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生产运动的新方向

2020-05-18靳泽民

党史文汇 2020年4期
关键词:根据地节约方案

靳泽民

1944年4月1日,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与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政委杨立三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持制定并颁布了《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史称《滕杨方案》。其在总结敌后生产运动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往“平均主义” “反对私有” “一切归公”的固化观念,主张“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根据“按劳分配,公私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了生产与分配、集体与个人、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推动了根据地军民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被誉为“大生产运动的新方向”。

“从思想上来一大转变”:《滕杨方案》 提出的思想渊源和时代背景

《滕杨方案》 的“写在前面”中写到:“我们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一生产与节约运动,特遵照毛泽东同志公私兼顾的指示及李富春同志先公后私、公私两利的原则,规定本单位的生产节约初步办法……这对提倡革命家务、发挥生产积极性、奖励私人积蓄,从思想上来一大转变,是很重要的。”①其作为一项酝酿产生于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经济举措,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时代背景。

20世纪40年代,太行抗日根据地面临的经济形势很严峻,既要承担局部反攻作战的后勤保障任务,为前方作战的军队提供经济支持,还要应对执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的日军的频繁侵袭,更遭受了1942年以来百年不遇的严重自然灾害,旱灾、涝灾、虫灾接连不断。1942年,彭德怀先后两次致电延安反映太行抗日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处境。7月8日,他在电报中陈述根据地的现状:“太行山、太岳、冀南均大旱,至今未下雨。不仅秋苗未种,且许多地方饮水亦甚缺乏,人心惶惶,粮价大涨,前途不堪……”②11月29日,再次致电:“华北相当普遍的旱灾,冀鲁豫、冀南均很严重,秋收不及平常的四分之一。太行山五、六两分区武安、邢台、磁县地区尤为严重,有30万人无法维持。” “武乡、襄垣、黎城及太岳较好,秋收有六七成,但敌却在该地区反复‘扫荡与抢掠”。③在灾情和敌情的双重影响下,根据地人口锐减,民众生产情绪降低,进一步扩大了受灾范围和灾民数量。“敌情加剧灾情,灾情影响抗敌情绪”的恶性循环致使彭德怀在1942年秋的太行区贸易工作会议上作出判断:“今天,谁有了粮食,谁就会胜利。”④

为应对粮食极度短缺的严峻形势,八路军总部发出发展生产节约的动员令和减少部队粮食供应量等的决定,中共中央北方局向根据地党政军民发出紧急号召,提出“为着救灾,为着生产,为着坚持根据地而奋斗”的口号。随后,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在组织领导部队开展生产节约运动中,于1943年制定《后勤本部八个月的节约生产计划》,对总部伙食进行了安排。

杨立三为了最大限度、长久有效地调动每个人生产和节约的积极性,主张将生产和节约所得收入的一部分奖励给个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并允许个人养蚕养蜂、喂养鸡兔,收入归个人所有。这些举措使得杨立三所在的后勤部开展生产节约运动的成效比别的单位显著,供给也比别的单位好,后勤部中甚至有人有了两三千元存款,这在当时是个可观的数目。围绕个人是否应该有储蓄这个问题,部队中产生各种模糊认识,如“多给公家争取一点,比少一点要好” “允许私有是有害于共产主义思想和纯洁的” “奖励私人积蓄是‘富农思想 ‘经济主义 ‘发财观念 ‘金钱观点”等,有人甚至说:“搞个人的利益是资本主义。”⑤很明显,只有厘清这些认识和观念,才能帮助大家走出思想误区,继续推进生产节约运动有序开展。

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的彭德怀听到这些反映并在调查研究后,于1943年1月15日给北方局委员、太行分局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信:“我认为在军队机关方面犯了严重的平均主义。比如杨立三领导的后勤部,历来是生产很好的,因此他们的给养也比较其他部门要好些。许多同志批评杨为本位主义。谢汉初(前总司令部管理科长)除参加集体生产外,私人还喂了几只鸡,被斥为资本主义思想。这样不恰当的批评,必然会阻碍集体与个人生产的发动……要发动个人生产,从生产中得来的私人积蓄,不仅不应反对,而且是允许的。某一单位生产好、吃得好,应当奖励。只有那些好吃懒做的平产分子,才应当受到批评与指责。”⑥

