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怪不怪比目鱼
2020-05-18杨传芝
杨传芝
“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此话出自中国的第一部词典《尔雅》。比目鱼两只并行的眼睛是其最大的特点,至今“比目”二字已成为比目鱼的代指。因此,比目鱼也被列为五大奇兽之首,号称“东方比目鱼”。
忠贞爱情的象征
比目鱼是两只眼睛长在一侧的鱼,世间罕见,在信息获取仅靠口耳相传的古代着实让人费了很大的心思去研究。在科学知识匮乏的年代,古人揣测此鱼单侧有眼必定生活不便。后来,古人又观察到一个差异,同为比目鱼,有的眼睛长在左侧,有的则长在右侧。他们便认定二者必为一雌一雄,在生活中相互结伴,亲密地紧贴在一起,有眼的一侧都朝向外,这样便解决了生存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便有了“两片相合乃得行”之说。
后世从比目鱼“合而后行”的想象中得到了启发,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赋予比目鱼,认为比目鱼象征着夫妻和睦恩爱,同心协力,永不分离,继而留下了许多吟颂比目鱼的佳句:“凤凰双栖鱼比目”“得成比目何辞死”等。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还借此寓意写了一部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剧名就叫《比目鱼》。即便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比目鱼不必“合而后行”,但其关于忠贞爱情的寓意已然演变成一种文化象征。
比目鱼眼的进化历程
不仅古人对比目鱼这双不对称的眼睛感到疑惑,现代人也同样好奇比目鱼的鱼眼为何生得这般奇特。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比目鱼眼的进化历程逐渐浮出了水面。其实,比目鱼这双奇特的眼睛并非与生俱来。刚出生时,小比目鱼与普通的鱼没有任何差别,眼睛也是对称地生在两边。大约经过20多天,小比目鱼长到1厘米大小时,它的眼睛开始乾坤大挪移;一侧的眼睛慢慢移动到头的上方,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靠近另一只眼睛时方才罢休,最后齐头并进演变成不对称结构。
比目鱼在水中不像其它鱼类那样脊背向上,而是有眼睛的一侧向上,侧着身子游泳。它经常平卧在海底,在身上蒙一层砂子,两只眼睛悄悄地露出来等待猎物,同时也可躲避天敌的追捕。这样一來,比目鱼两只眼睛在一侧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这一切都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
左口鱼与右口鱼
全世界的比目鱼共有16大类,700多种,且各具特色,有几近圆形的、长椭圆形的、长条形的,但总体概括起来有两大显著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眼睛全部在头的一侧,只不过有的在左侧,有的在右侧;第二个特征是体色,有眼睛的一侧有顔色,无眼的一侧体色为白色;身体有顔色的一边凸起有鳞,另一边扁平无鳞且光滑。比目鱼根据眼睛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左口鱼和右口鱼。左口鱼,眼睛朝左边长,属鲆科,下含20个属。右口鱼,两眼长在右侧,为鲽科,下含29个属。在欧美一带,海域宽阔,那里的比目鱼长得个头比较大,比目鱼的眼睛通常位于身体右侧,多属于右口鱼,个体重量通常为5~50千克,长度可超过2米。
“多宝多福”比目鱼
中国的比目鱼种类共有154种,在北方被统称为偏口鱼,江浙等地习惯称其为比目鱼,在广东则唤大地鱼。比目鱼食肉、喜冷水,由于肉质细腻、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污染较少,深受消费者欢迎。又因其性情温顺,游速也比较慢,近几年迅速成为海水养殖的主力军。
大家最熟悉的比目鱼要属多宝鱼,其学名大菱鲆,为左口鱼。此鱼原产于大西洋北部、黑海和地中海的海水或半海水海域,身体几呈圆形。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被引进中国山东、福建等水温较低的地区养殖,是目前我国的主要经济鱼种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多宝鱼”来自其英文名Turbot的音译。
另外,生活中常见的比目鱼种类还有龙利鱼和偏口鱼。龙利鱼,学名半滑舌鳎,俗称鞋底鱼、踏板鱼、牛舌头,为左口鱼。因其外表极像鞋垫子,也有不少人叫它“鞋垫子鱼”。因形似箬叶,有的地方也称“箬鱼”。偏口鱼,学名褐牙鲆,呈长卵圆形,是北方多地对比目鱼的代称,多产自黄海、渤海海域。
味美少刺的白肉
比目鱼为名贵的海产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食用鱼。比目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较少,属低脂高蛋白鱼类,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 钙、磷、钾等营养成分,还富含DHAC(二十二碳六烯酸),经常食用可增强智力。除被用来制作菜肴外,比目鱼还常被制作成鱼罐头,它的肝脏还可以提炼出鱼肝油。中医记载,比目鱼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之用。但多食动风气,有风湿病者勿食。
我国各地对比目鱼的喜好和烹饪方法皆不同。比较出名的地方特色有天津的“官烧目鱼”,选用半滑舌鳎鱼,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广东名小吃“上汤云吞”,不仅云吞里要加入大地鱼,汤也是要加大地鱼熬。熬汤的大地鱼是比目鱼的干制品。比目鱼干是粤菜中用得较广的调味辅料,用其熬汤可增加鲜香味。粤菜“清蒸多宝鱼”肉质洁白鲜嫩,且胶原蛋白丰富,味美而肥腴,口感独特。
因比目鱼鱼刺少,易剔除,肉多,肉质白嫩,无论是清蒸、红烧、刺身,均成美味。您不妨也买来一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