生产加剧了战争的爆发,继而造成生态破坏;一些新的高科技捕猎产品的使用加快了生物灭绝的速度,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了对立。

(五)人类消费需求的“无底线”

工业文明时代,生产的社会化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进而促进了人们的消费。根据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过来促进生产,于是消费主义观便把消费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和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这种错误消费观下的消费必然走向异化。异化的消费观中消费的目的并不是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再生产、虚假消费和无止境膨胀的消费欲望。人类这种肆意挥霍的消费导致资源浪费、加剧了环境的污染。错误消费观的另外一个体现是人们虚荣心作祟,为了表现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购买的产品还没有用完,甚至有的买回去并没有用,或者觉得过时了就马上换新的,这种一次性消费观加剧了资源的浪费。消费欲望的无止境加快了生产的无止境,更加快了资源开采的步伐,最终加剧了生态危机。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底线思维的运用

工业文明在带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新时代,我国要建立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强国,生态作为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求我们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5]在汲取前文明时期的教训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2]237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运用底线思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

(一)坚守经济发展底线,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2]233牢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始终要依靠生态这棵大树,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严守生态经济发展底线,绝不能突破发展底线,否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环境问题。要认识到,坚守经济发展底线就要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先进集体或个人,开启榜样模式。其次,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努力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证生态之树常青,就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坚守资源利用底线,处理好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消耗巨大,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资料。人在实践过程中,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但是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过度开发和滥用,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要合理、有度。如果人类继续对资源“无底线”地“掠夺”和利用,必然会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

结合当下,我们要坚守资源利用的底线,处理好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国虽地大物博,但是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已不多,资源供给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资源总量的分类统计,同时,要做好经济发展和人的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的分析统计和预算,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划,做好资源的分配,引导人们合理消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努力找到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点,制定合理的方案,把市场和政府结合起来,引导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最大化。此外,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转变粗放型、低效型经济发展模式,朝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方向发展。最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落实到现实中去。

(三)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对大自然肆无忌惮地进行“无底线”的破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生态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守生态环境底线,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6]人产生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就是在保护自己;反之,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就等于是人类对自己的伤害。首先,人类要尊重自然,尊重是人与自然相处时要秉持的首要态度,人类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绝不能产生自我优越感而凌驾于自然之上。其次,人类要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最后,人类要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保持生态平衡。

(四)坚守科技运用底线,加快绿色科技创新与发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科技的滥用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促使我们要反省:“人类对科技的运用是否合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运用,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守科技运用的底线,加快绿色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用绿色科技造福人类。绿色科技创新就是坚持“环境友好”,目的是减少、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首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倡导绿色创新、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等理念,提高人们的绿色科技意识。其次,践行绿色科技发展理念,表现为加大对绿色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把绿色科技投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去,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优化生活环境。再次,要完善绿色科技监管机制,严格筛选合格的绿色科技产品投入使用,优化绿色科技的运用环境。坚守科技运用的底线,实现绿色科技的创新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五)坚守法律道德底线,把握好生态法治与生态伦理的结合

一个社会的运行与发展总是离不开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工业文明时代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无底线”行为,就是因为缺乏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把生态法治和生态伦理相结合,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保障体系。

首先,要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210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体现,科学的制度需要依靠法律保证实施。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规范化、系统化,设立符合生态系统规范的文明规则,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地位纳入宪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规范化,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的实施;坚持在实践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司法的作用,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秩序,司法作为社会公平正义最后的防线,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强化环境资源司法运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埋下最后的防线。

其次,要加强生态伦理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改造世界,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保护生态环境要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积极开展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观教育,让人们从思想上,进而到行动上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人們要始终坚持在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框架内行事,绝不能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把生态法治与生态伦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刚性约束与柔性教育的作用,始终坚持在底线思维的引导下建设生态文明。

新时代,我们要牢记使命,坚持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更美的生态环境。坚持底线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运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杜绝“无底线”行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奋斗。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80.

[4] 刘建伟.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蕴含的四大思维[J].求实, 2015,(4):19.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责任编辑:刘 阳〕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
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
古丈毛尖制茶工艺的调查报告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的意义
浅析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