对此,邓小平表示完全赞同。1943年9月,他接替彭德怀担任北方局代理书记后,于当月21日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一二九师联合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作了题为《努力生产,渡过困难,迎接胜利》 的讲话,提出建立“奖勤罚懒”制度的建议:“必须建立赏罚制度,在《命令》 中规定,个人生产模范、劳动英雄,给予100元到200元的奖金。有些同志说,这是否过高了?我说不高。这是由于其劳动所获得的,又不是贪污所得,是应该的。对于懒惰不积极的,要给予处分。懒惰,生产不好的单位必须自己吃苦。否则,赏罚不明,就不能将一项工作做好。”随后,《新华日报》 (华北版)转载了邓小平这份讲话的摘要,并将奖金额度提高为200元到300元。这篇讲话,极大地调动了部队和机关的生产节约积极性。随后,在北方局发出的《关于1944年工作方针的指示》 中,对生产节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开展全年的生产大运动……所有军队机关人员,无论山地平原,都应自己动手,进行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根据地的政策,必须服从于刺激生产、奖励积蓄,违反此原则者应加以改正。”

其实,毛泽东早在1942年12月所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 的讲话中,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在处理公私关系中要贯彻“公私兼顾”原则的方针。后来担任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兼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李富春在1944年1月的中央直属机关生产总结会上,明确提出“先公后私” “公私两利”的原则。他还批评那些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的人是受了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关于公私兼顾的指示,李富春关于先公后私、公私两利的论述,彭德怀关于不能犯平均主义、允许个人积蓄的观点及邓小平奖勤罚懒的讲话,澄清了在生产节约运动中的一些模糊认识,使得各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实现了一次大转变,调动了机关、部队生产的积极性。但随着全国抗战形势由防御到反攻阶段的整体好转和生产运动的持续开展,如何合理分配劳动所得,更好地、持久地保护大家的积极性,巩固抗日战争取得的胜利成果,就成为摆在根据地党政军各级领导人面前的问题。《滕杨方案》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臺的。

“新”在何處:生产、节约、积蓄的新理念

“公私两利” “公私兼顾”的思想转变实际上指向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在生产节约运动中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如何在保证作战需要的前提下切实保护群众积极性。因为有毛泽东、李富春、彭德怀、邓小平的指示,滕代远和杨立三在制定政策文件和落实具体步骤时就有了理论上的依据,两人于1944年4月1日主持拟定出《滕杨方案》。

《滕杨方案》 由以下部分组成:写在前面、积极生产、奖励节约、提倡私人积蓄和帮助群众生产问题。较之旧的工作方法,其改进之处体现在提出了对生产与分配、个人与集体、积累与消费这三组关系的新认识上。

首先,在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上主张“按劳分配”原则,《滕杨方案》 开篇就指出:“我们提倡劳动、奖励劳动,只要是劳动所得,自己就有权享受,你生产得越多,你所得的也越多。我们提倡节约、奖励节约,只要是合理的节约,你节约得越多,所得的也越多。我们提倡私人储蓄,只要是劳动所得的代价,你越积蓄得多就越好。”过去过分强调与追求节约,对于生产与分配则比较忽视,而《滕杨方案》 则倡导以新的分配方法引导生产工作。通过明确规定生产和奖励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在“积极生产” “奖励节约”部分对如何进行分配和奖励作出细致规定,首先针对粮食极度紧缺的实际情况作出“以农业生产为主,其次是手工业,以副业生产为辅”的生产建设方针。然后按照生产节约任务,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奖励办法:“专门招呼农场及菜园的,除利用工作余暇个人生产外,如该人经营农场、菜园工作特别优良,产量超出寻常者,伙食单位得给以适当的奖金。” “专门负责喂猪放羊的同志,对猪羊饲养得法,能速增其肥壮而不发生疫病损失者,得由伙食单位给以适当的奖金。” “私人采野菜交伙食单位饲猪者,每斤给洋二角之代价,全归自得。” “私人喂鸡、喂兔、养蚕、养蜂,全归自得。” “凡在三十里左右运粮等,尽量抽人去背,伙食单位照付运费,全归自得,以便抽出牲口作远地运销。”一切服装(包括衣服、鞋袜、毛巾),每人必须保有两套以上,在不受冻、不打赤脚的原则下,按照应发标准节约的,节约部分全部折款归个人所有等。这种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思想处理生产与分配关系的做法,不仅提高了人们生产和节约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而且也为按劳分配原则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

