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事
2020-05-18陈兴华
陈兴华
1924年,北平师范大学的几名山西籍校友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创办了成成中学。校名取《中庸·自成》 中“成己成人”之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战爆发、民族危亡,我党陆续派人进驻成成中学(简称成中)开展地下工作。1937年,成中师生开启了举校从军、共赴国难的英雄之旅,这在我国抗战史上堪称唯一。
1937年10月,受战事影响,被迫搬迁到清源县(今清徐县)办学的成中师生,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便是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彭雪枫通过慷慨激昂的演讲,将严峻的抗战形势摆在了这群十几岁学生的面前,爱国救亡的热情在学生们心中如烈火升腾。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山西工委、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先后进驻成中,在这里组织领导抗日斗争。
1937年10月10日,经周恩来批准,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成立。同年11月2日,太原的最后一道门户忻口失守,日军逼近太原。上级指示,成中师生抗日义勇队改名为师生抗日游击队。200余名师生于11月5日深夜整装出发,从清源县向离石方向转移,行至交城沙沟村,遇到国民党部队包围,表面上是收编“联合抗日”,实质上是胁迫占山为王。在处理这个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身为校长兼队长的刘墉如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仅成功化解了游击队所处的危险困境,而且团结和争取了国民党两个团跟随他们一起抗日。邓小平听闻此事后给予高度评价:“赤手空拳带出两个团,这个功绩很大。” “沙沟事件”是师生抗日游击队成立后取得的第一个辉煌战果。
1937年12月,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转移至离石县城郊。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游击队被改编为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第四游击支队,转战晋西北地区,在一次次血战中成长为一支锐不可当的力量。
1938年2月7日,成中全体师生在《群众》周刊上发表《为号召全国青年参战宣言》,其中写道:“我们反抗奴役,反抗压迫,反抗侵略。我们的意志是坚定的,心胸是热烈的,我们的力量是伟大的。捍卫祖国的责任是我们的,我们应当为了祖国的生存流尽最后一滴血!”这篇宣言吸引了山西各地大量的有志青年参加抗日。之后,这支抗日队伍不断壮大。
经过数月苦战,这些学生战士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队伍刚从清源出发时,学生们连夜路都没走过,夜间行军走不了几百米,很多背着枪和背包的小同学就走不动了,一会儿就嚷嚷着要休息,一晚上总共才能走15里路。但是到了第二年,这支队伍一天可以走80多里路,没有一个人抱怨。
1938年春,在主力部队的带领下,四支队在晋北前线打了好几个伏击战。紧接着,他们又领到了新的任务——党中央提出要在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
8月2日,在支队司令李井泉的统一号令下,四支队600余人向大青山进军。对于四支队的师生来说,大青山的游击战是长期而艰苦的斗争。
到大青山的第三年,四支队终于进入八路军序列。阎百真在回忆录《成成烽火》 中写道:“1941年12月5日,对于我们这些来自于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的同志来说,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四支队被正式编为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所属独立骑兵营。
根据资料统计,成中的抗日队伍从最初的200余人扩充至600余人,经过300余次的战斗,至抗战结束,幸存不足20人。父子兵刘墉如、刘海清,兄弟兵阎氏三兄弟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成成人传颂。他们面向家门深情一跪、拜别双亲,头也不回地走向了抗日战场。1938年底,阎氏三兄弟中的大哥阎焕景牺牲,年仅24岁;1939年初夏,二哥阎焕曜牺牲,年仅21岁;1942年,年仅22岁的阎焕春也血沃疆场,都没能留下一张让后人缅怀追忆的照片。
这样悲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当年的师生抗日游击队,大部分学生牺牲时只有十八九岁。受条件所限,大多数牺牲的战士都是就地掩埋。在那种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也没人能及时把年轻烈士牺牲的真实情况告知他们家人。直到很多年后,那些烈士的父母才得以知晓,离家多年的儿子早已在大青山为国捐躯,一如成中师生在《为号召全国青年参战宣言》 中的誓言,为了祖国的生存,他们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抗战胜利后,成成中学复校,后校名几经变更。1992年,再次恢复“成成中学”的校名,并在學校内建起太原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和校史馆,校史馆被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这个校园里,历代成中师生不忘成己成人初心,牢记家国天下使命,以成中先烈为榜样,勇敢地担负起祖国复兴的大任!成成精神传承不息,成成人不忘昔日壮志豪情,以时代新人的姿态继续传播着这种精神和力量。
(责编 贾丹 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