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课堂 回归生活

2020-05-18胡惠琼

考试周刊 2020年39期
关键词:学习热情回归生活思辨能力

摘要:走进课堂,回归生活,它不是一句空话,而应是确确实实地爱,真真正正地植入师生的教学生活中;走进课堂,回归生活,能深度推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走进课堂,回归生活,能发展学生一分为几的思辨能力;走进课堂,回归生活,能巧妙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

关键词:走进课堂;回归生活;学习热情;思辨能力;引导方法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真实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方能彰显“求真”理念。遵循孩子生活的逻辑,以孩子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孩子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但我们的教学真正走进生活有几分呢?事实怎样?

当走进真实的教学课堂,我们会有这样的发现:课后把自己写的“安全小贴士”贴在树上、墙上,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试问一下,课后孩子们真的贴了吗?即使真贴了,有几个人能认真地看明白;即使看了,有谁真的被触动了?被触动的人中,谁真的能纠正自己的行为呢?教学中类似的情况还少吗?这样的教育是否有些想当然、一厢情愿?课堂让学生真正融入生活中吗?

走进生活,回归生活,它不是一句空话,而应是确确实实、真真正正地植入师生的教学生活中。如何走进生活呢?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 走进生活,深度推进学习激情

《我的手儿真干净》这节教学,当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洗手,如何正确洗手后,我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着重引导孩子们回归生活,养成习惯。我没有在课堂的结束之前简单地说,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正确洗手,请爸爸妈妈也来监督一下。而是设计家庭情景表演,学习目的性强、针对性强。在随机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补充,参与进来,孩子中交谈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这堂课富有情趣,富有成效,富有生活气息,生活体验真实。

情景如下:师(同学们学习真认真,假如回到家,爸妈问你,老师这节课教什么?你该怎样回答呢?谁愿意上台试试。)(师当场扮演妈妈)

生(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回家):妈我回来了。

妈:哦,宝贝,先把书包放下,今天一定很认真上课吧,今天有×老师的课吗?

生:有。

妈:今天老师教些什么呢?

生:怎样正确洗手。

妈:宝贝,你看妈妈这双手这么干净,还用得着洗吗?

生:表面看是干净的,实际上面有很多細菌呢!

妈(假装吃惊):细菌?我怎么没看到?

生(一本正经):要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的,上面有很多的细菌呢!

妈:哦,要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呀!我们天天都在洗手,谁不会洗呀?还得老师教吗?

生:真正会洗手的人并不多!(一字一顿,强调人不多)

妈:那你来教教我吧!(生边教边纠正)——洗手方法的再次强调,重点巧妙突破,孩子教得带劲,妈妈学得认真。

妈:既然保持手的干净这么重要,反正我没事干,那我就一会儿洗一次手,一会儿洗一次手。

生:不行,小心患上强迫症,又浪费水了。

妈:宝贝,妈妈真高兴,你上课学得这么认真。(捏一下小脸蛋)

教学中,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关于如何正确洗手学生记得牢,学得开心。

紧接着,我故意放慢语速,一字顿地说:我现在要公布一个好消息。学生马上又来了精神,纷纷调整坐姿,竖起耳朵。我又故意卖了个关子:这个消息过了明天就有些遗憾。学生的学习欲望再次被调动起来。接着,我还是不直接说出消息,而是来了个问题:今天是几月几号?今天是什么日子?(真凑巧,教学当天就是世界洗手日)学生一是不清楚,我马上慎重公布:今天是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相信,同学们一定记得牢,又学得有纪念意义。

最后,我又巧妙地让孩子们回归生活:现在我要给大家一个光荣的任务,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生齐生说愿意)从今天开始,回家后当个小警察,用你们这双火眼金睛悄悄观察爸爸妈妈是怎么洗手的。接着,小警察变成小老师,教会他们正确选手。我不信,他们一次没学会,几次还没学会?我也不信,他们一天没学会,几天还没学会?能做到吗?(生:能!语气铿锵有力)

直到下课的前一分钟,学生仍然激情饱满地沉浸在浓浓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他们已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下节课,我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反馈他们如何教会父母洗手的情景,父母的行为转变,真正地让孩子们的良好行为融入家庭生活中,水到渠成地体现了《课标》“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理念。

二、 走进生活,发展一分为二的思辨能力

教学《危险在哪里》远离危险这一环节时,有的老师会设计模拟生活情景来教学。如,情景一:陌生人问路时(引导孩子,当有陌生人请求帮助时,可以让他们去找大人去找警察,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情景二:陌生人来敲门时(引导孩子,社会上好人多,但也有坏人,我们绝对不能轻易为陌生人开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们常常一面引导孩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成美好的人间”,一面又在教会孩子过度警惕陌生人,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现实中,孩子被拐卖、被骗走的现象确实存在,让人揪心不已。教给孩子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并没有错,但生活中,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吗?当陌生人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真的冷漠甚至冷酷无情吗?因此,教给孩子“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思辨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