其次,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主张“均田均财”,中国共产党也推崇“共产”的理念,这就使得党组织内部乃至社会上普遍认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对立的,没有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很好地统一起来,致使人们生产和节约的积极性受挫。《滕杨方案》 对此进行了纠正,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二八分红”和“三七分成”的原则。在生产方面,规定:“凡今年完成三个月食粮生产者,公家只收缴百分之八十,其余百分之二十作为该单位完成生产任务的奖励。” “个人业余农业生产(在完成规定任务以外种菜种粮等),由伙食单位按市价收买,其值本人得百分之七十,以百分之三十归伙食单位。” “铁工、木工、席工等手工业生产,超过规定生产数量者,除去原料工具成本费外,所得盈余,自得百分之七十,以百分之三十归伙食单位。”

在奖励节约上,针对服装、办公用品、粮和煤、厨房用具、公用物品、牲口用具、生产工具以及其他一切公物等8个方面提出“二八分红”、奖罚相结合的政策。比如,用煤标准,热天(5月—9月)每人每天12两,冷天每人每天14两,节约部分按市价二八分红,伙食单位得八,炊事员得二;各单位的办公用品,在规定发数内节约者,按市价二八分红(公八私二);厨房用具、公用物品、牲口用具以超过使用期限的时间长短计价,二八分红(公八私二)等。此外还采取奖罚结合的策略,如完成开荒任务,未损坏镢头者,奖现金10元,但是因不注意保管爱护而损失破坏一切公物的,要照价赔偿,否则就要受相当处分。在奖励节约的过程中,不仅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根据地的财政经济状况,而且培养了各级干部群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

在“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方针的指引下,《滕杨方案》 注重鼓励个人参与到农业、手工业和各种副业的生产活动中来,个人可以按照收益规定标准来分红。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只讲集体利益、不顾及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平均主义倾向,较好地处理了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最后,在积累与消费的认识上提倡私有积累和合理消费。《滕杨方案》 较之以往的工作办法,鼓励重视个人之积累胜过重视集体之积累,明确指出个人积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规定“凡个人在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等等上,由劳动所得来的分红及节约代价,而不是非法取得者,准许私有”,而且当个人“调动工作或退伍时”,上列存款准许带走,“害病及其他正当开支,准许取用”。同时也对私人所得在用途和去处方面作出一系列规定:“私人所得,可折价寄家,无家可寄,或因交通关系不能汇寄者,可储存合作社或银行生息(建议银行对此等存款利息应稍提高)。” “私人积蓄不准用之于嫖赌及其他无益身体、无益社会的非法事业上”。《滕杨方案》 从促进根据地军民劳动积极性的角度,对积累与消费作出独到而有启发的指示,尝试回答了什么样的积累和消费是对根据地建设有益的问题。换言之,其在界定消费之有益与无益时,兼顾了个人利益,鼓励军民将劳动所得转化为有效的个人积累,改变了过去一刀切、否定消费的做法;认为将积累用之于家庭的行为,是有益的消费行为,而非“无益身体、无益社会”的消费行为。

《滕杨方案》 从生产与分配、个人与集体、积累与消费三方面把毛泽东提出的“公私兼顾”原则量化、细化为可以操作的具体办法,创造性地提出“按劳分配” “三七分成” “二八分红”等分配原则和办法,并且鼓励提倡私人积蓄和正确的消费观,为根据地的生产节约运动指明了方向,极大地调动军民生产、节约和积蓄的积极性,使大生产运动在1944年进入高潮。

向《滕杨方案》 的生产大道上迈进:大生产运动的高潮

《滕杨方案》 颁布后,在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中引起极大反响。1944年4月13日,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军区政治部发出《响应〈滕杨方案〉 检查生产运动的联合指示》 (以下简称《联合指示》),《新华日报》 (太行版)于4月17日在头版头条发文并刊登指示的全文。文章高度评价了《滕杨方案》 颁布的重要意义,认为它代表着大生产运动发展的新方向,“指导我们从旧的道路上跳过来,走向毛主席‘公私兼顾的道路上去。照这个正确道路走去,群众的真正智慧和创造能力,就必然会在生产巨浪中发挥出来,更多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也必然会涌现出来,我们的生产也就一定会搞得更好,生活会大大改善,革命家务也会逐步建立起来,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上去。因此,我们号召全区的机关部队学校立刻向这个新的道路上行动起来。”⑦《联合指示》 还要求在各级干部和全体人员中对《滕杨方案》 进行深入传达讨论,更好地领会“‘公私兼顾精神是生产运动中的一个革命”。文章在最后提到:“我们要遵循《滕杨方案》 的指标……把我们的生产运动推向崭新的道路,并用我们的行动,推动、影响、发展广大人民的生产运动。”

《滕杨方案》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强烈的反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在提倡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劳动者个人的利益,回答了公与私的关系,协调了军与民的关系,正确地处理了生产与分配、集体与个人、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正因为这样,它一出台就受到欢迎,从中央到地方,从八路军总部到各军区,从党政机关到普通民众,均积极参与到生产节约运动中,自觉制定生产任务和节约计划,努力完成规定的任务和计划。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努力生产、厉行节约的积极性,而且推动根据地的生产节约运动走向高潮。

《滕杨方案》 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太行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据统计,太行军区的部队在1944年共开发荒地8.8万亩,每人平均开荒3亩多;太行区党政机关在1944年共種地10332亩,其中新开垦的荒地有7629亩,生产细粮21万斤、蔬菜150万斤,每人平均自给两个月粮食和全年的蔬菜。这一年,太行区增产粮食3000万斤,其中太行军区部队就生产粮食512万斤、山药和蔬菜1266万斤,达到了自给3个月粮食和全年蔬菜的标准。各种副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及节约收入,也使得不少人有了个人积蓄。军区直属队有541人参加业余毛织工作,共织毛衣135件、毛袜2582双,得工资44600多元。军区政治部等6个单位的同志不领或少领军装,共节约服装费53823元。这些积蓄有的减轻了家庭开支,有的投入到再生产中,极大地缓解了根据地的经济困难。⑧

从干部到战士,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进行生产节约。如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管理科科长郭瑾,从1942年起,在党校驻地开垦小块地,解决150多名学员的吃菜问题,到1944年已开垦24亩荒地,还打了两眼土窖、砌了一眼石窖,积累了5万元的个人储蓄,后来以小饭馆起家,办起泰记商店、毡帽工厂,获利100万元。他拿出50万元作为北方局党校的办公费和学员伙食补助,在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上当选为一等劳动英雄。广大战士更是通过生产节约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战士石小三分红1000多元。除买些纸、笔、本子等学习用具和日用品外,他还给家里捎回250元。到1944年底,太行军区部队中有积蓄的人数达到9411名,储蓄总额高达167万元,千元以上储蓄者247名。这些可观成果极大地改善了部队生活,增强了军人体质,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总之,《滕杨方案》 的颁布和实施对太行抗日根据地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推动了根据地人民的生产救灾工作,帮助太行抗日根据地渡过了自然灾害的难关,并把太行区的大生产运动推向高潮。第二,改善了部队的生活,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同时也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减轻了人民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提高了根据地人民参军、支前的积极性。以太行区为例,1944年就减轻当地人民2000万斤公粮的负担。

综上所述,《滕杨方案》 是太行抗日根据地在自然灾害和艰苦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地实行公私兼顾经济政策的一次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的平均主义、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的“左”倾思想的一次改革,是大生产运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推动大生产运动走向高潮,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被征服的物质基础。”⑨同时,《滕杨方案》 也使广大军民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经济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孕育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熔铸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其所蕴涵的精神和原则,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新华日报》 (太行版)第一版,1944年4月1日。

②③④《当代中国人物传记》 丛书编辑部:《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⑤⑦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财政经济建设》,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230页。

⑥彭德怀:《对太行生产运动的指示》,1943年1月15日。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第十七册,内部资料,第393页。

⑧《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1937-1949)》,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⑨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毛泽东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4页。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根据地节约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节约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节约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稳中取胜
新方案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