教学“模拟情景,远离危险”这一环节,我只设计一个情景教学,但把这情景一分为三(A、B、C),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初步教给孩子面对实际生活具有“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思辨能力。具体情境如下:(要不要给陌生人指路)

情景A:一个年轻阿姨从小亮家的店门口经过,她问:小朋友,福景小区怎么走啊?小亮给阿姨指了方向,可阿姨还是不明白。她说:小朋友,你这么乐于助人,要不,你带我去吧,谢谢你。

师问:小亮可以给阿姨带路吗?

生:不行。

生问:为什么?小亮认识那个阿姨吗?

师:不认识啊,那能随便带路吗?危险在哪里呢?

生:可能被骗走,再说,她有手机可以自己导航的。

师:同学们,看来给陌生人带路太危险了!

情景B:一位乡下老奶奶带来好多他孙子爱吃的鸡蛋。她之前已经来看孙子好几回了,每次都是儿子开车来接的。今天儿子没空,她就凭记忆走,可走着走着,却迷路了。老奶奶来到小亮店门口:小朋友,城南小区怎么走啊?我认不得路,你可以带我去吗?

小亮心想,那小区不就在附近吗?几分钟就可以走到的,可他想起上次的教训,给陌生人带路太危险了。

师:同学们,小亮能给这陌生老奶奶带路吗?

生齐回答:当然不行。

师:如果你奶奶要找你,就在你家附近迷路了,你希望有人帮她带路吗?

生:希望!

师:为什么呢?哦,急人所急。這老奶奶不会用智能手机,没法按地址导航。电话里她又说不清。

师:真急人呐,可不可以给她带路呢?

生:可以。(这时有部分同学不再坚持不给带路了)。

情境C:老奶奶接连问了好几人,哎,都没人愿意给她带路。这时,小红看到了,她拉起老奶奶的手,直接把老奶奶带到小区门口。奶奶高兴地对小红说:小朋友,今天真的太谢谢你了。你不知道呀,刚才真是把我给急坏啦,现在终于到家啦,放心呐!

师问:小红,你为什么要给老奶奶带路呢?

小红说:之前有一次我奶奶也迷路了,刚好有个好心人把她带过来的。要不,那天我们家可能就要来个寻人启事。我记得,那天我奶奶特别的开心。……

我想,通过这样情景模拟,孩子们终于明白陌生人并不一定是坏人。不会一谈陌生人就色变,一谈陌生人就警惕过度。既不能轻信陌生人,又不能过度提防,把陌生人丑化。孩子们在生活中“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思辨能力得到了发展,该警惕时警惕,该献爱心时献爱心,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孩子们才能真正地了解生活,明辨生活,指导自己的生活。

三、 走进生活,巧妙引导学习方法

教学《危险在哪里》认识安全标志这一环节,有的老师会通过“画一画,认识标志”“认一认,说出标志”“看一看,认清标志”,然后让学生明白,认清这些安全标志,就能远离危险。没错,学生在课堂中是认识了不少安全标志,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数不胜数,怎么认识它们呢?为什么必须认识这样的标志呢,孩子真的明白吗?

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还是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引导孩子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然后帮助自己的生活。我把这环节分为三个层次来学。

(一)认识安全标志(并说明它提醒我们注意什么?什么地方常见?不注意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等等)

A:①严禁烟火,②禁止饮用,③禁止触摸。

B:①当心坑洞,②施工中,③注意落物。

(二)提炼学习方法(大家仔细看这两组标志,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一提问意在引导孩子进行方法的学习与渗透。)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归纳如下:

△黄色、三角形的标志——表示注意当心的意思;

○红色、圆形、中间横杠或斜杠——表示禁止的意思。

(三)根据情境猜标志

如果我们外出时,能够根据这些安全标志提醒自己,那我们就可以远离危险,保证安全。接下来,我们根据发现的规律,来猜一猜安全标志是什么意思,它提醒我们什么。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在哪里最常见。

①禁止右转弯,②禁止攀爬,③禁止用水灭火,④小心滑倒(生说在学校卫生间立这样的牌子最合适)现场模拟(给校长这方面的建议,校长觉得很有必要,采纳了。)

这一情景,再次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孩子们对于如何远离危险有了方法的巧妙引导,又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我们的教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有效指导孩子的实际生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我们教学中所设计的情景教学要贴近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提高认识,去真切体验,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真正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生存本领。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胡惠琼,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热情回归生活思辨能力
大学英语写作思辨教学策略研究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小妙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